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篇“ 葡萄膜巩膜“的相关文章
一种葡萄膜巩膜途径青光眼引流片辅助植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膜巩膜途径青光眼引流片辅助植入装置,包括握杆和推杆,所述握杆一端为操作端,另外一端为植入端;推杆设置在所述植入端上,且所述推杆的端部向所述操作端方向延伸,所述推杆的端部能推动引流片从前房植入脉络上腔...
李翔骥王勇陈毅罗王杜林怡余俊龙
眼调节对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途径影响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形态学观察探讨眼调节对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途径的影响。方法1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0只(20眼)用于荧光显微镜观察,4只(8眼)用于光镜观察,按用药方法不同各分为调节状态组和非调节状态组。所有白兔双眼分别采用5 g·L^-1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和10 g·L^-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模拟眼调节态和非调节态,测量滴眼前及末次滴眼后30 min的眼压,于滴眼后30 min将5μL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注入前房,于前房注射后0.5 h、1.5 h、2.5 h、3.5 h、4.5 h各处死2只白兔,摘取双眼作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调节态和非调节态葡萄膜巩膜途径的房水荧光强度及其分布形态;于滴眼后30 min处死4只白兔,摘取双眼通过HE染色和抗平滑肌抗体染色在普通光镜下观察兔眼睫状肌形态、肌间隙。结果调节状态组基线眼压(19.13±1.75)mmHg(1 kPa=7.5 mmHg),毛果芸香碱模拟眼调节后眼压下降,滴眼后眼压为(16.56±1.6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P=0.00)。调节状态组睫状体、脉络上腔和前巩膜荧光强度较非调节状态组均显著减弱(均为P<0.05),而两组间后巩膜、脉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光镜观察见非调节状态组放射肌区域有明显肌间隙,而在调节状态组未发现此间隙。结论眼调节可通过收缩睫状肌从而减少房水从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道排出。
江文捷曲超
关键词:眼调节形态学
葡萄膜巩膜途径降眼压机制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房水排出障碍导致的眼压升高是引起青光眼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降眼压仍是目前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方法。房水外流主要通过传统的小梁网途径和非传统的葡萄膜巩膜途径,通过非压力依赖性的葡萄膜巩膜途径降低眼压以治疗青光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应用药物和手术从葡萄膜巩膜途径降眼压机制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张勇朱小敏谢琳
关键词:青光眼眼压葡萄膜巩膜途径
眼调节对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途径及眼压的影响
目的:1.通过形态学观察的方式探讨眼调节对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途径的影响。2.探讨眼调节对正视眼和不同类型近视眼眼压的影响。3.比较静态调节和动态调节对眼压的影响。方法:1.对14只日本大耳白兔双眼分别滴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
江文捷
关键词:葡萄膜巩膜途径形态学眼压
文献传递
联合使用曲伏前列腺素与毛果芸香碱对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途径影响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形态学观察的方式探讨单独及联合使用前列腺素衍生物曲伏前列腺素与胆碱能药物毛果芸香碱对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途径的影响。方法 28只正常无色素兔随机选取4只为对照组,24只随机分为毛果芸香碱组、曲伏前列腺素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对照组在双眼滴用生理盐水1 d时以及3个药物处理组分别在使用2%毛果芸香碱、0.004%曲伏前列腺素、2%毛果芸香碱+0.004%曲伏前列腺素后7、14和24 d时各处死无色素兔2只,摘取双眼眼球,通过HE染色和抗平滑肌抗体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兔眼睫状肌纵形肌形态、肌间隙;对照组在双眼滴用生理盐水1 d时以及3个药物处理组在用药24 d时各处死无色素兔2只,在电镜下观察兔眼睫状肌细胞及细胞外胶原束的形态结构。结果单独使用毛果芸香碱组兔睫状肌细胞间隙减小,单独使用曲伏前列腺素组兔睫状肌细胞间隙增大。联合用药组睫状肌纵行肌细胞前1/3排列紧密,肌间隙减小,与单独使用毛果芸香碱组相似,后2/3肌细胞疏松,肌细胞间隙与单独使用曲伏前列腺素组相似;联合用药组睫状肌细胞间胶原的分解情况比单独用曲伏前列腺素组明显。结论联合用药与单独使用曲伏前列腺素比较后部睫状肌间隙无变化,还可能因为增加细胞外胶原分解程度而增加这一途径的房水外流。
张顺华赵家良刘小力毛进卞爱玲
关键词:毛果芸香碱葡萄膜巩膜途径
兔眼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后FITC-Dextran在眼组织中的分布
2011年
目的观察兔眼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后房水流出道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2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另一组行小梁切除术,均行右眼手术。术后2周术眼前房内灌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处死后取完整眼球做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素的分布。与手术部位处在眼环同一子午线上的同眼的对称部位未手术眼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葡萄膜巩膜引流术组,荧光素的分布在前、中部巩膜最强,前葡萄膜次之;而在小梁切除术组,荧光素的分布在前葡萄膜最强,前、中部巩膜次之,两组的后葡萄膜和后巩膜均有部分中等亮度的显影,对照组的后葡萄膜和后巩膜则几乎无显影,且两组的前、中部巩膜荧光素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和小梁切除术术后房水引流均是多途径的,既有外滤过,还增强了葡萄膜巩膜引流。与小梁切除术相比,葡萄膜巩膜引流术还明显增加了跨巩膜引流。
雷剑琴孙乃学樊小娟陈丽
关键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后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引流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兔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和常规小梁切除术后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引流的形态学变化,探讨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可能的降压机制。   对象和方法:   1、实验对象及分组:成年新西兰白兔30只60眼,体重2.5-3...
庞云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引流降压机制形态学变化
葡萄膜巩膜房水引流途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排出是房水引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影响葡萄膜巩膜途径的药物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其临床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最新发现的葡萄膜淋巴管通道,一些药物和手术以及相关因素对房水从葡萄膜巩膜途径排出的影响,对近年来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庞云廖洪斐
关键词:房水葡萄膜巩膜
Lat-B对家兔房水葡萄膜巩膜引流通路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Lat-B对家兔眼内压、葡萄膜巩膜通路的影响。方法:兔眼局部应用Lat-B,BSS和DMSO,于用药前1h及用药后1,2,3,4,5,6,24h测量眼压后部分免疫荧光组通过前房内注入微量示踪剂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bovine serum albumin,FITC-BSA),于点眼后2,4,6,8,10h各处死家兔2只,摘除双侧眼球作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确定睫状体、脉络上腔、前、后巩膜和脉络的荧光强度等级。结果:Lat-B滴眼后处理眼眼压不同时间点与滴眼前比较眼压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1h即可引起眼压降低,24h仍有效,BSS组与DMSO组未引起眼压下降;葡萄膜巩膜途径通路3组之间在睫状体、脉络上腔、前、后巩膜和脉络的荧光强度,各部位均为Lat-B组最强,Lat-B与BSS组和DMSO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SS组和DMSO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at-B能够有效降低眼压,1h即可起效,且24h仍有效。Lat-B可以增加葡萄膜巩膜途径通路的房水流出率,具有治疗青光眼的应用前景,尤其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开角性青光眼。
李卫国何湘珍
关键词:青光眼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对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对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量的影响,从房水动力学的角度揭示NPTS降眼压的机制。方法用示踪剂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bovine serumalbumin:FITC-BSA)于术后7d分别对手术后的兔眼模型组和正常兔眼组进行前房持续灌注30min,灌注毕处死家兔,摘除双侧眼球,并将组织分离为前巩膜、后巩膜、前葡萄膜、后葡萄膜、视网和残余液体等6种组织。测定每种组织的荧光强度,计算葡萄膜巩膜流出量(uveoscleral outflow,Fu)。结果实验组葡萄膜巩膜流出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前房水再现量均以前葡萄膜、前巩膜和残余液体为多,实验组术后葡萄膜巩膜通道各组织房水再现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能增加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量,房水主要由前巩膜排出。
朱子诚袁华音孙思勤张国梅柯根杰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眼压

相关作者

孙乃学
作品数:191被引量:520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眼压 兔眼 青光眼 家兔 角膜炎
王建明
作品数:118被引量:397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兔眼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眼科学 眼压 视网膜
喻应贵
作品数:28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葡萄膜巩膜途径 眼压 青光眼 盐酸哌唑嗪 兔眼
朱子诚
作品数:73被引量:206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形觉剥夺性近视 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 巩膜 高度近视 近视
杨建刚
作品数:25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白内障 流行病学调查 患病率 青光眼 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