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4篇“ 艺术自律“的相关文章
- “形式”与“经验”的三重面相——迈耶·夏皮罗的艺术自律观
- 2024年
- 艺术自律观是现代性进程中的重要产物,历经多个世纪的理论演进而获致其现代形态。现代意义上艺术自律观以“形式”和“经验”作为要核,而这二者在迈耶·夏皮罗的艺术史论中占据显著位置。夏皮罗在专注于艺术之社会维度的同时,也分外尊崇艺术的本体要素,这集中体现在他对现代艺术的考察中,概述起来主要有三:其一,艺术形式和艺术经验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足性和自洽性,其存在并不完全有赖于社会语境的塑形;其二,艺术形式和艺术经验可以凭借其相对独立的身份介入现实语境,并肩负着以批判性的姿态指涉外部世界,尤其是指涉社会生活的使命;其三,艺术形式既受惠于现实经验,又在其具体化的感性建构中实现着对现实经验的超越,并唤起受众对部分现实经验的重审。
- 张紫柔
- 关键词:艺术自律现代艺术
- 从教化到解放:艺术自律论的华夏旅行纪略
- 2024年
- 艺术自律论这一现代信念是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一系列的历史和文化事件以及形而上学的知识学传统等综合作用的产物。“美的艺术”观念是艺术自律论形成的关键机制。中国古典文化中也出现过审美伦理和形式自主意识,但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并不以“审美”为规定性制定艺术本体论,因此也就没有形成自足、自洽和自律性的艺术观念。大一统的社会结构模型阻止了社会实践场域的结构性分解,“二元对应式类比联想”的汉语思维方式抑制了形而上学的形式本体论,这些因素抑制了艺术自律论的生长。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使得艺术自律论在五四时代蔓延于审美文化场,但是“救亡压倒启蒙”的悲情历史让自律性艺术始终未能取得主流地位。
- 冯黎明
- 关键词:汉语思维大一统
- 巴尔蒂斯的艺术追索与艺术自律下的审美
- 2023年
- 作为20世纪新具象派的大师,巴尔蒂斯在众声喧哗的艺术世界中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绘画道路。出身于文艺世家,他自幼被父母及其文艺界友人宾客所营造的艺术气息所熏陶,虽未正式在传统艺术院校求学,但他孜孜不倦临摹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大师,踵武近代法国古典画家,终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和风格。在艺术自律精神的烛照之下,巴尔蒂斯在自然风景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探赜索隐寻常事物背后的隐秘与嬗变,其作品在艺术界流光溢彩,艺术影响力不断跨界辐射到电影、文学以及摄影领域,在文艺世界里形成了多声部的回响。
- 陈矿
- 关键词:巴尔蒂斯审美艺术自律
- 审美自律与艺术自律——从审美的艺术运用看两者的关系
- 2023年
- “美”与“艺术”在古代虽时有交集,但仍是两条各自发展的路线,恰是近代建立起来的“审美”自觉意识,以“审美”而非“美”作为“美的艺术”的评判方式,方使“美的艺术”门类与“美的艺术”观念得以建立,也正是在“美的艺术”所明确的“审美”与“艺术”的包含关系中,“艺术”以基于自身特性的优势,向“审美”承诺了自律规则的展现条件,亦即证明了“艺术自律”的可能,鉴赏规则下的“审美自律”规定从此成为“艺术自律”的自觉要求,“审美自律”成为“艺术自律”的基础,“审美自律”向“艺术自律”的过渡取得合法性。
- 许婷婷刘旭光
- 关键词:审美艺术自律
- 艺术自律与社会介入:前拉斐尔派绘画中“双重音乐”的悖论被引量:1
- 2023年
- 前拉斐尔派绘画中存在“双重音乐”现象:一方面,艺术家们在画作中频频呈现丰富多样的器乐景观,另一方面,艺术家画作的色彩“渴望达于音乐的状态”。器乐演奏成为前拉斐尔派着重描绘的音乐景观,其背后驱动力是艺术家对艺术自律的美学追求;同时,前拉斐尔派的色彩运用也是对艺术自律的美学表达。然而,前拉斐尔派通过在绘画中融入音乐意象和音乐理念缔造了一种早期唯美主义思想的同时,又悖论性地赋予颜色以深层伦理蕴含和道德观照,甚至其对于色彩和音乐之间相似性的阐发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其艺术自律观念最终超越了自身局限,成为一种真正地参与到社会改造工程中的革命性力量。
- 易霞
- 关键词:艺术自律
- 论艺术自律与于坚诗歌的先锋性
- 2023年
- 艺术自律是审美现代性的基本原理,它强调艺术在社会系统中的独立性、自足性与非功利性,是艺术自觉的表现。于坚的诗歌理论中有着鲜明的艺术自律思想,这为其诗歌的先锋性奠定了思想基础。于坚诗歌的先锋性主要体现在反叛性、实验性以及自反性三个方面。于坚的先锋诗歌极大地激发了汉语的活力,作为范式,它们已经对当代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黄迈禹志云骆锦芳
- 关键词:艺术自律先锋诗歌审美现代性
- “艺术自律”何以可能:“艺术自律”作为范畴、命题与观念
- 2022年
- 艺术自律是美学与艺术领域的经典话题,目前学界对其认知较含混,不能笼统地认为“艺术自律”是一个命题、范畴或观念,应将其限定在具体的范围内。把“艺术自律”整体上当作一个范畴,则要从整体上把握它的内涵与外延及其表现,从艺术的观念史中抓住“艺术”与“自律”凝结起来的节点,以此把握“艺术自律”这一范畴的变化;把“艺术自律”当作一种命题,则要循着美学学科、审美鉴赏与审美现代性的发展脉络,提炼出“艺术自律”作为美学命题时的发展理路及其自身复杂多变的特征;把“艺术自律”当作一种观念是在现代与后现代的时间中的一种主流声音,是形式观念与审美人生的两大主题的交相辉映,二者也构成了艺术自律观念的两大主题。揭示“艺术自律”从范畴到命题再到观念的内在逻辑,对“艺术自律”的研究而言是一种完善。
- 王雪柔李伟
- 关键词:艺术自律命题
- 艺术家为何疯狂?--关于艺术自律论的学术对话
- 2022年
- 导语塞尔维亚艺术家格拉迪米尔·斯穆贾、伊万娜·斯穆贾父女编写了一套很特别的西方艺术史,叫做《疯狂艺术史》[1],这部书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艺术家们的“疯狂”故事。对于学界的思想者来说,艺术家的疯狂当然好玩,但是更有意思的是,艺术家们的疯狂乃是近代以来的“艺术自律论”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表征,其中潜藏着深刻的思想意蕴和历史内涵。这些故事把所谓“艺术是一种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事物”的普遍观念演绎得淋漓尽致,大大地强化了人们关于艺术自律性的信念。最近十余年以来,冯黎明先生对“艺术自律”问题作出了大量的研究。
- 冯黎明姚思宇
- 关键词:艺术自律性自律论西方艺术史学术对话思想意蕴历史内涵
- “艺术自律”的观念与实践:20世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研究
- 在西方艺术史中,“艺术自律”观念的近源可以追溯到欧洲启蒙运动。18世纪时,康德提出审美判断应走向主体化和形式化,其说迥异于西方传统语境中审美依附于艺术以外之物的他律观。19世纪末到20世纪,“艺术自律”性发展为现代主义绘...
- 刘学彬
- 关键词:艺术自律抽象表现主义审美乌托邦
- 艺术自律与先锋艺术被引量:2
- 2021年
- 先锋艺术是审美现代性的典范形态,而审美现代性则源自于启蒙构建的艺术自律论,因此先锋艺术承续了艺术自律论的文化逻辑。关于先锋艺术的“先锋性”问题,从罗杰·弗莱到彼得·比格尔的西方学界提出过许多理论阐释。“先锋性”主要表现为对抗生活世界一般习性的“逃逸美学”和“叛逆美学”。文艺复兴以后,“自我”的主体化、浪漫主义的“独创性”诉求和进步主义的“新之迷信”给“先锋性”提供了历史资源,而艺术自律论则为“先锋性”奠定了思想基石。先锋艺术经历了三次浪潮,即形式游戏、自反性和身体美学。从先锋艺术潮流中我们可以见出,日常生活在向自律性艺术反攻,先锋艺术则凭借“美学人”的权力声诉竭力捍卫艺术的自律性。波普艺术并未终结先锋艺术,但是却显露了自律性艺术体制的危机。
- 冯黎明
- 关键词:先锋艺术先锋性艺术自律
相关作者
- 韩清玉

- 作品数:60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艺术自律 马克思主义 艺术批评 美学 宗白华
- 冯黎明

- 作品数:71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研究 艺术自律 知识学 文学 审美现代性
- 王熙恩

- 作品数:20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自律 唯美主义 启蒙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对象化
- 常培杰

- 作品数:47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阿多诺 本雅明 美学理论 艺术自律 艺术体制
- 郑怀远

-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自律 现代性语境 现代性视域 文化特征 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