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 篇“ 菱形藻属 “的相关文章
中国东南海域拟菱形 藻 属 的新记录种和产毒种 被引量:2 2018年 拟菱形 藻 属 (Pseudo-nitzschia)物种是一类备受关注的海洋有毒有害硅藻 ,我国相关研究仍然不足,已报道的物种多样性偏低,产毒物种也较少。为了解我国海域拟菱形 藻 属 的物种多样性,阐述产毒物种信息,在我国东南海域建立了8个拟菱形 藻 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数据,鉴定到2个物种:环孔拟菱形 藻 (Ps.circumpora C. H. Lim, C. P. Leaw&P. T. Lim)和多列拟菱形 藻 [Ps.multiseries(Hasle) Hasle],其中环孔拟菱形 藻 是我国的新记录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了藻 株的多莫酸(domoic acid,DA)特征,在5个多列拟菱形 藻 株系中检测到DA,单细胞产毒水平为1.01~96.11 fg。此外,利用卤虫(Artemia salina L.)和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 Dahl)对多列拟菱形 藻 的产毒株系(MC4177)进行诱导,发现能够提高其单细胞产毒水平,提高幅度在26~55倍。 庞金秀 董焕嫦 李扬关键词:形态学 广东省增江菱形 藻 属 群落分布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 2017年 底栖硅藻 是河流生态监测常用的生物监测指标,为了解底栖硅藻 中的菱形 藻 属 (Nitzschia)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于2010年5月、9月和2011年1月对广东省增江的21个采样点进行底栖硅藻 采样调查和监测,分析了底栖硅藻 中菱形 藻 属 的分布特征及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三次采样中共检出菱形 藻 属 26种,其多样性(丰富度和真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河流等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空间分布特征。3种优势种(克劳斯菱形 藻 、谷皮菱形 藻 和亚针尖菱形 藻 )相对丰度的时空分布存在差异:如克劳斯菱形 藻 的相对丰度在下游较高,而亚针尖菱形 藻 在中游较高;2011年1月采样中的谷皮菱形 藻 相对丰度明显低于2010年5月和9月。逐步回归表明,环境因子对菱形 藻 属 相对丰度变化的解释率较高,三个次采样季节的解释率(Adjusted R^2)在60%左右。2010年9月和2011年1月两次采样的冗余分析中,环境因子均能显著解释菱形 藻 属 群落的变异,解释量分别为43.7%和37.9%。多元方差分析表明,菱形 藻 属 群落结构空间变化明显,季节变化显著。 邱礼城 何琦 刘静 韦桂峰 李湘姣 史栾生关键词:菱形藻属 多样性 环境因子 日本河口区菱形 藻 属 Nitzschia的形态分类学的研究 硅藻 是藻 类植物中种类最丰富的类群,是海洋和淡水中主要的初级生产力,在全球碳和硅的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在生物监测、古生态重建和地层关系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壳缝硅藻 中,菱形 藻 属 Nitzschia是一个分类极其困难的类群,目... 刘彩红关键词:菱形藻属 形态分类学 透射电子显微镜 冠层结构 我国沿海拟菱形 藻 属 的2新记录种及其产毒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为澄清我国沿海拟菱形 藻 属 (Pseudo-nitzschia)的物种多样性,并确认中国海域拟菱形 藻 属 是否具有产生多莫酸(Domoic acid)的能力,采用毛细管显微操作技术从我国沿海水体中分离、纯化拟菱形 藻 细胞,建立了单克隆培养株系,并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5.8S-ITS2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结合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数据,鉴定到我国拟菱形 藻 属 的2新记录种:银河拟菱形 藻 (P.galaxiae Lundholm&Moestrup)和微孔拟菱形 藻 (P.micropora Priisholm,Moestrup&Lundholm),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相似种类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多莫酸特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培养株系并不产生多莫酸。这些为我国拟菱形 藻 属 物种多样性和产毒特征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徐国双 李扬关键词:新记录种 新疆菱形 藻 属 和细齿藻 属 (硅藻 门)中国新记录植物 2011年 2001年7月至8月、2007年7月分别两次在新疆各地采集硅藻 标本,经显微观察,共鉴定出菱形 藻 属 和细齿藻 属 (硅藻 门)中国新记录植物11种1变种,其中菱形 藻 属 9种:额雷菱形 藻 (Nitzschia egleiLange-Bertalot)、弯曲菱形 藻 (N.flexa Schumann)、多样菱形 藻 (N.diversa Hustedt)、化石菱形 藻 [N.fossilis (Grunow) Grunow]、吉斯纳菱形 藻 (N.gessneri Hustedt)、平庸菱形 藻 (N.inconspicua Grunow)、辐射菱形 藻 (N.radicula Hustedt)、常见菱形 藻 (N.solita Hustedt)和粗肋菱形 藻 (N.valdecostata Lange-Bertalot & Simonsen);细齿藻 属 2种1变种:科瑞提细齿藻 [Denticula creticola (Ostrup) Lange-Bertalot & Krammer]、库津细齿藻 汝牧变种(D.kuetzingiivar.rumrichaeKrammer)和强壮细齿藻 [D.valida (Pedicino) Grunow].并对其12种新记录植物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尤庆敏 王全喜关键词:菱形藻属 中国新记录 广东沿海拟菱形 藻 属 的种类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特征 选择湛江港、海陵湾、大亚湾、汕头港和柘林湾为广东沿海的代表性海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TEM)研究了这些海区拟菱形 藻 种群的分类学和生态分布特征。结果如... 马艳艳关键词:生态分布 文献传递 我国首次记录的菱形 藻 属 植物 被引量:7 1999年 利用透射电镜(TEM) 研究我国南海近岸水中的微型硅藻 时,发现了菱形 藻 属 Nitzschia Hassall 在我国首次记录的5 个种,它们是:趋光菱形 藻 N.agnita Hustedt,金色菱形 藻 N.aurariae Cholnoky ,沟坑菱形 藻 N.lacuum H.LangeBertalot,极细菱形 藻 N.perspicua Cholnoky 和绒毛菱形 藻 N.pubens Cholnoky 。 郭健 刘师成 林加涵关键词:微型硅藻 菱形藻属 中国海域拟菱形 藻 属 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产毒特征初探 拟菱形 藻 (Pseudo-nitzschia Peragallo)广泛分布于全球近岸水域,是记忆缺失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ASP)—多莫酸(domoic acid,DA)的重要生物... 李扬 董焕嫦 黄春秀 徐国双关键词:拟菱形藻 物种多样性 我国沿海拟菱形 藻 属 的2新记录种及其产毒特征分析 徐国双 陈作艺 郭雅琼 黄春秀 李扬广东沿海硅藻 拟菱形 藻 属 (Pseudo-nitzschia)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正>拟菱形 藻 属 (Pseudo-nitzschia)种类是世界上记忆缺失性贝毒的主要产毒生物,该属 种类也是广东沿海浮游植物的常见种和优势种。本文研究了拟菱形 藻 属 在广东沿海的种类多样性及其分布。在广东沿海选择了5个代表性港... 马艳艳 李杨 吕颂辉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李扬 作品数:99 被引量:239 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海链藻 形态学 拟菱形藻 微型硅藻 硅藻 徐国双 作品数:5 被引量:9 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产毒 拟菱形藻 菱形藻属 新记录种 微孔 黄春秀 作品数:7 被引量:12 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拟菱形藻 产毒 ITS2 RNA二级结构 物种多样性 何琦 作品数:5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底栖硅藻 环境因子 多样性 河流 人工基质 向文洲 作品数:123 被引量:378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微藻 螺旋藻 海水螺旋藻 藻蓝蛋白 胞外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