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1篇“ 艳照门事件“的相关文章
- 从艳照门事件透视传播媒体的责任
- 2010年
- 在信息时代,媒体的功能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媒体的强势作用也日显突出,为了迎合大众,实现媒体自身的价值诉求,媒体往往忽略了作为媒体最为基本的社会责任与新闻自觉,在对其社会责任的认知上与其自身的新闻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冲突,往往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内容的传播。本文以2008年1月"艳照门"事件为反面例子,阐述媒体应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上实现媒体责任。
- 陈瑶
- 关键词:媒体责任
- 关于淫秽物品犯罪中淫秽物品的认定——由“艳照门事件”所引思考被引量:1
- 2010年
- 艳照门的传播者无疑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的传播对象便是淫秽物品,随着网络在传播淫秽图片、淫秽信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各种形式的淫秽图片、影片、信息、文字的传播也使得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传播形式、淫秽物品的形式发展得多种多样,而立法上关于“淫秽物品”的规定范围已经不能囊括现存的传播淫秽物品罪中“淫秽物品”的形式或种类,比如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以及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语音信息的,如何解释新形式的淫秽信息、电子信息?所以有必要对“淫秽物品”的范围做新解释或界定,引起了我相关的思考,在罪刑法定的原则指导下以及刑法解释原则的范围内,笔者做初步研究。
- 胡明
- 关键词:淫秽物品犯罪
- 艳照门事件:电影明星制的危机被引量:3
- 2008年
- "艳照门事件"涉及电影明星(陈冠希、钟欣桐、张柏芝等)、经纪公司(香港英皇娱乐集团等)和电影观众(普通电影观众、影迷等),涉及到电影工业明星制的三个重要环节。该事件对电影明星制产生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丑闻频出使观众对明星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明星控制系统的异化危及明星制的正常运转;网络民主的泛滥使明星制所依赖的"迷"文化不堪一击。"艳照门事件"显现出电影明星制乃至电影工业的危机。
- 陈瑜
- 关键词:艳照门事件
- 社会新闻呼唤新闻专业主义——以“艳照门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杨丽娟事件”为例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以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对"艳照门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杨丽娟事件"的新闻报道加以回顾,提出了当今社会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三个主要问题,呼吁媒体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指导,采制更多有社会意义,有价值的社会新闻,从而改观社会新闻的现状。
- 杨晓文
-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社会新闻艳照门事件杨丽娟事件
- 就“艳照门事件”谈少年儿童图书馆职能与青少年道德教育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就"艳照门"事件分析了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健康的因素,提出了作为青少年第二课堂的少儿图书馆,应如何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 海田伊
- 关键词:道德教育
-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价值探寻——艳照门事件的启示
-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个人隐私的外延已经触及网络空间并且越来越表现出数据化特征。由于网上个人数据日益呈现出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网络隐私侵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递和资料流转的速度,一旦个...
- 郭郦
- 关键词:网络环境隐私权艳照门事件
- 文献传递
- 艳照门事件映照出来的传播伦理
- 2008年
- 互联网的拷贝技术以零成本高速度的特性,加上手机群发短信的功能,使得短时间、低成本或零成本发送海量图片成为可能。艳照。
- 何龙
- 关键词:传播伦理映照零成本互联网新媒介
- 网络传播的预警与防范——以“艳照门事件”为例
- 2008年
- 2008年春节的七天长假,不休假的艳照传播人利用各种网络渠道,汪洋恣肆地大量传播着黄色图片。其发布之快、散布之广,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几乎在一夜之间颠覆了相关影星在受众心中的美好形象。直至春节假期结束,各大网站、监管部门、甚至各地公安机关才开始发布禁止传播艳照的通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从最初的几张八卦图片到最终的数百张高清写真,直到升级至香港娱乐圈的大地震——艳照门事件,可见我们对网络传媒的监管仍然存在明显漏洞:对网媒出现突发恶性传播时管控不力,应对不周。
- 史历峰
- 关键词:网络传播预警网络渠道网络传媒娱乐圈
- 从“艳照门事件”看隐私权保护与国家对网络淫秽言论的管制被引量:2
- 2008年
- 最近一段时间,由香港艺人陈冠希所引发的艳照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也由此引发了诸多的法律争议。由于在这一事件中,牵涉的人物众多,所以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法律关系,为了分析的便利,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组:(1)拍摄艳照的陈冠希与被拍摄的女艺人之间;(2)维修电脑的员工与陈冠希之间;(3)传播艳照的民众与陈冠希、女艺人之间;(4)传播艳照的民众与国家之间。
- 王锴
- 关键词:隐私权保护言论法律争议法律关系艺人
- 信息网络传输中的隐私权保护--兼谈“艳照门事件”
- 2008年
- 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十分便利,公众在网络上也能轻易地获得相关的信息。香港发生的"艳照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信息网络传输中隐私权、肖像权保护以及相关组织和个人道德责任等问题的思考。在网络中传输相关的信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特别是应当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 丁春燕李正华
- 关键词:网络传输照片隐私权
相关作者
- 陈龙业

- 作品数:35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研究主题: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适用问题 妥善 民事诉讼
- 袁雪石

- 作品数:31被引量:428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务院
- 研究主题:人格权 损害赔偿 姓名权 人格权请求权 身份权
- 马特

- 作品数:91被引量:280H指数:9
-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隐私权 人格权 法官 权利冲突 私生活
- 张立驰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艳照门事件 青少年成长 青少年 共青团 架构
- 王竹

- 作品数:156被引量:938H指数:2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 侵权法 侵权责任法 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