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4篇“ 艺术终结论“的相关文章
艺术终结
黑格尔、阿瑟·C.丹托等人提出的“艺术终结”、J.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是当代艺术研究、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中的前沿学术话题。本书选编了十余篇文,对“艺术终结”与“文学终结”的内涵予以条分缕析的述...
党圣元
关键词:艺术理论
艺术本质追问下的“艺术终结”再思考被引量:1
2024年
黑格尔美学思想重要命题之一的“艺术终结”诞生于19世纪初,引发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讨且存在颇多争议。将“终结”一词置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进行分析,可知黑格尔并没有否定艺术的价值,“艺术终结”也并非意味着艺术的消亡或被取代,而是指艺术功能和地位的变化。艺术作为人类沟通心灵、交流情感的载体,其本质在于人类情感的创造性表达,具备无限开放的意义生成和永无止境的发展空间。“艺术终结”诞生以降的艺术实践证明,艺术伴随人类的精神需求而变化演进,不断涌现的多元化新兴艺术形式实现着对艺术本身规定性的解构,其所引发的每一次对艺术本质的追问都为探索艺术与真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
白昳晗
关键词:黑格尔艺术终结论艺术本质自由艺术
如何看待西方艺术终结和中国艺术的必然发展
2024年
中国艺术讲究内在美有西方学者断定:西方的艺术终结了。西方艺术力主形式美,形式是有限的,孙悟空七十二变,然后也就不能变了。所以强调要形式美,形式变完了,也就要终结了。中国艺术讲究内在美,内在是无限的、永久的。元代赵孟頫说:“盖结字因时相传(形式),用笔千古不易。”南朝梁书家庾肩吾说:“隶既发源秦史,草乃激流齐相,跨七代而弥坚,将千载而无革。”“千古”“千载”都是永久的意思,而且千载之后,形式也不必变革。但内在要有变化。
陈传席
关键词:结字庾肩吾艺术终结论
算法时代的艺术图式及其审美危机——兼及“艺术终结”的算法回响被引量:1
2024年
作为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算法对艺术场域的介入是这一技术形态进驻人类社会的深层表征。就文本生产而言,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生成”不仅证实了艺术场域算法实践的加速迭代,其愈发抵近人类艺术的文本形态也佐证了基于算法的情感建模乃至艺术创造力的实现或为可能。就艺术传播与接受而言,算法推荐的量身定制营造了艺术接受的“趣味化”导向,推动了基于同一审美旨趣的虚拟社群的构建,在改写艺术价值评判规则的同时也重构了艺术场域的权力布局。艺术场域的算法介入改变了人类艺术实践的关系图谱,其衍生的审美危机使得“艺术终结”的算法重启可能更具现实立场。
张伟
关键词:艺术生产艺术终结
艺术终结”的发展研究
2024年
艺术终结是20世纪时常被提到的一个容易被误读的概念。艺术是否真的终结,艺术终结是否意味着艺术品和艺术行为的消失?本文通过对黑格尔与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的研究,对这一概念进行溯源解读、发展梳理,分析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形成原因,及对当代先锋艺术艺术的影响与反思,以期更深入地认识艺术发展的理逻辑。
李孟伦
关键词:艺术品艺术理论当代艺术
阿瑟·丹托“艺术终结”视角下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024年
艺术终结”是美国学者阿瑟·丹托提出的艺术观念。在艺术终结之后,二十世纪这个时代背景下,艺术获得了极大自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艺术样式频频出现。在“艺术终结”的视角下,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逐渐消融,艺术自由并非虚无缥缈,通过一系列艺术作品及艺术观念,认识到艺术自由终归于生活。
杜政鸿
关键词:艺术终结丹托
阿瑟·丹托艺术终结研究
刘治涛
从黑方块到白方块: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进化思想与艺术终结
2023年
在纯抽象艺术奠基之作《黑方块》诞生后,马列维奇试图继续巩固和发展至上主义的内涵,以“形式归零”为核心原则,展开对色彩的形而上学思考。在1915—1920年的理写作和创作实践中,马列维奇萌生了“至上主义三阶段”(黑—红—白)的艺术进化理念,并为其赋予了相应的动机(简约—革命—纯粹行动),将蕴含普世乌托邦思想的“白上白”视为达到黑格尔进化史观中理念融入纯粹统一形式并自在自为的最终阶段,即马列维奇所谓的“地球之上统一的世界建筑体系”的艺术“后历史”时代。而结合丹托的艺术终结来看,虽然绘画在形式和色彩双双“归零”的“白上白”这里走向了一种叙事意义上的终结,艺术的理念阐释转化成了哲学的理念阐释,但抽象艺术在“艺术界”的理氛围中得以进入多元化的时代,抽象艺术的“空”依然能够不断孕育或生成新的内涵、新的创意。至上主义语境下的艺术终结强调艺术在审美和社会价值双重意义上的“解放”,与俄罗斯白银时代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艾欣
关键词:至上主义进化艺术终结论
后历史艺术的哲学转向——对阿瑟·丹托“艺术终结”批判的再思考
2023年
从黑格尔“艺术解体”的宣判理路出发,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托在1984年重提该命题,即“艺术终结”,或为艺术史上的“二次终结”。从二者的阐释范围与本质属性作差异化研究:黑格尔就历史整体立,而阿瑟·丹托则更倾向于具象艺术反思中所形成的纯粹艺术史叙事,是对黑格尔艺术终结预言进行的后历史艺术的哲学性重构。在阿瑟·丹托的阐释当中,“艺术终结”实际上是背离了表层语词学的艺术之实体消亡的意指,他意在宣告艺术宏大叙事的终结,沿着汉斯·贝尔廷对艺术史是否终结所作出的探讨路径,提出第三种叙事模式的发展思路,即后历史艺术叙事模式。由此,后现代艺术在此叙事模式下完成后历史艺术的哲学转向,即本体语境中的二元模型重建。
李冉
关键词:艺术终结论哲学转向
艺术的死后幽灵:以黑格尔艺术终结展开的研究
艺术终结是现代性问题在艺术上的反映,鲍伊斯·格罗伊斯认为其实质是现当代艺术面对虚无主义危机再平衡的表达。本文意图重新审视艺术终结在黑格尔艺术哲学体系中的文本语境,并以此出发试图探索艺术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可能性。在艺术史...
蒋雨航
关键词:艺术终结论黑格尔虚无主义

相关作者

朱立元
作品数:268被引量:1,473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美学 文艺学 黑格尔 实践存在论美学 实践美学
徐放鸣
作品数:84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国家形象 文化研究 审美文化研究 研究视域 文化多样性
彭锋
作品数:270被引量:1,125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 美学 艺术批评 艺术学理论 当代艺术
王光利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艺术终结论 原生态 比较诗学 诗学 民间文化
刘悦笛
作品数:296被引量:1,04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活美学 分析美学 美学 中国美学 中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