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9篇“ 苦黄注射液“的相关文章
- 苦黄注射液被引量:3
- 1993年
- 本品系由我国地道中药材苦参、大黄等经提炼而制备的复方中药注射液,为橙红色至棕红色澄明液体,供静脉滴注使用。本品适用于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退黄。它由江苏省国营常熟制药厂和省人民医院共同协作开发。于1992年11月通过卫生部新药评审,试生产文号为(93)卫药试字 Z—01号。该药为卫生部批准生产并列入部颁标准中的第一个复方中药注射液,由国营常熟制药厂独家生产,保护期六年。
- 李永康
- 关键词:苦黄注射液药理学毒理学
- 苦黄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 分析苦黄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均分为参照、研究组,均予以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研究组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并就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评分及肝功能进行观察对比。并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探讨了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7.50%)高于参照组(8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研究组发生率(7.50%)略低于参照组(12.50%),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表现研究组总评分(4.60±2.12分)低于参照组(8.49±3.28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功能TBIL、DBIL、ALT、AST及γ-GT水平研究组(18.13±4.21μmol/L、18.34±4.14μmol/L、152.71±16.48U/L、140.68±12.51U/L、110.91±42.57U/L)低于参照组(24.62±4.23μmol/L、24.28±4.65μmol/L、171.84±20.59U/L、161.44±17.07U/L、134.62±51.04U/L),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40.32±2.84g/L)与参照组(39.95±2.86g/L),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OR:5.488,95%CI:1.432-21.027,P=0.013)、病程>1年(OR:3.682,95%CI:1.168-11.611,P=0.026)、治疗前ALT>540U/L(OR:4.199,95%CI:1.369-12.879,P=0.012)和治疗方案(OR:4.123,95%CI:1.273-13.348,P=0.018)是影响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苦黄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可助患者改善肝功能,并加快症状表现消失速度,值得被进一步推广运用。
- 贺强兴赵崇蔡正阳
- 关键词:苦黄注射液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症状评分肝功能
- 苦黄注射液序贯苦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一项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药物性肝损伤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的第3大肝脏疾病,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是阻断疾病进展、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苦黄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肝炎,尤其是伴有黄疸的患者,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确切。但是,尚缺乏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保肝退黄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目的评价苦黄注射液序贯苦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对照、非劣效性试验设计,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93例,采用单中心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保肝治疗4周的基础上,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苦黄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2周,再改用苦黄颗粒/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治疗2周、治疗4周的退黄有效率、主要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及其复常率。结果治疗期间共脱落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例,对照组1例。两组治疗2、4周后退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时ALT、AST、ALP、GGT、TBIL、TB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时ALT、AST、ALP、GGT、TBIL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序贯苦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非劣效于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序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 张家腾孔明陈煜陈煜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苦黄注射液苦黄颗粒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 恩替卡韦联合苦黄注射液及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的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苦黄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方案对慢性肝炎治疗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滨海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7例慢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给予西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n=4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和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P=0.033)。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黄注射液及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肝脏功能。
- 孙慧霞
- 关键词:苦黄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慢性肝炎肝功能
- 茵陈五苓散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性肝炎黄疸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茵陈五苓散联合苦黄注射液在急性肝炎黄疸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目的选取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122例急性肝炎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行茵陈五苓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症状严重程度、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腹胀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6%)高于对照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8,P<0.05)。结论在急性肝炎黄疸的治疗中,茵陈五苓散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
- 秦耀辉张晓艳
- 关键词:茵陈五苓散苦黄注射液急性肝炎黄疸
- 苦黄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谷胱甘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苦黄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谷胱甘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V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于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VH患者99例,采用红蓝球法分为中成药联合组(50例)和常规西药组(49例)。常规西药组予注射用谷胱甘肽治疗,中成药联合组在常规西药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生化指标[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中成药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常规西药组的81.63%(χ2=5.172,P=0.023);治疗1个月后,2组ALT、AST、TBil、PCⅢ、LN、HA、TB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Alb与CHE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中成药联合组低于或高于常规西药组(P均<0.01);中成药联合组与常规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0%vs.18.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P=0.555)。结论苦黄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谷胱甘肽治疗慢性VH的效果肯定,对患者肝功能与相关指标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杨春燕陶湘炜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苦黄注射液生化指标
- 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O-1、Nrf2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HC)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CHB合并IH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HO-1、Nrf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1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肝脏生化指标水平、瘙痒评分、12项健康调查简表(SF-12)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HO-1、Nrf2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患者的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CHB合并IHC疗效及安全性更佳,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促进胆汁淤积症状缓解及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和HO-1、Nrf2表达有关。
- 李小珍冯丹丹张向超
-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苦黄注射液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炎症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 苦黄注射液预防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应用苦黄注射液预防抗结核药物诱发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作用,以避免不合理的抗痨中断治疗。方法2022年3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2HREZ/4HR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治疗8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血红素加氧酶(HO-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在治疗4周末,试验适应性肝损伤和DILI发生率分别为6.0%和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和8.5%(P<0.05),在治疗8周末,试验组适应性肝损伤和DILI发生率分别为6.0%和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和17.0%(P<0.05);在治疗8周末,试验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28.4±23.4)U/L、(30.8±18.7)U/L和(12.9±7.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1±33.1)U/L、(52.5±37.7)U/L和(20.1±10.9)μmol/L,P<0.05】;试验组血清HO-1和SOD水平分别为(200.3±14.0)U/L和(418.0±18.7)U/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8.8±21.4)U/L和(318.0±15.1)U/L,P<0.05】,而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11.4±1.9)ng/L和(9.3±1.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5±4.0)ng/L和(14.5±3.0)ng/L,P<0.05】。结论在抗痨开始时应用苦黄能够显著降低DILI的发生,尽可能地维持标准化抗结核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 任浩刘力伟施维刘波吴于青吕芹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肺结核抗结核药物
- 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被引量:1
- 2023年
- 苦黄注射液是由苦参、大黄、茵陈、春柴胡、大青叶组成的中药注射液,源于《伤寒论》中治疗湿热黄疸的名方“茵陈蒿汤”,经现代中医肝病学家邹良材教授结合现代临床经验及药学研究研制所得,具有清热利湿、疏肝退黄的功效。苦黄注射液是国家级二类新药,也是原国家卫生部批准生产并列入部颁标准的第一个复方中药注射液。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方邦江吴彩军吕传柱
- 关键词:茵陈蒿汤二类新药中药注射液消化系统疾病苦黄注射液春柴胡
- 苦黄注射液用于病毒性肝炎的网状Meta分析及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价苦黄注射液用于病毒性肝炎湿热内蕴证的有效性、经济性。方法:数据库检索苦黄注射液与舒肝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估两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最小成本法评价两者的经济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22篇。网状Meta分析结果发现,苦黄注射液与舒肝宁注射液的疗效基本一致。最小成本法结果表明,苦黄注射液的日用药费用(42.52元)低于舒肝宁注射液(323.80元)。结论:苦黄注射液用于病毒性肝炎湿热内蕴证的疗效与舒肝宁注射液基本一致,而成本低于舒肝宁注射液,具有经济学优势。
- 周瑞月陈旭董兰东
- 关键词:苦黄注射液病毒性肝炎药物经济学评价
相关作者
- 宗水珍

- 作品数:35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苦黄注射液 铅 单扫描示波极谱法 锌 基体改进剂
- 张海防

- 作品数:19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 研究主题:包装材料 苦黄注射液 气相色谱法 水黄皮 玻璃瓶
- 吴永江

- 作品数:193被引量:1,343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中药 原花青素 在线检测
- 刘海肃

- 作品数:27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无锡市传染病医院
- 研究主题:病毒性肝炎 疗效观察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
- 汪学英

- 作品数:65被引量:4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镉 铅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金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