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0篇“ 芳纶织物“的相关文章
- 一种单层芳纶织物制品及其制作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层芳纶织物制品及其制作工艺,所述单层芳纶织物制品,包括由芳纶纤维纺织制成的芳纶织物,所述芳纶纤维的表面包裹有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的表面包裹有环氧层,所述聚氨酯层与芳纶纤维之间以及环氧层与聚氨酯层之间均通...
- 冯献起杨朋飞张金鑫
- 一种阻燃涂料染色对位芳纶织物及其染色方法
- 本申请公开一种阻燃涂料染色对位芳纶织物及其染色方法,将0.5‑1.5%硅烷偶联剂KH‑560、12‑20%聚磷酸铵、1‑4%荧光涂料色浆以及10‑50%含磷聚丙烯酸酯粘合剂加入到30‑50%的水中,采用磁力搅拌分散10‑...
- 王春梅范婷婷陈何卿缪勤华
- 一种芳纶织物阳离子染料染色载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芳纶染色载体领域,涉及一种芳纶织物阳离子染料染色载体、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染色载体由65‑85wt%的肉桂酸类混合物和15‑35wt%的复配乳化剂混合而成,所述肉桂酸类混合物由肉桂酸、肉桂酸甲酯与肉桂酸...
- 高晓红杨旭礼张雪婷包育闻王梁宇
- 一种以厚度伸长量作为指标的芳纶织物疲劳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厚度伸长量作为指标的芳纶织物疲劳预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疲劳失效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在静载作用下的失效强度σ;S2、开展不同疲劳载荷幅值下的单轴拉伸疲劳试验,得到疲劳应力水平和零...
- 刘刘陆毛须郝自清
- 一种应用于芳纶织物的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芳纶织物的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人体和武器装备的纤维复合材料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应用于芳纶织物的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组份:酚醛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有机硅核壳粒子、固化剂和促进剂...
- 江龙赵一平李东升郑飞王昌永
- 一种应用于芳纶织物的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芳纶织物的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人体和武器装备的纤维复合材料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应用于芳纶织物的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组份:酚醛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有机硅核壳粒子、固化剂和促进剂...
- 江龙赵一平李东升郑飞王昌永
- 一种芳纶织物阳离子染料染色用环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芳纶染色载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芳纶织物阳离子染料染色用环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芳香族酯类混合物;复配乳化剂;溶剂。制备方法包括:S1、将质量分数为70‑85%的芳香族酯类混合物加入到干净的反应容器...
- 高晓红杨旭礼张雪婷包育闻王梁宇
- SiO_(2)/聚乙二醇200/碳纳米管剪切增稠液浸渍芳纶织物及其复合材料防刺性能
- 2024年
- 为优化高性能织物的防刺性能,采用SiO 2和不同长径比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多相剪切增稠液(MSTFs),研究MWCNTs的长径比与添加量对剪切增稠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及MSTFs芳纶复合织物的防刺性能。之后将MSTFs复合织物与碳化硅/聚氨酯(SiC/TPU)涂层织物叠层制备双层防刺复合材料,探究叠层顺序对层合复合材料抗穿刺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长径比较大的碳纳米管对提高剪切增稠液(STF)的增稠效果更优;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剪切增稠效果逐渐增强。实验结果表明:MSTFs(0.4%MWCNTs-A)浸渍芳纶织物的最大穿刺载荷较纯STF浸渍芳纶织物提高154.33%;不同叠层结构中以剪切增稠液浸渍织物为面层、SiC/TPU涂层织物为背层的双层复合织物表现出更优的防刺性能。
- 贾笑娅王蕊宁孙润军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叠层结构芳纶织物
- 艺科融合视角下芳纶织物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融合日益加深,交叉性越来越紧密。文章从设计学和纺织科技学科角度出发,探究了芳纶织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根据芳纶织物的优势特性以及芳纶织物现有的产业化应用,分析了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可应用范围,以期拓宽芳纶织物的应用领域与室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范围,为其他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 刘晓艺任文东郑环达
- 关键词:芳纶织物
- 弹道冲击下石墨烯和聚乙烯改性芳纶织物的钝伤防护性能
- 2024年
- 芳纶凭借其轻质高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防弹领域。为提高单层芳纶织物的抗钝伤能力,采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Polythene,PE)与石墨烯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方法提升芳纶织物的抗钝伤性能。以背衬凹陷为标准,对不同质量配比改性芳纶织物的抗钝伤能力和能量吸收特性进行测试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石墨烯和PE两种改性方法均可提升芳纶织物的抗钝伤能力,其中PE改性方法使得改性织物面密度增加较小但抗钝伤能力显著提升,10%PE的防弹能力和比吸能值较纯芳纶分别提升了18.0%和30.8%;石墨烯改性织物刚性的增加使其低速抗钝伤能力增强,但是过大的纱线间摩擦使其高速防护能力减弱,2%石墨烯粉体为石墨烯改性织物的最佳配比。此外,优化验证得到了2层10%PE和13层的6层正交超高分子量PE无纬布防弹衣组合设计。
- 王哲刘鹏刘鹏陈婧黄广炎
- 关键词:防弹性能
相关作者
- 谭艳君

- 作品数:118被引量:260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染色 PBO纤维 芳纶 活性染料 棉织物
- 傅学成

- 作品数:148被引量:28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研究主题:压缩空气泡沫 泡沫灭火剂 压缩空气泡沫系统 灭火剂 灭火性能
- 夏建军

- 作品数:112被引量:114H指数:8
- 供职机构: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研究主题:压缩空气泡沫 火管 灭火装置 灭火性能 泡沫灭火剂
- 赵力增

- 作品数:89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研究主题:火管 火灾 灭火装置 自动灭火装置 灭火剂
- 孙晋良

- 作品数:156被引量:29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 研究主题:C/C复合材料 聚硅烷 碳 热解碳 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