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篇“ 药物镇静“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磁共振检查中非药物镇静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工作中常用于脑发育程度判断以及各类脑损伤诊断,可帮助医师指导患者进一步治疗及判断预后[1]。然而由于MRI检查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并伴随着较大噪声,这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挑战,因为他们难以在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这就通常需要使用镇静剂来保证成像的质量。尽管如此,美国食品品管理局(FDA)已经发布警告,指出对3岁以下儿童使用麻醉和镇静剂可能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引发了对儿童使用这类药物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孙晓慧周莲娟冯万里
关键词:新生儿磁共振
童趣化陪伴和药物镇静对缓解学龄前患儿术前焦虑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童趣化陪伴和药物镇静两种方式对缓解学龄前患儿术前焦虑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择期手术学龄前(3~6岁)患儿3825例,根据术前抗焦虑方案分为3组:童趣化陪伴组(n=2198)、镇静药物组(n=1281)和未干预组(n=346)。镇静药物组给予右美托咪啶2μg/kg滴鼻,或咪达唑仑糖浆0.5 mg/kg口服。童趣化陪伴组由获得认证的专职术前镇静护士提供童趣化护理模式。未干预组为由于各种主观及客观原因,未实施任何抗焦虑方案。记录所有患儿的术前分离焦虑评分(PSAS)、镇静情况和Ramsay镇静深度评分。主要观察指标为基于PSAS评分评估的不同抗焦虑方案组的分离成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Ramsay镇静深度评分。结果童趣化陪伴组男1462例,女736例,年龄[M(Q_(1),Q_(3))]为59(49,69)个月;镇静药物组男824例,女457例,年龄为52(42,61)个月;未干预组男212例,女134例,年龄为57(48,69)个月。童趣化陪伴组分离成功率为95.6%(2102/2198),镇静药物组分离成功率为93.8%(1202/1281),均高于未干预组的43.6%(151/346)(均P<0.05)。使用镇静药物的1281例患儿中,785例口服咪达唑仑,496例鼻内滴注右美托咪啶。与右美托咪啶滴鼻组比较,口服咪达唑仑组月龄较小、体重较轻、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比例较高(均P<0.05)。口服咪达唑仑组分离成功率为93.4%(733/785),右美托咪啶滴鼻组为94.6%(469/4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2)。右美托咪啶滴鼻组Ramsay镇静深度评分为2(2,2)分,优于口服咪达唑仑组的2(2,2)分(P=0.024)。结论童趣化陪伴和药物镇静均可有效缓解学龄前患儿术前焦虑。
胡艺王丹许文妍郑吉建张马忠
关键词:术前焦虑
烧伤儿童药物镇静镇痛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儿童是烧伤的高发人群,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和解剖状态,对烧伤儿童的焦虑和疼痛管理极具挑战。非药物干预在烧伤儿童的疼痛管理中很重要,但通常不足以充分治疗疼痛和焦虑,因此药物镇静镇痛是必需的。本综述回顾了该领域国内外近10年来临床治疗及科研进展,包括对烧伤儿童的疼痛评估,镇静镇痛治疗中的监护、主要的治疗药物及研究进展、临床实践中的一些争议,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临床参考。
贾梦倩袁心刚
关键词:烧伤儿童疼痛镇静镇痛药物干预
儿童牙科常用的药物镇静技术
2021年
儿童牙科患儿与成人相比,有较高比例的患儿对牙科治疗感到焦虑,无法通过常规行为管理完成治疗。镇静技术可以帮助牙科焦虑症的患儿完成牙科治疗。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儿童牙科常用药物镇静技术,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综述。
聂娟丁桂聪
关键词:药物镇静牙科焦虑症儿童牙科
耳道干预结合非药物镇静措施对婴幼儿听力筛查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耳道干预结合非药物镇静措施对婴幼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及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1月在本院进行听力筛查的800例婴幼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400)和研究组(n=400)。对两组婴幼儿在出生后第2~40天进行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同时给予耳道干预联合非药物镇静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听力筛查通过率、患儿家属满意度、入睡时间、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结果:研究组初次筛选的筛查通过率和复筛通过率较对照组高,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率和呼吸频率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但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入睡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耳道干预和非药物镇静措施能明显减轻听力筛查患儿的应激反应,提高其舒适度和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婴幼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丹丹樊可范姜璐璐潘仲秘
关键词:婴幼儿听力筛查依从性
一种无法药物镇静患者使用的约束衣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法药物镇静患者使用的约束衣,包括一种无法药物镇静患者使用的约束衣,包括一种无法药物镇静患者使用的约束衣,包括约束服,所述约束服的正面中间固定安装有拉链A,所述约束服的两个肩...
张静耿冰冰
文献传递
药物镇静护理干预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非药物镇静护理干预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两组均行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施行非药物镇静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镇静效果,比较两组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评分和检查有效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平均心率、平均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低,平均入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NFC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筛查时、筛查结束后观察组NF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5)。结论非药物镇静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中,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患儿对外界应激反应,提高检查有效率,其在新生儿医学检查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李娜郑炳坤赵彤茜程秀永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
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本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2)与对照组(n=72)。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与药物镇静,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070、4.267、11.272,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可有效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与VAP发生概率,保障治疗安全性,提升患者满意度与生命质量。
熊勤林罗秀华罗艳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药物镇静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木脂素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筛选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含木脂素类八种材连翘、牛蒡子、五味子、细辛、厚朴、栀子、党参、杜仲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以小鼠自主活动和注射戊巴比妥钠催眠剂量协同入睡潜伏期和持续睡眠时间为指标,比较八种含木脂素中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宋美卿贾力莉牛艳艳赖永健杨钤冯玛莉
关键词:木脂素醇提物镇静催眠作用
呼吸内科药物镇静下行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在镇静状态下的人工气道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呼吸内科2012年10月~2014年12月33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在药物镇静下的护理经验,包括优化镇静效果、严格环境要求、做好基础护理、强化呼吸机的监测、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等。结果 33例患者顺利适应呼吸机,停后停机拔管痊愈23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6例。结论认为加强镇静水平的监护、妥善处理复发性躁动不安,避免由于镇静时患者的各种反应减弱而发生意外和各种并发症是护理的关键。
郑延敏
关键词:机械通气药物镇静人工气道护理

相关作者

贾力莉
作品数:102被引量:419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西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蛇床子 催眠 小鼠 胶囊 中药
万阔
作品数:70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咪达唑仑 口腔 牙科 口服 口腔治疗
景泉
作品数:46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咪达唑仑 口腔 口服 笑气 拔牙
徐波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监护病房 输液治疗 ICU护理 ICU 血管活性药物
陆锐
作品数:32被引量:20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疗效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