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篇“ 菲利浦·拉金“的相关文章
菲利浦·拉金早期诗歌中英雄形象的变迁
2024年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与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高度的表征。在特定时期做出重大抉择的英雄人物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引导者。不同时代的英雄内涵各异,作为价值载体的“英雄”文化也随时代变迁而不断蜕变与更替。英国诗人菲利浦·拉金早期诗歌中人物形象从传统英雄到“非英雄”形象的转变,反映了英国20世纪初期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非英雄”形象描写的实质为反抗权威主义、追求文化多元与平等的精神诉求。
吕爱晶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社会转型
火车:菲利浦·拉金诗歌中的空间叙事
2019年
菲利浦·拉金是英国运动派诗人领袖,火车是菲利浦·拉金诗歌的重要主题和空间意象。在其代表作《降灵节婚礼》中“火车”体现了拉金对世界的冷眼旁观和自我反思,饱含空间变迁的痛苦和现代城市生活的无奈。在诗歌中,火车作为一种特殊空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叙事功能:其一,火车的行进担当了叙事线索的功能,推动着诗歌的叙事进程;其二,火车车厢被建构成一种“边界空间”,同时又是对各种边界的跨越,如“第三空间”那样永远向各种可能敞开;其三,乘坐火车是一种重要的微观空间实践,既实现了对“全景敞视”的某种逃离(和抵抗),和对空间关系的重组,又揭示了城市空间中的种种问题和存在困境。
吴燕飞方英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火车叙事线索
菲利浦·拉金早期诗歌的“非英雄”共同体意识
2018年
拉金早期的诗歌折射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人焦虑和思变的担当。社会变革和战争纷飞的年代促使年轻诗人探索新的诗歌救赎之路。拉金敏锐地避开当时所谓荣耀的宏大叙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非英雄。拉金把非英雄的故事和英国风景融入英国文学传统,用诗歌的形式加入了"英国性"的建构,力图保证英国文化的独立性,重塑了英国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拉金早期作品中文化观念的演变也影响着当时英国文学范式的转换。拉金对非英雄、英国性主题的描叙折射了其构建"非英雄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显示了特定时期英国青年重新审视和修正英国文学,重新定位自己,建构独特的存在方式。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平凡个体的关注与尊重,彰显了其对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和对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吕爱晶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非英雄共同体
菲利浦·拉金的“非英雄”思想
2014年
菲利浦·拉金(Philip Larkin)是20世纪杰出的英国诗人、小说家、爵士乐评论家.2008年1月拉金当选为《泰晤士报》主办的“二战后最伟大的五十名英国作家”(“The 50 greatest British writers since 1945”)评选活动的首席作家.2003年,被誉为“诗书协会”(The Poetry Book Society)“英国最受欢迎的诗人”.本文通过对拉金文论、代表诗作、手稿、小说、曾被忽视的经典诗歌等文本以及同时代诗人对其评价等材料的细读,联系其生平、社会时代背景、哲学思潮和诗学实践理念,对拉金的“非英雄”思想展开翔实的分析,进行点面结合的描述和阐释,梳理和探究拉金“非英雄”思想的根源及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诗学与现代价值观.
吕爱晶
菲利浦·拉金的日常生活诗学被引量:1
2013年
在诗人拉金看来,日常生活美丽可爱。单调、重复的日常生活隐含着深刻的内容,压迫与解放的品质混同代表日常生活的多重面空格。人的幸福和希望不可能诉诸日常生活之外而在其中。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以完整的形态和方式体现出来。拉金诗歌中的城市日常生活题材、"非英雄"塑造、日常用语等是其日常生活诗学的重要元素。虽然拉金对日常生活中的顽固习惯性、保守性、重复性的刻画又遭到了一些评论家的强烈抨击,但并不影响拉金对日常生活艺术的总体描绘。从总体上来看,拉金构建日常生活诗学是其"诗学自救"的一种策略。拉金强调对日常生活的"现实"的关注,开掘与传统的勾连;对"非英雄"人群的塑造和日常散文式用语的采用,使得他的诗歌得以容身于20世纪中叶的世界文化和权力秩序中,构建了英国诗歌的主体。
吕爱晶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
菲利浦·拉金死亡题材诗歌中的非宗教超脱
2013年
拉金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正是因为如此,死亡的意识和对死亡的恐惧使生命获得另一种超脱的性质。本文将在拉金诗歌中死亡的意象世界里,分析诗人对死亡恐惧的原因,并发现对死亡非宗教的超脱途径。
高芳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意象恐惧超脱
菲利浦·拉金的“非英雄”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非英雄的概念及形成原因;行进中的“非英雄”;小人物“非英雄”;“非英雄”的文学语言;“非英雄”诗人观。
吕爱晶著
关键词:文学思想
孤独绝望中绽放的生命之花——论菲利浦·拉金的诗
2012年
"运动派"诗人代表菲利浦·拉金从现实主义角度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死亡的虚无性让生命呈现出悲观绝望的特性:同时缺乏交流的个体无时无刻不被孤独困扰。但另一方面,直面人生遭遇的责任感与孤独绝望并行不悖的展现在诗作之中,说明诗人并非悲观厌世。
金露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绝望孤独直面人生
菲利浦·拉金诗歌中的“非英雄”被引量:2
2011年
"非英雄"(non-hero)是菲利浦·拉金在其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新艺术类型。它分解了浪漫的"英雄"概念;表达了二战后英国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特殊情感;反映了文学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怀。实用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等思潮和两战时期的情势敦促"非英雄"人物入住艺术的核心寓所。"非英雄"是日常生活中"完整的人",是诗人创建"运动派"诗学的精髓。拉金诗歌中平白语言的实验、日常动物的象征和普通女性内心世界的刻画又构成了战后英国"小美"图景中璀璨的光芒,体现了平凡中的、常态下的崇高和神圣和文学自救的意识,促进了英国诗歌的历史转型,从而给人以新的震撼和启示。
吕爱晶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
菲利浦·拉金的“非英雄”思想
菲利浦·拉金/(Philip Larkin/)是20世纪杰出的英国诗人、小说家、爵士乐评论家和现代图书馆馆长。本文通过对拉金文论、代表诗作、曾被忽视的经典诗歌、诗人的手稿和小说等文本以及同时代诗人对其评价等材料的细读,并...
吕爱晶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吕爱晶
作品数:26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菲利浦·拉金 诗歌 非英雄 拉金 游戏精神
傅浩
作品数:43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诗歌 外国文学研究 现代主义 意象主义 日本能乐
吴燕飞
作品数:17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使女的故事》 阿特伍德 菲利浦·拉金 空间叙事 大班教学
项凤靖
作品数:9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主题 戴·赫·劳伦斯 意识流小说 艺术手法 永恒
袁瑞雪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词汇呈现方式 农村小学英语 英语词汇教学 悲观主义 菲利浦·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