搜索到36 篇“ 蚀斑法 “的相关文章
森林脑炎病毒滴度检测蚀斑 法 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建立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适应的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株(简称PHKT株)感染性滴度检测的蚀斑 法 ,并对建立的方法 进行验证。方法 将主代鼠脑适应株TBEV感染原代地鼠肾PHK细胞,连续传12代。分别采用蚀斑 法 (将不同代次PHKT以不同稀释倍数感染单层BHK-21细胞,中性红染色,计算蚀斑 数)和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 (将不同代次PHKT以不同稀倍数经脑腔攻击小鼠,0.03 mL/只,连续观察14 d,Reed-Muench方法 计算半数致死量)检测PHKT滴度,并对两种方法 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建立的检测TBEV滴度的蚀斑 法 进行专属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验证。结果PHKT病毒蚀斑 滴度最高达8.9 lgPFU/mL;蚀斑 法 与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 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0.92);蚀斑 法 检测PHKT病毒感染性滴度专属性良好,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5%。结论建立了检测PHKT感染性滴度的蚀斑 法 ,可作为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 的替代方法 。 陈娜娜 陈诗阳 王颖 杜翔宇 苗会 拱小棠 刘双军 李景良关键词:森林脑炎病毒 蚀斑法 感染性滴度 蚀斑 法 检测流感病毒滴度方法 的建立及初步验证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建立流感病毒滴度蚀斑 检测方法 ,研究其适用性,为基于Vero细胞基质的四价流感裂解疫苗原液生产过程提供质控手段。方法 通过优化覆盖物琼脂糖含量、病毒吸附时间及培养温度等参数,建立蚀斑 法 检测流感病毒滴度检测的方法 ,对其进行初步验证,并与鸡胚法 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流感病毒培养条件的优化,确定覆盖物中最佳琼脂糖终浓度为1.0%(P=0.001,P<0.05)、最佳吸附时间为90 min(P=0.001,P<0.05),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温度(33℃、35℃和37℃)培养条件对病毒滴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毒液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由同一组试验人员连续测定8次,CV在3.73%~7.04%之间;同一组试验人员在不同工作日内对3批甲型(H3N2)病毒液测定,CV在3.46%~4.12%之间;不同试验人员测定结果的CV在1.77%~5.63%之间。表明蚀斑 法 重复性好、准确度高。蚀斑 法 与鸡胚法 检测病毒滴度分别为7.84 lgPFU/mL和7.24 lgEID_(50)/mL,CV分别为2.90%(<5%)和10.21%。蚀斑 法 在流感病毒2017—2018年流行株病毒滴度检测中应用,均获得稳定的检测结果。结论建立的蚀斑 法 简便、稳定且灵敏度高,能够准确地检测流感病毒的滴度,可用于流感疫苗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 廖辉 刘苗苗 吴琼 李璇 杨文腰 周荔葆关键词:流感病毒 蚀斑法 感染性滴度 VERO细胞 狂犬病病毒PM株病毒滴度检测改良蚀斑 法 的建立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检测狂犬病病毒PM株病毒滴度的改良蚀斑 法 ,并验证其精密度。方法 于细胞接种病毒后第6天,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50、75、100、200、400 mmol/L)HEPES溶液,以及分别于细胞接种病毒后第2、4、6、8天,加入最适浓度的HEPES溶液,确定HEPES最适加入浓度及蚀斑 最适判定时间,建立改良的蚀斑 法 ,检测48批狂犬病病毒毒力,并与小鼠脑内滴定法 进行相关性比较;重复检测3次10批狂犬病病毒收获液毒力,计算变异系数(CV)。结果接种病毒后第6天后加入200 mmol/L HEPES溶液,形成的蚀斑 清晰,易于计数。建立的蚀斑 法 与小鼠脑内滴定法 具有高度相关性,3次检测结果的CV在0. 4%~3. 38%之间,重复性良好。结论加入HEPES溶液改良后的蚀斑 法 ,操作便捷,是较为理想的滴定狂犬病病毒PM株毒力的方法 ,可替代小鼠脑内滴定法 。 孙艳 陈智 钟静 刘莉娜 何敏 范凤鸣 杨欢 曾献武 刘杰关键词:蚀斑法 蚀斑 法 分离纯化BHV-1和BPIV-3混合病毒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蚀斑 试验方法 对牛疱疹病毒1型(BHV-1)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的混合病毒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为BHV-1、BPIV-3感染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将不同稀释度的BHV-1和BPIV-3混合病毒接种至牛肾原代细胞,加营养琼脂培养,产生蚀斑 后扩增并RT-PCR鉴定。将纯化后毒液分别进行二次蚀斑 纯化及鉴定。结果 BHV-1和BPIV-3混合病毒第6~7 d可产生明显蚀斑 。鉴定阳性的BHV-1和BPIV-3进行二次蚀斑 ,鉴定结果均为阳性,且分离的两种病毒TCID_(50)测定结果为10^(-8.5)/0.1 m L、10^(-6.5)/0.1 m L。首次通过蚀斑 试验,成功分离并得到了两株毒力较高且纯化的BHV-1和BPIV-3病毒株。 马玉梅 张海霞 包晓婧 令瑛 李向茸 李琼毅 魏嘉 李倬 冯若飞关键词:病毒分离 病毒纯化 BHK_(21)细胞对蚀斑 法 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BHK_(21)细胞对蚀斑 法 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系统的影响,降低检测系统误差。方法 比较BHK_(21)细胞以不同频次传代培养时的细胞生长状态,以及以不同接种浓度进行疫苗病毒滴度检测时,对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BHK_(21)细胞培养4 d传代,其形态良好、边缘光滑、胞质透光性好、细胞分散均匀、细胞活率达到95%以上;BHK_(21)以105细胞/m L浓度接种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及其病毒滴度参考品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0.66%和0.64%。结论 BHK_(21)细胞培养4 d传代、以105个/m L浓度接种时用蚀斑 法 检测病毒滴度系统最稳定,可供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滴度检测参考。 吕文利 张雪 袁瑾 赵新华 肖健关键词:蚀斑法 接种浓度 蚀斑 法 检测用BHK21细胞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分析BHK21细胞对病毒滴度检测(蚀斑 法 )系统的影响,降低检测系统误差.方法 :比较BHK2,细胞以不同频次传代培养时的细胞生长状态,以及以不同接种浓度进行病毒滴度检测时其检测系统的稳定性.结果:BHK21细胞培养四天传... 吕文利 张雪 袁瑾 赵新华 肖健关键词:疫苗 蚀斑法 接种浓度 结晶紫蚀斑 法 检测重组痘苗病毒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方法 的建立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重组天坛株痘苗病毒(rTV)艾滋病疫苗的结晶紫蚀斑 病毒滴度检测方法 ,为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测定提供更稳定的方法 。方法 通过对Vero细胞浓度、病毒吸附时间及温度、病变判定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建立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的结晶紫蚀斑 检测方法 ,并应用BioSpotReader进行蚀斑 计数及分析,比对仪器蚀斑 计数和人工蚀斑 计数的相关性;应用血球吸附法 、中性红蚀斑 、结晶紫蚀斑 3种方法 ,对多批rTV艾滋病疫苗及天坛株痘病毒滴度进行检定,进行3种方法 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结晶紫蚀斑 法 重复测定样品,计算变异系数(CV),对方法 的精密性进行验证;采用SPSSl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确定Vero细胞浓度为5.O×10^5~9.O×10^5个/ml时,病毒37℃吸附2h后加入含甲基纤维素的维持液,培养72h,应用BioSpotReader进行蚀斑 计数,与人工计数的相关系数r=0.985,能客观反映不同大小的病毒蚀斑 ,降低了人工计数引起的非客观因素误差;经过3种方法 对不同批次的rTV艾滋病疫苗及天坛株痘病毒进行病毒滴度检定,结晶紫蚀斑 与血吸附法 的相关系数r=0.997,结晶紫蚀斑 法 与中性红蚀斑 法 相关系数r=0.980(P〈0.01),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建立了可用于rTV艾滋病疫苗病毒滴度检测的结晶紫蚀斑 方法 。 李媛媛 凌媛 马志新 王锡岩 徐静关键词:痘苗病毒 艾滋病疫苗 病毒滴度 蚀斑 法 定量测定HSV-2病毒颗粒的优化实验条件2005年 目的建立稳定易操作的HSV-2蚀斑 技术,为纯化和定量测定HSV-2毒株的感染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HSV-2病毒悬液接种至Hela细胞单层,分别经37℃吸附和室温吸附60min,用含0·75%琼脂糖或0·75%羧甲基纤维素RPMI1640液覆盖,3d后用1%结晶紫染色5min,记数蚀斑 数量,在挑取蚀斑 接种扩增及保藏的同时,应用PCR法 对蚀斑 培养物进行鉴定。结果蚀斑 经1%结晶紫染色在Hela细胞单层上呈紫色,多为圆形,着色深,散在分布,与周围区域界限明显。用琼脂糖和羧甲基纤维素覆盖下所形成的蚀斑 大小及形状不同,但病毒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室温和37℃吸附的病毒滴度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建立了简便易行的蚀斑 形成测定方法 ,可准确滴定HSV-2病毒感染数量和感染力。 金晶 类延花 吴建军 王明丽关键词:滴定分析法 应用蚀斑 法 滴定17D黄热疫苗效力 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用蚀斑 法 代替小鼠法 滴定黄热疫苗效力。方法 用Vero细胞蚀班法 与小鼠法 同时滴定 14批黄热疫苗。结果 两种方法 滴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 (t=1.14,P >0 .0 5 ) ,二法 呈正相关 (r =0 .5 2 89,PFU与LD50 的比率为5 .75 ,在WHO推荐的 3~ 30之间[1] )。判定结果时间由原来的 2 1d缩短为 6d。结论 蚀斑 法 具有快速、经济、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诸多优点 。 李淑云 黄浩 刘瑜瑄 星海 高静 唐巧英关键词:蚀斑法 应用蚀斑 法 和细胞病变法 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3 1999年 应用蚀斑 法 (PFU)和细胞病变法 (CPE)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比较结果:①两种方法 同时对同一批乙脑活疫苗进行10次测定,CPE滴定结果比PFU滴定高10Log值,标准差S=0196,变异系数CV%=192%;②对不同批乙脑活疫苗检测,仍以CPE法 高于PFU,差值X=120,标准差S=031,变异系数CV%=256%;③PFU法 对同一批疫苗滴定30次,乙脑活疫苗参考品滴定18次,变异系数仅为148%和127%。结果表明,虽然CPE法 用于滴定乙脑活疫苗的滴度高于PFU法 ,但蚀斑 法 系统误差小,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可靠,可避免CPE法 中由于细胞退化和工作人员主观判定造成的系统误差。 贾丽丽 王叔桥 岳广智 王志伟 郑铮 俞永新 王寿贵关键词:乙型脑炎 减毒活疫苗 蚀斑法
相关作者
孙振鹏 作品数:13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生物反应器 微载体 VERO细胞 藏药 蚀斑法 赵星文 作品数:5 被引量:55 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藏药 蚀斑法 VERO细胞 细胞培养 微载体 张春江 作品数:68 被引量:132 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植物乳杆菌 藏药 异叶青兰 肠道菌群 发酵液 李薇 作品数:32 被引量:131 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VERO细胞 生物反应器 微载体 无血清培养基 肠道病毒71型 李红玉 作品数:313 被引量:791 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秀丽隐杆线虫 雄黄 病理模型 砂生槐 融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