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65篇“ 营养指标“的相关文章
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指标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2025年
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指标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0年8月~2024年9月收诊的10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常规干预与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措施价值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采取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能够提高患者创面愈合效果,患者的营养状态更好,在对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比较高,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吴雅静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指标创面愈合
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营养指标及效果的影响
2025年
针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干预后,对这种方式的应用后是否会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营养状况、NIHSS评分、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起到实际的意义。方法 本次所定研究时间范围在2023年的1月-2024年的5月,对收录样本的要求如下:其一:满足重症脑出血诊断要求并且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者,与上述要求相符合者的例数为60例,随机分组法分组,研究组(30例接受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常规组(30例接受常规鼻饲饮食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研究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更佳(p值经计算均<0.05)。结论 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后发现,积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这种方式的应用能够使患者的营养状态得到积极的提升,并且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起到改善作用,这种方式对患者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力。
韦秋锦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早期肠内营养个体化营养支持营养指标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指标、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滨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展开临床观察,使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CD3^(+)、CD4^(+)、CD3^(+)/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预防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使患者病情趋于稳定。
陈云云李爱苹杜文娟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指标神经功能
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对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营养指标影响分析
2025年
探究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在婴幼儿辅食添加过程中发挥的优势性。方法 选取婴幼儿86例分为常规组43例(常规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和规范组43例(规范性社区儿童保健护理),互比不同护理方案干预的优势性。结果 规范组辅食添加情况较常规组更高(P<0.05)。互比组间护理前生长发育情况、Gessell评分及营养状况,无显著差别(P>0.05),互比组间护理后生长发育情况、Gessell评分及营养状况,规范组均较常规组更高(P<0.05)。规范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较常规组更低(P<0.05)。结论 婴幼儿经规范性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干预后辅食添加质量有所提高,生长发育、智力水平发育和营养状况均显著改善,有效减低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全面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和发育。
赵永琴
关键词:营养状况营养性疾病
微量营养素配合饮食指导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营养指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微量营养素配合饮食指导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3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常规组(52例)。常规组施以饮食指导,研究组施以微量营养素配合饮食指导。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及游离甲状腺素(FT_(4))]、营养指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后,两组FT_(3)、FT_(4)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TSH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TPOAb、TGAb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而言,采用微量营养素配合饮食指导,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提高营养水平及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张弛董娜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微量营养素饮食指导甲状腺激素水平营养指标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衰弱患者血清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与衰弱患者血清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Fried表型衰弱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衰弱组,将其余90例患者分为非衰弱组。比较两组患者GNRI与血清营养指标(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GNRI与衰弱患者血清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以上随访,记录死亡、再入院、骨折、跌倒相关不良结局例数。将发生不良结局的20例衰弱患者作为不良结局组,将其余40例未发生不良结局的患者作为良好结局组,比较其临床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GNRI临界值对于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衰弱组GNRI、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低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NRI与衰弱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结局组与良好结局组患者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结局组患者与良好结局组患者年龄、BMI、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I-1对于衰弱患者6个月以上不良结局及死亡的预测效果优于GNRI-2。结论GNRI与衰弱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相关血清营养指标呈正相关,且GNRI能够预测老年衰弱患者出院后6个月以上的不良结局,且GNRI<101.99可能导致老年衰弱患者预后不良或死亡。
王琎王丽红王彩霞
关键词:衰弱老年患者
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在脑梗死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改善中的作用
2025年
研究证实针对脑梗死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采取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营养指标改善影响。方法 本课题研究对象筛选自院内ICU收治的68例脑梗死危重症患者,同步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开展对照研究,即:参照组和研究组,满足患者人数平均分配原则(即:n=34)。其中,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化护理方案,给予研究组全部患者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方案,经过为期3周的治疗后,记录各项指标参数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结果 表明,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远低于参照组,营养指标水平以及免疫功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因而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对脑梗死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来说,采用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模式较之于传统基础护理来说护理质量水平更有效,从而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使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整体效果显著,预后效果良好。
李响
关键词:脑梗死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
基于综合营养评估的营养护理方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了解综合营养评估营养护理方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某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综合营养评估的营养护理。护理4周后,对两组的营养指标、希望水平、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的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比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希望水平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评分均比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9.51,P值均<0.05);护理2周后与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之前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均逐渐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3~11.47,P值均<0.05)。护理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远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3,P<0.01)。结论应用基于综合营养评估的营养护理方案可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调节,提高其希望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且预后良好。
申静吴静
关键词:脑卒中老年预后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营养指标的影响研究
2025年
胃癌患者,行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探讨影响。方法 胃癌患者86例(2023.01~2023.12收治),按护理干预差异性分组,等分成两组,即:常规组、试验组,予常规护理干预、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功能、营养指标水平:试验组>常规组,术后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常规组(P<0.05)。结论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能改善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免疫指标,并发症少,有助预后改善,值得采纳。
刘细红吴满
关键词:胃癌免疫功能营养指标
肠内营养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指标改善中的作用
2025年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和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护理之后,其自身的营养指标是否有所改善,以及这种改善的程度如何。此外,研究还旨在评估肠内营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其潜在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方法 研究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58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肠内营养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经过一个月的护理干预,实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为27.59%,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30)。讨论:在处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时,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策略。这种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通过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此外,它还能优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如血液中的生化指标,从而反映出患者体内代谢和炎症反应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能够全面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因疾病引起的其他健康问题,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国燕
关键词: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

相关作者

张文丽
作品数:43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料肉比 日增重 饲料配方 MICROSOFT_EXCEL 营养指标
胡华锋
作品数:180被引量:610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硒 苜蓿 富硒 微肥
刘博
作品数:90被引量:447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肠内营养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胃癌术后 十全大补汤 清金化痰汤
介晓磊
作品数:342被引量:2,851H指数:29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硒 苜蓿 配施 钴
魏祥进
作品数:155被引量:28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基因 蛋白质 直链淀粉 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