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3篇“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相关文章
喀什地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调查喀什地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根据其抗结核治疗依从性情况分为依从性差组和依从性好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喀什地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喀什地区11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59例(占53.64%)依从性好,51例(占46.36%)依从性差。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4.007,95%CI:2.107~7.621,P<0.001)、文化程度“初中”(OR=2.159,95%CI:1.392~3.349,P=0.001)、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OR=1.458,95%CI:1.039~2.047,P=0.029)、经济状况较差(OR=3.738,95%CI:1.453~9.614,P=0.006)、吸烟(OR=4.001,95%CI:1.481~10.808,P=0.006)、饮酒(OR=2.201,95%CI:1.133~4.277,P=0.020)、有药物不良反应(OR=5.117,95%CI:2.216~11.816,P<0.001)、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4分(OR=6.123,95%CI:3.238~11.577,P<0.001)是喀什地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喀什地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有待提升,可针对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吸烟、饮酒、药物不良反应、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等影响因素展开个体化干预。
吴超沙拉麦提·阿布力孜
关键词: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康复护理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康复护理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26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的护理依从性、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91.54%,高于对照组的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评分分别为(37.43±5.31)分、(17.61±3.40)分、(54.08±6.02)分,高于对照组的(33.07±5.42)分、(13.34±4.21)分、(47.24±5.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康复护理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同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苏爽付朝红张爱华靳燕彩蒋景利杨萱陈昭云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康复护理护理依从性自我效能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调查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流行学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2736例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7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纳入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组,2664例艾滋病患者纳入单纯艾滋病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现况,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诊断治疗信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预测价值.结果2019-2021年新确诊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发生率为2.63%,各年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9、2020、2021年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感染部位、结核病史、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抗结核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感染途径静脉吸毒、文化程度、CD4+细胞数、体质量指数(BMI)是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风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的准确度较好;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数据,得到艾滋病合并结核病风险模型的诊断概率logit(P)=-0.920+艾滋病感染途径×0.977+文化程度×0.554+CD4+细胞数×1.017-BMI×0.209;按照诊断概率logit(P)绘制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ROC曲线,当logit(P)>0.026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53,提示模型区分度较好.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构建模型可早期筛查高危患者,并进行预防性干预.
沈晓萍张维东汤佳媚姚冠羽董其峰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
71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调查
2024年
目的 分析河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某传染专科医院住院的71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例资料,分析其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河南省71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70.3%(500例)。年龄>60岁(OR=2.609,95%CI:1.375~4.949)、有吸烟史(OR=2.411,95%CI:1.617~3.595)、痰涂片/培养阳性(OR=1.919,95%CI:1.200~3.067)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居住地非农村(OR=0.125,95%CI:0.031~0.500)、HIV感染确诊时长≥6个月(OR=0.532,95%CI:0.336~0.844)、CD4细胞计数>200个/μL(OR=0.191,95%CI:0.095~0.383)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河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比例较高,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有吸烟史、居住在农村、HIV感染确诊时长<6个月、痰涂片/培养阳性、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为其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营养风险发生率。
张爱华许萌杨宇英马丹丹程俊伟张歌任鹏飞江华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营养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对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TB)对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单纯人类免疫缺陷毒(HIV)感染者、单纯TB患者、HIV感染合并TB者各200例分别作为HIV组、TB组、HIV/TB组,分析各组血清CD8^(+)T细胞及CD4^(+)T细胞变化。结果三组CD8^(+)T细胞水平比较呈现HIV组>HIV/TB组>TB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79,P<0.001)。HIV/TB组、HIV组CD8^(+)T细胞水平较正常水平升高(ZHIV/TB=8.343,PHIV/TB<0.001;ZHIV=7.988,PHIV<0.001),而TB组CD8^(+)T细胞较正常水平明显下降(ZTB=8.682,PTB<0.001)。三组CD4^(+)T细胞水平均较正常下降(ZHIV=11.088,PHIV<0.001;ZTB=5.562,PTB<0.001;ZHIV/TB=12.077,PHIV/TB<0.001)。按照CD4^(+)T细胞计数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当CD4^(+)T细胞计数≤100 cells/μL时,三组CD8^(+)T细胞水平比较:HIV组>TB组,HIV组>HIV/TB组,且HIV/TB组CD8^(+)T细胞水平较正常显著下降(Z0-100=1.604,P0-100=0.109);当CD4^(+)T细胞≥101 cells/μL时,CD8^(+)T细胞三组比较:HIV/TB组>TB组,HIV组>TB组;当CD4^(+)T细胞>500 cells/μL,三组CD8^(+)T细胞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三组CD8^(+)T细胞与CD4^(+)T细胞变化趋势的差异分析结果提示,以HIV组为参照,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下降,TB组、HIV/TB组的CD8^(+)T细胞均比HIV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斜率分别为0.344和0.216,P<0.001)。结论随着CD4^(+)T细胞的下降,HIV感染合并TB和TB均可导致CD8^(+)T细胞下降,且TB的CD8^(+)T细胞下降更加显著。
聂静敏杜翔喻园园田黎桑俊孙伟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核病
利福平联合抗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利福平联合抗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治疗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共78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其中对照组采用抗毒药物和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福平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抗结核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计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采用利福平联合抗毒药物治疗具有相对较佳的效果,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安全性高。
吐尔地·卡孜吴超麦麦提图尔洪·阿不都茹苏力阿布都伟力·阿吾提
关键词:利福平抗病毒药物艾滋病结核病
微信平台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1日~2023年4月1日收治的10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认知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微信平台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耻感[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DS、SAS、SI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CD-RISC、WHOQOL-HIV-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可有效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缓解负性情绪,改善心理弹性,降低耻感,提升生存质量。
刘瑞华王蕾陈丽娟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人抗毒治疗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抗毒治疗的副反应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给予抗毒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治疗过...
孔庆冉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抗病毒治疗副反应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疾预防控制科接治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72例,采取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民族、婚姻状况、职业、经济状况等)及可能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如外出、结核病知晓情况等)进行调查,以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不良患者28例,占比为38.89%。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大、经济状况差、有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调查,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服药依从性不良情况,患者年龄大、经济状况差、有药物不良反应是服药依从性不良的危险因素,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管理是临床干预的关键。
陈雪玲王莎莎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服药依从性干预措施年龄
利福布汀联合抗毒药物在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2023年
分析利福布汀+抗毒药物在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中的效果。方法 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院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基础抗毒治疗治疗,观察组再增加利福布汀,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灶吸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CD4+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利福布汀与抗毒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升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利于灶吸收,痰菌转阴,对其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也十分明显,药效也十分安全。
哈力木拉提·阿布都沙拉木王淑娟马合木热·艾则孜邓江玲武兰
关键词:利福布汀抗病毒药物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安全性免疫功能

相关作者

卢洪洲
作品数:904被引量:3,62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患者 抗病毒治疗
黄绍标
作品数:129被引量:5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邓爱花
作品数:41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卢祥婵
作品数:113被引量:341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病 结核 肺结核
刘刚
作品数:60被引量:465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结核病 静脉吸毒人群 密切接触者 静脉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