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篇“ 茶棍蓟马“的相关文章
蓟马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被引量:2
2024年
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是我国树上的主要吸汁类害虫之一,其成虫和若虫均可为害树,导致叶片卷曲、脆硬、焦枯甚至脱落,严重影响树的自身生长和叶的品质口感。本文介绍了蓟马的形态与危害特征、个体发育和生活史、聚集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鉴定方法、地理分布、遗传分化特点,总结了其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需加快推进其嗅觉感受机制等基础研究,开发监测预警、大规模诱杀和病原菌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蓟马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张凤阁蔡晓明罗宗秀罗宗秀李兆群边磊周利李兆群修春丽
关键词:茶棍蓟马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
一种蓟马引诱剂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蓟马引诱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蓟马引诱剂,引诱剂由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组成。蓟马聚集信息素主要活性物质为乙酸月桂酯;植物挥发物为γ‑松油烯、大茴香醛、法尼烯、苯甲酸甲酯...
修春丽蔡晓明张凤阁边磊罗宗秀李兆群付楠霞陈宗懋
树品种对蓟马的组成抗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品种对蓟马的组成抗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与应用。该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定树品种的鲜叶挥发性成分(苯乙醇、十二烷);S2测定树品种的物理抗性指标(叶长、芽头茸毛密度、色差L*、a*、b*);...
孙威江孙悦陈李林金珊黄艳刘梦月
一种减少蓟马防治药剂虫螨腈施用量的增效剂及施用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一种减少蓟马防治药剂虫螨腈施用量的增效剂及施用方法和应用,增效剂包括聚集信息素溶液和助剂稀释液,聚集信息素溶液主要活性成分为乙酸月桂酯和乙酸十四酯,助剂稀释液主要活性成分为2,4,7,9‑四甲基‑5‑癸炔‑4,...
修春丽蔡晓明许正伟边磊罗宗秀李兆群付楠霞陈宗懋
东亚小花蝽对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被引量:7
2023年
为明确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的捕食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于室内系统研究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和成虫对蓟马雌成虫的捕食行为、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自身干扰反应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效应。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取食单头蓟马雌成虫的时间随着自身发育阶段的增大而变短,成虫取食时间最短,为7.40 min。在一定的猎物密度范围内,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与成虫对蓟马的捕食作用均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与雌成虫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对蓟马雌成虫的瞬时攻击率、捕食能力和日最大捕食量均最高,分别为0.459、124.05和250.00头。东亚小花蝽对蓟马的捕食量与猎物密度呈正相关,但搜寻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且东亚小花蝽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最高。东亚小花蝽对蓟马的捕食作用同时受自身密度的影响,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大其平均捕食率降低。东亚小花蝽成虫的捕食作用率随着自身密度和猎物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表明东亚小花蝽对蓟马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潜能。
张凤阁蔡晓明修春丽王国昌陈宗懋
关键词:东亚小花蝽茶棍蓟马捕食功能反应
7种生物源杀虫剂对蓟马成虫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被引量:4
2023年
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Thysanoptera:Thripidae)]是园重要的区域暴发性害虫,然而田间防控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严重影响叶质量和安全。为筛选适宜有机园防治蓟马使用的药剂,本文评价了7种生物源杀虫剂对蓟马成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生测结果表明,7种生物源杀虫剂对蓟马成虫的毒杀活性最高的为6%鱼藤酮微乳剂(2.450 mg/L),其次为10%多杀霉素悬浮剂(3.394 mg/L)、0.6%苦参碱水剂(7.606 mg/L)、0.5%藜芦碱可溶液剂(11.539 mg/L)、0.3%印楝素乳油(15.215 mg/L)、5%天然除虫菊素水剂(25.121 mg/L),而30%皂素水剂(518.758 mg/L)对其毒杀活性较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理想的是10%多杀霉素悬浮剂,其750倍液药后1~7 d防效均高于96%;其次是0.5%藜芦碱可溶液剂、6%鱼藤酮微乳剂和0.6%苦参碱水剂,其最高防效均高于90%。综上,10%多杀霉素悬浮剂、0.6%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6%鱼藤酮微乳剂对园中蓟马成虫有较好的防治潜力。
黄禹禹张凤阁黄安王新茹蔡晓明修春丽陈宗懋
关键词:茶棍蓟马生物源杀虫剂室内毒力田间防治效果
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包括啶虫脒和螺虫乙酯,啶虫脒与螺虫乙酯的质量比为1~5:1~6,用于防治蓟马。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防治效果好、速效快、持久性长,能减少劳动力,降低成本,并解...
吴小毛韩磊李姣红张雪飞郑韩定宏于嘉兴尹杰陈立杰
一种蓟马的生物防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蓟马的生物防治方法,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含有昆虫病原线虫的溶液喷施于园土壤中对蓟马进行生物防治的步骤;其中,所述昆虫病原线虫包括Steinernemafeltiae SN或S....
金林红赵国玉覃佳勇曾庆会周霞
树对蓟马小绿叶蝉抗性与叶片结构的关系被引量:3
2022年
为明确影响树品种抗虫性的叶片关键结构性状,快速鉴定树抗性品种,以12个不同抗性树品种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叶片物理结构进行测量,结合相关系数分析12个叶片解剖结构性状和13个叶片微形态结构性状与树对蓟马小绿叶蝉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抗蓟马树品种叶片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茸毛密度显著大于高感品种,气孔开放率显著小于高感品种;高感小绿叶蝉树品种福鼎大白叶片中草酸钙晶体数最少。相关性分析显示,气孔密度、叶片茸毛密度、草酸钙晶体密度、叶表蜡质纹饰形状与蓟马虫量比值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开度、气孔开放率与蓟马虫量比值呈显著正相关,内气孔宽与蓟马虫量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栅栏组织密度与小绿叶蝉虫量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无显著相关性。综合来看,树叶片结构与树对蓟马的抗性关联强于树对小绿叶蝉的抗性关联,叶片多个物理性状与树对蓟马抗性显著相关,气孔和茸毛是决定树品种抗蓟马与否的关键。
孟泽洪杨春李帅陈正武周玉锋
关键词:茶树抗性茶棍蓟马茶小绿叶蝉
十二个树品种对蓟马小绿叶蝉抗性表现及抗性成分初步鉴定被引量:2
2022年
为明确贵州主栽树品种对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抗性表现及相关抗性生化因子,利用为期1年的田间调查明确12个树品种抗性表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树中的咖啡碱、氨基酸组分、儿素组分等27种生化成分,用相关性分析判断生化含量与品种抗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树品种中,乌牛早、金观音和中108为蓟马高感品种,苔选0310和黔辐4号为蓟马高抗品种;福鼎大白小绿叶蝉高感品种,黔湄601为小绿叶蝉高抗品种。咖啡碱含量与蓟马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大部分氨基酸含量与蓟马小绿叶蝉发生量呈正相关,其中精氨酸含量与小绿叶蝉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除表没食子儿素外的5个儿素单体含量与蓟马小绿叶蝉发生量呈负相关,其中儿素含量与小绿叶蝉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
杨春孟泽洪李帅梁思慧乔大河陈正武
关键词:茶棍蓟马茶小绿叶蝉茶树抗性

相关作者

蔡晓明
作品数:163被引量:70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研究主题:诱芯 茶树 茶尺蠖 性信息素 茶小绿叶蝉
陈宗懋
作品数:453被引量:2,946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研究主题:茶叶 茶树 农药残留 茶园 假眼小绿叶蝉
周玉锋
作品数:55被引量:224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炭疽病 茶园 茶轮斑病 茶棍蓟马
边磊
作品数:163被引量:44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研究主题:诱捕 性信息素 诱芯 茶园 茶小绿叶蝉
罗宗秀
作品数:147被引量:47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研究主题:性信息素 诱捕 茶园 诱芯 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