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2篇“ 草绿色链球菌“的相关文章
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学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草绿色链球菌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7例血培养阳性I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构成及草绿色链球菌的耐药情况;将患者分为草绿色链球菌组和非草绿色链球菌组,对2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结果血培养分离病原菌,草绿色链球菌32株,占56.1%,其中戈登链球菌株数最多(11株)。草绿色链球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草绿色链球菌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81.3%和78.1%;未见青霉素G、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青霉素G中介率达28.1%。临床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组先天性心脏病(非主动脉二叶畸形先心病)、入院前病程、二尖瓣赘生物以及心功能不全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草绿色链球菌是IE的最常见致病菌;青霉素仍是经验治疗草绿色链球菌IE的首选药物;病程长、生长二尖瓣赘生物和未发生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对IE患者发生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的病原体评估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吴雨声田素飞褚云卓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病原学特征
同时检测草绿色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同时检测草绿色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试剂盒。本发明引物探针可同时检测草绿色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提高链球菌检测的覆盖度,满足临床上对链球菌的快速鉴定需求,同...
夏江余皓
老年患者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的临床特征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细菌数据库中诊断为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共收集患者75例,其中男性39例(52.00%),伴基础疾病者55例(73.33%)。30例(40.00%)患者以急性发热起病。分离菌群部位以正常无菌部位例数最多(58/75,77.33%)。具体致病菌分群:缓症链球菌11例(14.67%)、血链球菌14例(18.67%)、咽峡炎链球菌群50例(66.67%)。合并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6例(8.00%),诱发中毒性休克综合征2例(2.67%)。药敏结果显示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5.33%(49/75)、68.00%(51/75)、16.00%(12/75),对头孢曲松(6.67%,5/75)、头孢噻肟(4.00%,3/75)耐药率低。结论草绿色链球菌群作为常见的感染菌群,在老年人群中易发生机会感染。临床症状以发热常见,致病菌可累及多个系统,严重时可诱发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任玥孙占国钱震雯徐西为山凤莲蒋胜华
关键词:草绿色链球菌老年人疾病特征
白血病患儿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草绿色链球菌脓毒症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儿童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草绿色链球菌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11例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1例患儿共发生136例次脓毒症,检测到138株菌株,其中25株为草绿色链球菌。25例次草绿色链球菌脓毒症中,男12例次、女13例次,脓毒症发生时中位年龄98(66~138)月,距末次化疗结束中位时间9(6~10)d,中性粒细胞缺乏已持续中位时间5(4~6)d,脓毒症发生时中性粒细胞中位值0.01(0~0.01)×10^(9)/L。25例次均有发热,热峰(39.3±0.7)℃,中位发热持续时间1.5(1.0~2.8)d;11例次存在口腔感染,7例次合并上呼吸道感染,3例次继发肺部感染,1例次合并胃肠炎,1例次合并感染中毒性脑病;5例次除发热外无其他感染症状。将138株菌株分为草绿色链球菌组(25株)、非草绿色链球菌革兰阳性菌组(14株)及革兰阴性菌组(99株)3组,三组间年龄、急性髓系白血病所占比例、热峰、口腔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草绿色链球菌组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口腔感染比例较高。草绿色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氯霉素100%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及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草绿色链球菌是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脓毒症的常见病原体,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口腔感染是感染该菌高危因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可作为粒细胞缺乏发热合并口腔感染患儿的经验用药。
万媛媛吴珺张乐萍
关键词:草绿色链球菌白血病脓毒症中性粒细胞缺乏儿童
草绿色链球菌脓毒症合并肝脓肿及肝静脉血栓1例报告
2021年
脓毒症合并迁徙性病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草绿色链球菌引起者罕见,现报道1例因肝脓肿就诊的草绿色链球菌脓毒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乏力10 d,加重伴发热3 d”于2019年2月3日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周身不适,未诊治。
冯丽娜王尧马博黄剑洁张晓雪温晓玉牛俊奇金清龙
关键词:肝脓肿草绿色链球菌脓毒症静脉血栓形成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及草绿色链球菌耐药率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患者威胁较大,多由各种病原菌引起,其中草绿色链球菌是常见的一种,而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及分析相关病原菌耐药率有利于患者的高效治疗。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及草绿色链球菌耐药率。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蕲春县李时珍医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计算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对患者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同时检测草绿色链球菌对常用的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125例患者中有105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0%,使用种类有23种,共使用195例次,其中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96例次(49.2%)、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92例次(47.2%)、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7例次(3.6%)。使用频度前7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815.3)、呱拉西林/他唑巴坦(740.9)、左氧氟沙星(656.8)、头孢替安(163.1)、头孢呋辛(136.9)、氨曲南(126.8)、复方新诺明(110.9)。共筛出2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84株(78.0%),革兰阴性菌42株(17.8%),真菌10株(4.2%)。共分离出42株草绿色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总耐药率前5位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54.8%)、头孢曲松(52.4%)、复方新诺明(45.2%)、头孢替坦(21.4%)、环丙沙星(21.4%),但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不耐药。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主要为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和限制级抗菌药物,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使用频度最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草绿色链球菌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曲松,但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不耐药。
朱明董志强张沫朱国平
关键词: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特征,为此类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2年3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及不同细菌亚群感染组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纳入病例101例,男女比为1.9:1,平均年龄(40.4±16.0)岁,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43例,42.6%)、非风湿性瓣膜病(11例,10.9%)、风湿性心脏病(8例,7.9%)等,89例(88.1%)有瓣膜赘生物。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脏杂音(83例,82.2%)、发热(78例,77.2%)和心悸气促(42例,41.6%)。常见并发症为继发感染(41例,40.6%)、栓塞(23例,22.8%)和出血(5例,5.0%)。血培养分离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0%,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4.0%和2.0%。患者住院平均天数(23.1±14.0)d,住院病死率15.8%。手术组住院病死率低于非手术组(3.5%vs.31.8%,P=0.001)。不同草绿色链球菌群亚群感染组的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以继发感染和栓塞为主,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性高,手术可改善患者结局。
杨敏谢开燕王远芳戴仲秋邓劲何超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病死率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肝脓肿致急性肾衰竭1例报告被引量:3
2019年
草绿色链球菌又称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及人和动物的口咽腔、上呼吸道、肠道,是临床上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1]。草绿色链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致病力较低,较少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以大肠杆菌感染为主,糖尿病患者的胆源性肝脓肿则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草绿色链球菌感染较少见[2-3]。本院收治草绿色链球菌引起肝脓肿导致急性肾衰竭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张树泽俞泽元任彦先王科深杨含腾焦作义
关键词:肝脓肿病例报告
20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草绿色链球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草绿色链球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0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培养法分离草绿色链球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取分离的不同种草绿色链球菌分别与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观察后者的生长情况。结果共分离出300株草绿色链球菌,以咽峡炎链球菌和星座链球菌居多,分别占42.7%和28.3%,缓症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分别占14.3%和14.7%。纸片法测定分离株草绿色链球菌对7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7%、62.3%和61.3%;对氯霉素、青霉素G、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7%、2.7%和2.3%;对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利奈唑胺均不耐药。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咽峡炎链球菌和缓症链球菌分别为15.6%和27.3%,星座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分别为4.7%和6.8%。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混合培养后数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的草绿色链球菌有4种,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较高,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差异较大,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马维秀崔金霞范忠敏马媛李玉红
关键词:草绿色链球菌社区获得性肺炎耐药性
多重耐药草绿色链球菌脑膜炎合并菌血症抗感染用药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草绿色链球菌脑膜炎合并菌血症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重耐药草绿色链球菌脑膜炎合并菌血症的抗感染治疗,探讨细菌耐药机制,总结治疗方案。结果对于多重耐药草绿色链球菌脑膜炎合并菌血症,尽早获得脑脊液培养和血液培养结果,并结合脑脊液涂片、常规、生化是诊断草绿色链球菌脑膜炎的金标准。根据药敏试验及时开始针对病原菌的治疗很关键。结论多重耐药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发病率虽低,也不可忽视,如合并菌血症可能与血行播散有关。获得明确病原学依据后推荐使用以万古霉素为基础的联用治疗方案。
刘丽英雷宏
关键词:多重耐药用药分析

相关作者

章锦才
作品数:380被引量:1,57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 牙周病 基因多态性 血链球菌
刘辉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草绿色链球菌 慢性细菌性 磷霉素氨丁三醇 氨丁三醇 粪链球菌
张琪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草绿色链球菌 慢性细菌性 磷霉素氨丁三醇 氨丁三醇 粪链球菌
刘少娟
作品数:12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分析 病原菌分布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病原菌
王园园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草绿色链球菌 慢性细菌性 磷霉素氨丁三醇 氨丁三醇 粪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