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6篇“ 花岗岩残积土“的相关文章
- MICP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特性
- 2025年
- 花岗岩残积土具有强吸水性、遇水易崩解特性,为工程建设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加固方法可显著改良土体崩解性能。为了探究MICP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特性,对素土样和不同胶结液浓度的MICP固化土样进行崩解试验,并基于X射线衍射图谱和扫描电镜图像分析MICP固化机理。研究表明:素土样崩解过程分为表面吸水剥落、土体软化、完全解体3个阶段,固化土样可分为强行水侵、裂隙发育、剧烈侵蚀和崩解稳定4个阶段;在MICP作用下,残积土崩解曲线由完全崩解特征转变为不完全崩解;随着碳酸钙含量增加,土体抗崩解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碳酸钙晶体主要分布在土颗粒表面、孔隙以及接触点上,在土体内分别发挥着包裹、填充和胶结作用,是改良残积土崩解特性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土体崩解性能的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 陈欣安然张先伟陈昶袁童
-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矿物分析微观结构
- 一种花岗岩残积土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花岗岩残积土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包括底部隔离层,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土工格室防护区,强度补偿层和路面结构层五个部分,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底部为底部隔离层,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两侧分别为土工格室防护...
- 张勇徐凤银王秋赞徐冠豹曲力刘佳明李祥宋常军
- 不同级配特征花岗岩残积土碾压特性研究
- 2025年
- 依托广东省西北部某互通路段,利用离散元对不同级配特征花岗岩残积土的碾压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设置细观力学参数,如摩擦系数、刚度、粘滞阻尼系数等,模拟了两种不同级配土样,并分析了其在振动压路机作用下的表面累积沉降率,位移,空隙率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表面累积沉降率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通过振动完成后的位移云图可以看出位移随深度衰减,并且浅中部以向下的竖向位移为主导,深部以水平位移为主导。空隙率随碾压遍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在碾压过程中,滚轮沿深度方向传播的压实能存在应力响应滞后的现象。综上所述比较了两种级配土样的指标变化情况,发现在相同施工参数下振动碾压8遍后,含砂低液限黏土相较于粉质砂土的压实效果更好,并且振动碾压后的影响深度也更大。
- 刘清华翟永红夏强陈宾何嘉雄徐平
- 关键词:级配花岗岩残积土碾压数值模拟
- 不同固结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025年
- 为研究不同固结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的三轴不排水剪切特性,对原状花岗岩残积土在等压和K_(0)固结方式下进行不同固结应力范围(10~50 kPa、100~300 kPa)的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其剪切特性。结果表明:固结方式对于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存在影响,等压固结试样孔压值高于K_(0)固结试样,围压小于50 kPa时出现负孔压,随围压的增大孔压逐渐增大,试样破坏形态与孔压所表现出的剪切状态一致;基于莫尔-库伦强度准则进行数据拟合时,高应力下所得土的黏聚力值较大,内摩擦角值较小,K_(0)固结所得黏聚力值较高;广义幂函数能够很好描述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非线性,K_(0)固结试样总应力切线摩擦角高于等压固结试样,低应力时K_(0)固结所得有效应力切线摩擦角值较大;固结方式对于花岗岩残积土的变形特性影响较大,采用等压固结方式易高估其极限应变,影响工程安全。
- 尹松何文源白林杰李玉儒贺雅郑丝月
-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等压固结剪切特性
- 某花岗岩残积土基坑诱发隧道变形成因及控制
- 2025年
- 研究目的:花岗岩残积土遇水软化崩解、失水干缩的特性给深基坑开挖施工带来极大困难。本文以某邻近地铁隧道的花岗岩残积土深基坑工程为例,归纳开挖期间基坑变形、地下水位及隧道的各项监测数据,分析隧道沉降及地下水位降幅异常的原因,并对比不同控制措施对相邻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研究结论:(1)基坑开挖施工诱发紧邻隧道最大累积沉降为44.5mm,应重视其在花岗岩残积土地区施工影响;(2)地下水位降幅过大是导致花岗岩残积土层软化崩解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邻近隧道变形过大的重要原因;(3)基坑于花岗岩残积土地层开挖作业期间,应尽快架设支撑,减少基底暴露时间,控制围护结构变形;(4)通过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及降水完成后,残积土压缩模量仅为开挖前的44.0%,WSS水平注浆加固后压缩模量提高了3.8倍,隧道沉降位移最多恢复了77.1%,水平位移最多恢复了53.6%,补偿加固后隧道出现二次沉降的幅度明显降低;(5)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花岗岩残积土地区邻近隧道开挖基坑工程提供借鉴。
- 刘庭金朱超陈耘杰叶灏睿
-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地铁隧道地下水位注浆加固
- 胶结物对花岗岩残积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
- 2025年
- 胶结物对花岗岩残积土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高岭石粉、蒙脱石粉、伊利石粉、红黏土粉代替花岗岩残积土细粒制作重塑土样,分别开展抗压、抗剪、抗拉及崩解试验,研究不同胶结剂对土体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高岭土处理的土体颗粒团聚体增多,团聚体之间形成了强度较高的骨架结构,但骨架间大量孔隙的存在为水的侵入提供了通道,导致土体的吸水性增强。受益于蒙脱石的遇水膨胀特性,其处理后的土体表面孔隙较少、结构密实,且膨胀体提供了高强度的胶结能力,使土体的各种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伊利石处理土样的各种力学强度都较低,但土体表面看起来比较密实,从土体表面分散的颗粒来看,伊利石粉更多是作为细粒材料填充大颗粒之间的孔隙,而不是作为强度较高的胶结物存在于土体颗粒之间。经过物理击实,由于受到压缩,颗粒之间咬合作用增强;同时,经过长时间的水化反应,胶结物在颗粒表面形成桥状胶结,在物理和化学的共同作用下,土体的力学强度得到大幅提升。胶结物的种类会对力学性能产生极大影响,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特性,如蒙脱石的遇水膨胀特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其对土体的结合作用,土样的抗压、抗剪、抗拉及抗崩解能力受制于胶结物与土样的结合方式。
- 汤连生贺云帆孙银磊许瀚升
- 关键词:胶结物花岗岩残积土微观结构
- 一种花岗岩残积土在役边坡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岗岩残积土在役边坡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涉及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包括:确定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安全评价指标及赋值;获取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样本信息;根据获取的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样本信息,进行边坡安全风险初评和初筛,...
- 张强宋常军魏东吴立坚黄华东卞晓琳肖勇成李鹏刘忠勇刘江鑫汪继平任超韦志铝彭博裴甘鹏韩志杰
- 木质素磺酸钙改良花岗岩残积土路用性能研究
- 2025年
- 为改良花岗岩残积土以满足路堤填筑的需求,综合考虑木质素磺酸钙的特点,设计并开展木质素磺酸钙改良花岗岩残积土试验,综合宏观物理力学试验、室内模型试验以及微细观检测,系统分析了木质素磺酸钙能否满足路堤填筑需求以及改良机制。结果表明:(1)木质素磺酸钙的掺入,有效改良了花岗岩残积土路用性能,木质素磺酸钙掺量在4.00%达到最佳,与改良前相比,液限降低了32.28%、塑限降低了40.06%、最佳含水率降低了18.63%、承载比提升了567.09%,并且改良后均满足填筑规范要求;(2)木质素磺酸钙的掺入,显著提高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力学性能,2.00%~8.00%掺量下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提升了61.12%~126.11%,内摩擦角增加了13.08%~37.74%,黏聚力提升了108.50%~379.86%;(3)木质素磺酸钙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的增强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木质素磺酸钙水解后其本身能够发生质子化反应形成木质素聚合物,能够胶结土体,提升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木质素磺酸钙水解出的钙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形成了典型的碳酸盐胶结物质CaMg(CO_(3))_(2),而碳酸盐胶结强度高于黏土矿物。
- 朱文羲邓华锋李建林熊雨程雷
-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木质素磺酸钙路基填筑
-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与其持水特征曲线确定方法
- 2025年
- 持水特征曲线是研究非饱和土强度、变形及渗流特性的基础,室内直接测量持水特征曲线复杂耗时。为快速准确获取花岗岩残积土的持水特征曲线,开展了不同含水率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共振柱试验,研究了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并分别基于双应力状态变量最大剪切模量预测模型和单应力状态变量最大剪切模量预测模型反演了花岗岩残积土的持水特征曲线。研究表明:含水率对花岗岩残积土小应变剪切模量影响显著,剪切模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基于双应力状态变量最大剪切模量预测模型反演的持水特征曲线与压力板试验获得的结果较为一致,并通过试验数据检验了双应力状态变量最大剪切模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模型的力学机制。利用共振柱试验不仅能够直接研究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还可以通过反演法确定花岗岩残积土的持水特征曲线,为持水特征曲线的获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尚召伟孔令伟鄢俊彪高志傲王斐黎澄生
- 关键词:共振柱试验小应变剪切模量非饱和土反演分析
- 蜡样芽孢杆菌GZ-11-1及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方法
- 蜡样芽孢杆菌GZ‑11‑1及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方法。本申请属于地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GZ‑11‑1,其已于2024年6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
- 毛强呙锴李萌程晓辉张江伟项鹏飞吴冇周全郑武略王剑坤李成王立平孙萌李士杰余昊文陈浩邓诗聪向开锐柳宜涛申余彪
相关作者
- 孔令伟

- 作品数:468被引量:3,911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膨胀土 土样 土体 含气 花岗岩残积土
- 陈秋南

- 作品数:280被引量:1,041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隧道工程 隧道 花岗岩残积土 支护结构 极限承载力
- 胡华

- 作品数:42被引量:134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研究主题:花岗岩残积土 含水率 淤泥质软土 动载作用 损伤度
- 张先伟

- 作品数:135被引量:920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微观结构 软土 残积土 黏土 黏性土
- 阙云

- 作品数:141被引量:3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孔隙 花岗岩残积土 残积土 水泥混凝土路面 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