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6篇“ 虹膜睫状体“的相关文章
- 以虹膜睫状体炎首诊的后巩膜炎1例
- 2023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2021年10月11日因“右眼视力下降伴右侧头痛1周余,加重半天”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右眼虹膜睫状体炎”。2天后,因患者头痛症状加重,遂来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颅脑MRA平扫提示轻度脑动脉硬化,经眼科医生会诊后,考虑虹膜睫状体炎,局部使用药物泼尼松龙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治疗1 d,上述症状未予明显缓解。2021年10月14日晨起后,右眼红肿、胀痛不适症状明显加重,伴有流泪,再次入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门诊复测眼压:右:27 mmHg,左:16 mmHg,在原局部用药基础上添加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但病情持续加重,故以“右眼继发性青光眼”为初步诊断收住入院。入院后行专科检查,视力:右:0.2矫正无助,左:1.0;眼压:右:20 mmHg,左:19 mmHg;双眼外观对称,眼睑无发红、肿胀。
- 贾文仪万梅李新伊张昱
- 关键词:后巩膜炎糖皮质激素
- 全面护理干预在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责任心、风险意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刘芬
- 关键词: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全面护理护理质量结膜囊心理疏导
- 杞菊地黄丸加地塞米松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效果及激素减量过程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研究分析杞菊地黄丸加地塞米松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效果及对激素减量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虹膜睫状体炎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组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地塞米松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杞菊地黄丸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之后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 <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WBHSV)、全血低切黏度(WBLS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均更低(均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更低(均P <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而言,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应用杞菊地黄丸加地塞米松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施凌贤严霞王丽
- 关键词:虹膜睫状体炎杞菊地黄丸地塞米松血液流变学
- 一种治疗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第一提取物5~15份;龙胆提取物2~10份;第二提取物5~20份;石决明熊胆粉提取物1~5份;所述第一提取物的原料包括菊花、枸杞、茺蔚子、女贞子...
- 任晶石菊鄢必新崔宪利展月王鑫赵俞李双张新君王卉玲
- 色素上皮基因在大鼠虹膜睫状体中的表达研究
- 2022年
- 目的使用腺病毒载体介导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基因转染大鼠虹膜睫状体,探究PEDF在大鼠虹膜睫状体中的表达、调控PEDF基因表达的干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研究。构建PEDF载体,检测腺病毒颗粒表达及病毒滴度,选取60只大鼠建立葡萄膜炎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模型+AV-blank组、模型+AV-PEDF组),每组20只,7 d后取虹膜睫状体。Western blot法检测PEDF、VEGF、Notch1、DLL4、TLR4、MyD88、NF-κB p65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模型+AV-blank组比较,模型+AV-PEDF组大鼠PEDF表达较高(P<0.05)。与模型组、模型+AV-PEDF组比较,模型+AV-blank组大鼠PEDF表达较低(P<0.05)。与模型组、模型+AV-blank组比较,模型+AV-PEDF组大鼠VEGF表达较低(P<0.05)。与模型组、模型+AV-PEDF组比较,模型+AV-blank组大鼠VEGF表达较高(P<0.05)。与模型组、模型+AV-blank组比较,模型+AV-PEDF组大鼠Notch1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模型组、模型+AV-blank组比较,模型+AV-PEDF组大鼠DLL4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与模型组、模型+AV-blank组比较,模型+AV-PEDF组大鼠TLR4、MyD88、NF-κB p65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PEDF基因转染的大鼠虹膜睫状体组织影响虹膜睫状体组织中PEDF表达的变化,PEDF表达的变化可影与Notch 1/DLL4/VEGF和TLR4/MyD88/NF-κB通路蛋白表达,这有助于人们对葡萄膜炎发病机理的认识,为葡萄膜炎的治疗提供基础依据。
- 赵丽卢弘胡晓凤
- 关键词: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虹膜睫状体葡萄膜炎炎症反应
- 地塞米松联合抗炎、抗感染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效果观察
- 2022年
- 研究地塞米松联合抗炎、抗感染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通过地塞米松联合抗炎、抗感染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方燕
- 关键词:地塞米松抗炎抗感染虹膜睫状体炎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效果分析与探讨
- 2022年
- 分析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新制柴连汤加减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此类病患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常规西药方案应用于对照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新制柴连汤加减应用于研究组(n=40),组间比较有效性、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组间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均P>0.05。结论:针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
- 郑晨超张萍裘杨
- 关键词: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中医方剂
-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辅治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辅治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用药组和局部滴眼组,各50例(50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全身用药组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局部滴眼组予地塞米松局部滴眼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患眼视力、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感染、眼压升高等)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局部滴眼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全身用药组的80.00%(χ^(2)=8.274,P=0.004);治疗1周后,2组TNF-α、hs-CRP、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患眼视力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局部滴眼组降低或提高幅度大于全身用药组(P均<0.01);局部滴眼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全身用药组的22.00%(χ^(2)=7.162,P=0.007);局部滴眼组复发率为2.00%,低于全身用药组的20.00%(χ^(2)=8.274,P=0.004)。结论地塞米松局部滴眼治疗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全身用药治疗,可有效降低炎性指标,改善患者视力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锋
- 关键词: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与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虹膜睫状体构型特征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比较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与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患者的房角生物学特征。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同济医院58例PACG及PACS患者。方法回顾患者病例资料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测量其房角生物学参数,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主要指标中央前房深度(ACD)、500μm房角开放距离(AOD500)、500μm小梁虹膜夹角(TIA500)、500μm小梁睫状突距离(TCPD500)、500μm小梁睫状体夹角(TCA500)、虹膜根部厚度(IT500)、睫状突长度(CPL)、睫状体厚度(CBT)。结果与PACS组(n=25)相比,PACG组(n=33)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更低(0.4±0.35、0.2±0.17),基线眼压更高(21.17±6.09、15.57±3.57 mmHg),眼轴更短(22.17±1.22、22.74±0.88 mm),ACD更浅(1.77±0.27、1.94±0.25 mm),AOD500、TIA500、TCPD500、TCA500更小(0.04±0.04、0.10±0.05 mm;3.90±4.58、11.07±4.77°;0.51±0.10、0.58±0.10 mm;60.55±13.26、71.54±12.58°),CPL更长(1.43±0.26、1.28±0.15 mm)。虹膜插入点位于睫状体基底部的比例(54.5%、20.0%)及睫状体前旋的比例(68.0%、39.4%)PACG组较PACS组更大(P均<0.05)。而IT500、CBT、虹膜成角和虹膜凸度在两组间未见差异。结论PACG眼较PACS眼具有更短的眼轴和更浅的前房,长而前旋的睫状体构型更明显,虹膜插入点位于基底部的比例更高。
- 王琳颢王军明邓超华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
- 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地塞米松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陇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这些患者住院病历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注射治疗组(n=35)与点眼治疗组(n=35)。用地塞米松对点眼治疗组患者进行点眼治疗,用地塞米松对注射治疗组患者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矫正视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注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点眼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其VAS评分低于点眼治疗组患者,其矫正视力高于点眼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其病情的复发率低于点眼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注射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点眼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地塞米松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能显著缓解其病情,减轻其眼痛的症状,改善其视力,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 张小奇刘涛
- 关键词:地塞米松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结膜下注射
相关作者
- 刘明娜

- 作品数:64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角膜移植术后 圆锥角膜 感染性角膜炎 不规则散光 疗效分析
- 杨培增

- 作品数:233被引量:933H指数:1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葡萄膜炎 BEHCET病 免疫抑制剂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前葡萄膜炎
- 张宗端

- 作品数:101被引量:249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玻璃体 泪小管 撕裂伤 急性高眼压 眼科显微手术
- 高华

- 作品数:386被引量:1,0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角膜移植 圆锥角膜 硫酸软骨素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移植术后
- 李兵

- 作品数:26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葡萄膜炎 表达及意义 共刺激分子 BEHCET病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