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篇“ 莱州湾凹陷“的相关文章
- 渤海莱州湾凹陷南斜坡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
- 2025年
- 基于岩心和铸体薄片,采用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孔渗测试、恒速压汞测试、图像分析、埋藏史分析等方法,开展渤海莱州湾凹陷南斜坡垦利16构造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和储层演化研究。结果表明:识别出7类16型储集空间,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具有大孔径、中—粗喉的特征,属于优质火山岩储层;储层受岩性岩相、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与埋深关系不明显;储层物性由好到差的顺序为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角砾熔岩、沉火山角砾岩、凝灰熔岩、安山岩和英安岩。流体对长石斑晶和基质的溶蚀溶解作用形成的孔隙贡献较大,表明埋藏前风化和埋藏流体溶蚀阶段是储层形成的重要时期;杏仁体内孔、粒间孔、炸裂缝、宏观和微观龟裂缝、隐爆缝形成于喷发同期,对孔隙贡献率有限。火山碎屑熔岩和熔岩的构造裂缝主要形成于埋藏前阶段白垩纪郯庐断裂带左行走滑应力场和沙河街期的拉张环境,火山碎屑岩的构造裂缝主要形成于埋藏后阶段的郯庐断裂带右行走滑应力场和沙河街期的拉张环境。综上可知,在埋藏浅的地区经受强构造改造和风化作用的火山碎屑岩是勘探的有利目标。
- 任梦怡范洪军陆国超柏佳伟唐华风
-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孔隙演化中生界莱州湾凹陷渤海湾盆地
- 莱州湾凹陷东北洼的右行走滑成因被引量:1
- 2024年
- 莱州湾凹陷东北洼新生代伸展变形、走滑变形和收缩变形均较为发育。为厘清其构造属性、探索其成因机制,本文利用最新钻井、地震资料对伸展变形与收缩变形的时空组合关系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在洼陷内部,伸展变形与收缩变形在形成时期上同步持续、空间变形位移上相互垂直,是郯庐断裂走滑运动过程中伸展分量和挤压分量持续作用的结果。在成因机制方面,东北洼形成于走滑动力,是沙三中段沉积时期以来郯庐断裂带右行走滑造洼的结果。郯庐断裂带右行走滑之前,该洼陷所在区属于莱北低凸起的一部分。右行走滑活动开始后该区发生沉降成为洼陷,并加入莱州湾凹陷。虽均属于莱州湾凹陷,但东北洼与南部主洼盆地属性并不相同:东北洼属于沙三中期以来右行走滑成因的洼陷,而主洼为初始裂陷期(孔店期—沙四期)的箕状裂陷经右行走滑旋转改造的洼陷。
- 邓辉王清斌王冰洁胡安文梁舒艺
- 莱州湾凹陷北部地区明下段沉积演化特征
- 随着渤海海域新近系亿吨级大型油田陆续的勘探开发,勘探重点逐渐由古近系向新近系过渡。新近系岩性砂体大多具有纵向叠置、横向交切的发育特征,同期砂体联通性、不同期砂体之间叠合性等因素对岩性圈闭的有效性存在较大影响,需开展系统研...
- 胡晓红
- 关键词: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砂体特征地震沉积学
- 轻烃分析在莱州湾凹陷油源对比中的应用
- 2024年
- 为了探索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选取莱州湾凹陷18口探井现场轻烃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井场轻烃碳环优势相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凹陷大多样品主要分布于六元环产物相对丰度大于50%的区域,其物源陆相有机输入的贡献较大,莱州湾凹陷南区大多具有六元环优势,而凹陷中至北低凸起的样品大多具有相对五元环优势。由此可见,莱州凹陷南区的油气存在明显不同于北区的油气富集,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得出一致的结论。
- 韩明刚
- 关键词:莱州湾凹陷油源对比
-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W16构造热流体活动对储层改造作用
- 2024年
-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沙河组混积岩发育的优质储层的成因机理尚不明确.采用流体包裹体测温、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岩石学观察,结合实测物性,研究了沙河街组湖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火山岩所构成的复杂混积背景下的热流体活动对储层改造作用.异常高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和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包裹体的高古盐度指示深部热卤水的活动.储层广泛存在酸性溶蚀:凝灰岩和泥晶白云岩填隙物以及长石颗粒等存在大量次生溶蚀孔,且常见粒缘缝,这可能是岩浆活动驱动的高压酸性热液入侵造成的淋滤和水力破裂.流体温压下降,热液矿物沉淀导致了储层强烈致密化.总体上,热液对该区储层改造可产生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异.
- 杜晓峰张尚锋官大勇王雅宁宿雯苏奥
- 关键词:热流体优质储层莱州湾凹陷石油地质学
-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三上段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被引量:2
- 2024年
-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储层发育规律,应用地震、钻测井资料、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分析,总结K油田沙三上段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K油田沙三上段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辫状河前三角洲等3种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冲积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河道间等6种沉积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的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沙三上段发育一套完整的升降旋回,初期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储层厚度4~9 m,河道末端发育河口坝,砂体储层厚度3~8 m,分流河道平面分布范围最大,是该地区重要的储集层;之后湖平面逐渐上升,河口坝平面发育范围达到最大,至最大湖泛面后湖平面缓慢下降,并在沙三上段顶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砂岩厚度减薄至2~5 m。
- 赵汉卿李超郭诚陈晓明张博
-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莱州湾凹陷
-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中生界火山岩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
- 2024年
-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垦利16构造的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对储层品质影响显著,但其形成期次和分布规律还不清晰,制约了储层的深入认识。本文基于岩心、成像测井和野外露头资料开展垦利16构造中生界火山岩裂缝类型、形成期次和分布规律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认识:识别出6类裂缝,包括炸裂缝、隐爆缝、冷凝收缩缝、风化缝、构造缝和溶蚀缝;裂缝以中高角度为主;冷凝收缩缝以中等尺度为主,构造缝以大尺度为主;裂缝开度由高到低分别是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熔岩、沉火山碎屑岩和熔岩。裂缝形成期具体可划分为5个,走滑应力体系下形成了大量的构造缝。各岩性的裂缝面密度由大到小分别是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各岩相的裂缝面密度由大到小分别是熔岩流亚相、热碎屑流亚相、热基浪亚相和崩塌再搬运堆积亚相;露头区熔岩的断裂破碎带宽度可达2 m,裂缝多呈开启状态;火山碎屑岩的断层发育擦痕,形成分米级致密带,降低了岩石渗透性。
- 王庶丞唐华风邹明倬陆国超户景松
-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中生界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
-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南斜坡带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与分类评价
- 火山岩储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火山岩油气勘探的主体,中国近年来在多个盆地中发现了高产的火山岩油气藏。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其分类评价研究对油气开发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中生界火山岩为研究对象,...
- 陆国超
- 关键词:莱州湾凹陷火山岩储层特征
- 莱州湾凹陷馆陶组辫状河储层沉积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新近系馆陶组辫状河沉积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是莱州湾凹陷重要的油气储层。国内外学者对于典型的辫状河沉积模式和储层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针对砂泥岩不等厚互层的非典型辫状河沉积特征研究较少。文中针对渤海湾盆地南部莱州湾凹陷A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沉积特征及储层展布,开展了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压汞测试等研究,并在沉积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技术手段对辫状河心滩砂体的平面展布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①研究区馆陶组发育远源砂质辫状河沉积;②储层类型主要包括心滩和辫流河道2种类型,其中心滩储层为优质储层,粒度粗,厚度大,物性好,具有高电阻率、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含油饱和度高、低泥质含量的“四高一低”特点;③结合地震属性研究,心滩储层平面展布范围广,是研究区开发的优势区域。该研究成果可为远源砂质辫状河储层评价及开发井位部署、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 吕世聪张汶蔡越钎周连德孙风涛
- 关键词:心滩储层评价
-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南斜坡中生界火山岩相模式和储层特征被引量:3
- 2024年
- 精细岩相模式是油气藏研究的重要基础,为储层预测和评价提供合理的约束。目前火山岩还缺少微相尺度的相模式。参照的5相15亚相分类方案,在莱州湾凹陷南斜坡中生界火山地层中建立了相—亚相—微相划分方案,识别出3相4亚相10微相。具体为爆发相的热碎屑流亚相和热基浪亚相,细分为火山口-近火山口、近源和远源微相。喷溢相熔岩流亚相,细分为简单熔岩流和碎屑堆积微相。火山-沉积相崩塌再搬运堆积亚相,细分为再搬运块状堆积和基质堆积微相。钻井揭示研究区的亚相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爆发相热基浪亚相、喷溢相熔岩流亚相、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和火山-沉积相崩塌再搬运堆积亚相。火山地层具有复杂岩相叠置关系,亚相单元横向延伸范围有限、对比难度大。储层孔渗条件由好到差的顺序为热基浪亚相、热碎屑流亚相、熔岩流亚相和崩塌再搬运堆积亚相。热基浪亚相近源微相、热碎屑流亚相近源微相、熔岩流亚相简单熔岩流微相上部、崩塌再搬运亚相块状堆积微相的储层较好;其中,热基浪亚相近源微相储层条件为最优。本研究可为火山岩储层预测和评价提供地质依据。
- 王海峰户景松邹明倬何明薇王庶丞唐华风
- 关键词:火山岩相相模式火山岩储层中生界渤海湾盆地
相关作者
- 孙和风

- 作品数:16被引量:31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莱州湾凹陷 黄河口凹陷 油气成藏 浅水三角洲 渤海海域
- 王治国

- 作品数:43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地震属性 地震 存储介质 地震信号 地震多属性
- 尹成

- 作品数:254被引量:1,547H指数:22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地震属性 地震勘探 地震波 数据体 遗传算法
- 唐华风

- 作品数:104被引量:73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火山岩 火山机构
- 朱筱敏

- 作品数:552被引量:6,981H指数:5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古近系 成岩作用 层序地层 地震沉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