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篇“ 苦木注射液“的相关文章
苦木注射液肌内注射缓解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伴咽喉部症状的临床观察
2025年
评估苦木注射液肌内注射缓解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伴咽喉部症状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4年1月~7月基层医疗单位收治的224例伴有咽喉部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口服头孢地尼胶囊)与实验组(口服头孢地尼胶囊+肌内注射苦木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患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8.57%,咽部充血消失时间(2.56±0.96)d、咽喉部红肿消失时间(2.64±0.95)d、咽喉部疱疹消失时间(2.58±1.08)d、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2.30±0.80)d均短于对照组(3.64±1.21)d、(3.98±1.22)d、(3.57±1.05)d、(4.02±1.21)d、(3.84±0.95)d,且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苦木注射液肌内注射缓解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伴咽喉部症状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杨志强刘家飞李少杰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咽喉部症状苦木注射液肌内注射临床疗效
苦木注射液成分抑制SARS-CoV-2的研究
2021年
本文从苦木注射液中寻找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化合物组分,为抗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寻找抗SARS-CoV-2的相关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和结合自由能计算,预测苦木注射液的主要化合物分子与7个冠状病毒靶点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研究的28个苦木注射液组分中,有5个可能具有抗新冠病毒作用。苦木注射液可能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其中的5个组分有希望被进一步开发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
赵广健翟德设于日磊李以诺李俪徐锡明初燕燕
关键词:苦木注射液分子对接抗病毒药物
苦木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苦木注射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0册收载的品种(WS3-B-3887-98),为苦木干燥枝或茎经加工提取制得的单方中药注射液。由于苦木注射液生产工艺复杂,因此其化学成分与苦木药材有明显...
徐芮
关键词:苦木注射液药效物质抗炎活性
高效相色谱法测定苦木注射液中7种生物碱含量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建立高效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苦木注射液中1-甲酸-6-羟基-β-咔巴啉、1-甲酸-β-咔巴啉、1-丙酸基-β-咔巴啉、3-甲基-铁屎米-5,6-二酮、3-甲基-4-甲氧基-铁屎米-5,6-二酮、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酮、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共7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30 mmol·L^(-1)乙酸铵(冰醋酸调pH值4.5)溶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7种生物碱浓度分别在1.00~30.00,5.10~153.00,0.76~22.80,0.38~11.40,0.24~7.20,0.40~12.00,0.10~3.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3%;在室温条件下48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99.22%~101.65%,RSD 0.82%~2.2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该品种的质量评价。
赖正权艾伟鹏廖慧君廖祝元丘金燕蔡雨峰杨婷婷黄裕茵廖醒环苏子仁
关键词:苦木注射液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木注射液对阿奇霉素在肺炎模型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
2021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苦木注射液(KM)对阿奇霉素(AZM)在肺炎模型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将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ZM和/或KM,剂量均为75 mg/mL,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LC-MS/MS法测定末次给药24 h后大鼠血浆和组织中AZM浓度,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AZM组织分布差异。结果显示,建立的LC-MS/MS方法经考察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适用于AZM浓度测定。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浆、脾、肺和肾组织中AZM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心和肝中的AZM浓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KM对AZM在大鼠心和肝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通过KM促进AZM在体内代谢而降低其组织蓄积,有利于避免产生肝损伤。
孙发鑫许晓蒙冯莹莹郭文娜袁梦李志勇许卉
关键词:阿奇霉素苦木注射液LC-MS/MS
包装盒(苦木注射液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苦木注射液)。;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包装盒(苦木注射液)。;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请求保护的外...
汤金华李玲
苦木注射液联用影响阿奇霉素细菌耐药的体外研究
2020年
本实验旨在研究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临床常见耐药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体外抑菌实验采用96孔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痢疾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部分抑菌指数(FIC);采用体外药物浓度递增法对联合用药后具协同作用的标准菌株进行诱导耐药,测定两药联合后对高度耐药菌株的MIC及FIC值.结果表明,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痢疾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具协同抑菌作用,对系列阿奇霉素高度耐药菌均具协同抑菌作用.综上,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临床常见耐药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张杰孙发鑫郭文娜许晓蒙杨昕许卉
关键词:苦木注射液阿奇霉素
改进中国药典方法测定苦木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的含量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建立苦木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含量测定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采用硫氰酸钴铵比色法,制备标准曲线溶、供试品溶,分别在623 nm下测定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聚山梨酯80在0.4~1.2 mg·mL^-1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各浓度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2%~105%,RSD为0.9%。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准确,可用于苦木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的含量测定。
邓双炳徐滢刘明颖廖小菁吕武清刘地发
关键词:苦木注射液聚山梨酯80
阿奇霉素-苦木注射液联用对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实验研究阿奇霉素与苦木注射液体外联合用药对前炎症因子NO、TNF-α抑制作用的影响.采用脂多糖(LPS)体外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刺激细胞释放TNF-α、NO前炎性因子.采用MTT法评价细胞毒性;Griess法检测培养上清中NO含量;ELISA试剂盒法检测TNF-α含量;金正均法计算Q值进行药效联用评价.结果表明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在10~200μg/mL浓度范围内可明显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的炎性因子TNF-α、NO,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炎症因子NO具相加抑制作用,对炎症因子TNF-α具协同抑制作用.
张杰李乔郭文娜许晓蒙孙发鑫许卉
关键词:阿奇霉素苦木注射液联合用药TNF-Α
高效相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苦木注射液中大分子物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苦木注射液中大分子物质的高效相体积排阻色谱(HPSEC)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TSK G2000SWxl凝胶柱(300 mm×7. 8 mm,5μm);以乙腈-0. 08%三氟乙酸水溶(30∶7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 6 ml·min^(-1);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30℃;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大分子物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相对分子质量在1 638~13 700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对数-保留时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8 7);生长抑素、胸腺肽α1、人胰岛素、核糖核酸酶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 9%,99. 4%,96. 6%,101. 2%,RSD分别为2. 5%,4. 4%,2. 7%,0. 6%(n=6); 20批苦木注射液均未检出大分子物质。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苦木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
刘艳红刘尧奇刘地发邓双炳方礼李志勇
关键词:大分子物质苦木注射液胸腺肽Α1人胰岛素核糖核酸酶A

相关作者

许卉
作品数:141被引量:719H指数:14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丹酚酸A 穿心莲内酯 姜黄素 化学成分 痕量硒
钟金宝
作品数:4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
研究主题:黄芩 急性扁桃体炎 苦木注射液 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小儿
林吉
作品数:72被引量:434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葛根素 通络生骨胶囊 股骨头坏死 巴豆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肖树雄
作品数:128被引量:535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研究主题:化妆品 掺杂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降压 中草药
廖慧君
作品数:8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巴戟天 指纹图谱 苦木注射液 寡糖 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