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0篇“ 莎士比亚化“的相关文章
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的“莎士比亚”创作特征分析
2024年
近年来优秀的现实主义电视剧通过刻画真实的人物和环境,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变迁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对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创作特征加以剖析,发现其与“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在“福斯泰夫式”背景下展现典型的人物和真实的环境,以及用生动丰富的叙事情节来叩响时代之声。这些创作特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的要求,为现实主义电视剧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未来应更加深入地挖掘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期让艺术作品更加贴近时代潮流,更加符合人民的审美和情感需求。In recent years, excellent realistic TV dramas have been popular among the masses by depicting real characters and environments, reflecting social reality and times changes. By analyzing the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realism TV plays in the new era, it is found that it has a high degree of consistency with the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hakespeare”, both of which show typical characters and the re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lstaff”, and use vivid and rich narrative plots to echo the voice of The Times. These creative features fully reflect the requirements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new era,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realistic TV plays in the new era. In the future,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should be explored more deeply, in order to make artworks more close t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more in line with the aesthetic and emotional needs of the people.
王梓儒
关键词:莎士比亚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电视剧《人世间》“莎士比亚”倾向研究
2023年
在电视文成为快餐文的当下,电视剧《人世间》的播出为大众增添了一场文盛宴,滋养了观众的精神世界。该剧由中国发展史和东北家庭生活史两条主线交织而成,以周家家庭成员视角来展现1969年至2016年的历史变迁。作为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人世间》突出人物及人物间相互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本质,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的“莎士比亚”倾向。
石锦瑜
关键词:莎士比亚化快餐文化电视剧家庭成员
都市女性群像剧的现实主义创作--基于“莎士比亚”理论
2023年
近年来,都市女性群像剧爆款频出,反映社会问题,发出女性心声,符合女性审美,在众多类型电视剧中满足女性需求,引起情感共鸣。艺术作品要坚持真实性、艺术性和浪漫性相结合,在反映社会真实的同时还要注重作品创作的内在。现实主义创作理论“莎士比亚”强调在坚持作品真实性的基础上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根据“莎士比亚”的创作理论,都市女性群像剧应牢牢把握社会环境真实性、人物塑造典型性和群像交互关联性三个方面,真正创造出接地气且能给予女性力量的优秀作品。
祁佳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莎士比亚”银幕表达评析——以贵州电影《天渠》为例
2023年
现实主义电影直面现实生活,讴歌人民的奋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唤起观众的共鸣、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上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天渠》影片因叙事场景“真实”、叙事人物“个性”、叙事情节“丰富和生动”、叙事表达“细节”等四大特点而形成“莎士比亚”的银幕叙事表达,再现了时代“在场者”的社会影响力、艺术生命力和传播效果力。在挖掘素材“真实性”、散发人物“思想性”和呈现整体“艺术性”等方面对新时代现实主义影视作品创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高家佳
关键词:莎士比亚化现实主义电影
现实题材电视剧中“莎士比亚”的艺术表达——以电视剧《都挺好》为例
2023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莎士比亚”理论,认为文艺创作应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当今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占据影视剧市场半壁江山,其中《都挺好》作为现实题材爆款剧,引起了大众的广泛讨论。该剧通过“莎士比亚”的艺术表达,很好地实现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剧中展现的多是非常“接地气”的百姓生活,人物形象典型饱满,这些让这部剧获得了艺术与效益的双赢。
殷娇李银英
关键词:现实主义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理论于当代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实践
2023年
陈怡
莎士比亚”于主流话语体系中的荧幕创新表达--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
2022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优秀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凭借匠心制作的内容表达和视听体现,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关注,让党史知识在新媒体时代通过艺术美学方式深入人心。“莎士比亚”强调艺术创作在保证真实感和倾向性的同时,再现典型的社会环境冲击下的人物形象。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莎士比亚"的创作和表现方式理论,从真实的创新呈现和典型的创新塑造两大方向出发,对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创新荧幕表达进行历史的、艺术的、思想的分析研究,将优秀的主流意识形态积极传播。
杨子澜恽鹏伟
关键词:主旋律电视剧
从“莎士比亚”视角分析电影中的镜像表达——以《我不是药神》为例
2022年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我不是药神》自上映以来,在国内外引发了高度关注。本文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中“莎士比亚”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的营造、真实人物的刻画和内容的丰富性三个方面出发,对影片中的镜像表达进行阐述。
张芳
关键词:现实主义典型环境
再谈莎士比亚:电视剧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表达方式被引量:3
2021年
"莎士比亚"强调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把对社会历史的理解蕴含在鲜活丰满的人物关系里,而不是简单地、"席勒式"地把人物作为"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对电视剧尤其是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而言,应注重研究受众心理,以激情思辨为目的,通过感性方式表达共同情感,围绕典型塑造挖掘人物及题材新元素,用雅俗共赏的话语体系探索意识形态显性与隐性的在场方式。
郄程
关键词:莎士比亚化主流意识形态
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莎士比亚”理论视角分析电影中的镜像表达——以《寄生虫》为例
2021年
第9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颁给了韩国影片《寄生虫》,这部揭示韩国社会贫富差距与阶级矛盾问题的影片,不仅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而且在艺术创作方面也十分出彩。本文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中"莎士比亚"的创作方式,从典型环境的营造,真实人物的刻画以及内容的丰富性三个方面出发,对影片《寄生虫》的镜像表达进行分析研究。
马亚楠李忠
关键词:现实主义典型环境莎士比亚化

相关作者

李胜利
作品数:54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主题:电视剧 中国电视剧 热播 改编 叙事
徐群晖
作品数:30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戏剧 美学 审美现代性 动漫产业
贺奉年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女性形象 女性观 莎士比亚剧作 莎士比亚剧本 莎士比亚化
董中锋
作品数:44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出版 艺术精神 选题策划 出版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
张秀宁
作品数:15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期刊社
研究主题:席勒 政治 审美教育 出版战略 出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