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8篇“ 舌音“的相关文章
- 粤北长江话的小称变调与古全浊唇、舌音在小称中的特殊表现
- 2024年
- 粤北仁化县长江话有一个高升小称变调,古全浊声母在长江话单字音系统中今读逢塞音、塞擦音时一律送气,但在小称变调系统中古全浊唇、舌音今读塞音时却依声调的平分读不送气和送气两类。结合周边方言的一些相关语音现象,古全浊唇、舌音平声字在长江话小称变调系统中声母不送气属较早期读音形式,它们与古全浊唇、舌音平声字在单字音系统中声母读送气音的分化反映了长江话古全浊声母清化次序和清化方向的不平衡以及清化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在的语言接触。古全浊唇、舌音在长江话中的清化应当晚于其他古全浊声母,平声的清化又晚于声。“长江小称型”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湘粤交界地带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类型和关系。
- 李莉亚
- 论吴方言卷舌音声母
- 2023年
- 本文根据百年前苏州话卷舌音声母的语音特点、音韵分布来论证吴语宁波话、金华话、衢州话过去也有相同的卷舌音声母。它们的共同点是有相同的音韵分布;卷舌音声母的圆唇伴随动作会使后接韵母元音圆唇化;卷舌音声母是文读层,它与平舌音声母构成文读层/白读层异读。文章最后说明吴语卷舌音声母是五代以后南方官话的渗透层。这一南方官话的渗透层已成为赣客徽等方言的主体层,但在吴语里仅表现为文读层。另外这一层次不见于闽、粤方言。
- 陈忠敏
- 关键词:卷舌音文白异读语音层次
-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济宁梁山地区平翘舌音研究
- 2023年
- 在济宁市梁山县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平翘舌音混淆不清的现象非常普遍,已成为当地方言的特点之一。随着国家对普通话的普及和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新派济宁方言和老派济宁方言在平翘舌语音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文章通过研究对梁山方言中平翘舌音的调查,指出了济宁梁山地区新、老派发音的一些变化,并对语言使用情况做出了分析。本次研究结果与实际观察基本一致,即方言受到普通话的影响、逐渐向普通话趋近是当下新派方言变化的一种趋势。
- 蔡启慧
-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方言
- 卷舌音被引量:8
- 2022年
- 卷舌音是一种依据感知命名的音类,低沉、含糊、浑厚是其听感音征。造成这些听感音征的发音动作主要有三:双唇收紧;卷舌动作;舌根与软腭、小舌或上咽腔处收紧。三处合力作用会增强卷舌听感音色。各语言(方言)中三处收紧的有无、程度大小不一,造成卷舌音种类有差异,卷舌音的音变方向也与此有关。本文分析世界各主要语言卷舌音的各种变异,归纳其共性,并联系卷舌音的三处收紧点解释汉语方言及周边少数民族语言卷舌音的音变方向。
- 陈忠敏
- 关键词:卷舌音音变
- 论百年前宁波话卷舌音声母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分析百年前西方传教士、官员所著四份宁波方言记录,讨论当时宁波话知三章组声母的读音。认为当时宁波话知三章组声母的读音是卷舌音,并与[ts]组声母形成对立。本文还讨论了宁波话卷舌声母的演变,卷舌声母的圆唇动作使某些古开口韵变为具有圆唇介音或圆唇元音韵母。
- 陈忠敏
- 关键词:宁波方言卷舌音
- 桑孔语小舌音与软腭音的声学特征分析
- 2022年
- 小舌与软腭部位的清塞音有分布上互补或二者合并为软腭音的关系。按塞音的调音过程及其对后接元音的影响进程,分析桑孔语小舌和软腭送气、不送气清塞音的GAP和VOT特征、瞬时能量频谱和变化趋势,以及音轨方程和后接元音谐波能量差,发现桑孔语小舌软腭清塞音之间存在区别,但并不明显,而且小舌音有前移或软腭化的趋势。
- 罗增勇杨艳
- 关键词:小舌音声学特征
- 全家都练翘舌音
- 2021年
- "早晨、起床、吃饭、上学……"上午,妈妈在练习翘舌音。妈妈发音不准,在读zh、ch、sh的时候,把翘舌音读成了平舌音z、c、s。"哈哈哈……"我听了,笑得肚子都疼了,弟弟笑得坐在地上起不来了,妹妹也跟着傻笑,躺在地毯上打滚。
- 刘洪瑗胡本正(指导)
- 关键词:傻笑
- 从同源字看“古人多舌音”被引量:2
- 2021年
- 清代古音学家提出的"古无舌上""娘日二母归泥""照三归端""喻四归定"等观点,将不少声母归入了舌音的范畴,反映了"古人多舌音"的现象。文章利用前人未曾系统运用的同源字材料,以《同源字典》《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为底本,通过统计同源字组的中古声母,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验证,从而为"古人多舌音"补充新证。
- 谢丽娟
- 关键词:同源字上古声母
- 论《新唐书释音》中的舌音声母、齿音声母
- 2021年
- 《新唐书释音》原名《唐书释音》,是为《新唐书》注音的音义材料。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新唐书释音》的舌音声母,表现出舌头音与舌上音两分,泥、娘二母合流的特点;其齿音声母的特点则有:精、庄、章三组分立,庄、初合并,禅、船、俟合一,庄、章二组在合流的过程中等。
- 朱遥玲
- 关键词:舌音齿音
- 中国学生学习西班牙语大舌音产生的偏误研究
- 2021年
- 对于以西班牙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习者而言,独具特色的大舌音[r]成为了很多学习者的"噩梦"。在学习这个音素的过程中,中国学习者往往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语音变体,很多是已成系统、很难纠正的偏误。基于这种情况,从大舌音的发音方法出发,根据所得语音调查,对出现的语音偏误进行分类,再探究这些语音偏误在交际中是否能准确对应其所指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 杨俊娴
- 关键词:语音偏误发音方法语音变体西班牙语偏误研究
相关作者
- 黄仁瑄

- 作品数:62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研究所
- 研究主题:校勘 慧琳音义 慧琳 佛典音义 唐五代
- 庄初升

- 作品数:49被引量:27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 研究主题:客家方言 方言 传教士 土话 西南官话
- 麦耘

- 作品数:70被引量:3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研究主题:广州话 介音 方言 汉语 声母
- 王曦

-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玄应音义》 《一切经音义》 玄应 唐初 声母
- 任福禄

-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标点 古书 例证 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