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87篇“ 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文章
饱和氢盐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心肌梗死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溶栓、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方面,但这些治疗面临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反应在心肌梗死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心肌微循环障碍、组织再灌注不良及白细胞浸润心肌等,最终会导心肌细胞凋亡,心功能损伤。近期研究发现氢气通过抗感染、抗氧化损伤、减轻凋亡等机制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并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心肌功能障碍及细胞凋亡。本实验探讨因子在饱和氢盐水治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李丽昕傅国俊孟晨阳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致炎性细胞因子盐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细胞凋亡
抑郁症患者血浆miR-155表达和细胞因子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浆中miR-155的表达水平及IL-2、IL-6、IFN-γ的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法检测52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浆miR-155的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2、IL-6、INF-γ浓度,以4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miR-155水平及IL-2、IL-6、INF-γ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治疗前血浆miR-155水平与IL-2、IL-6、INF-γ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3,0.639,0.671,P均<0.01)。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浆miR-155的水平较高,且与细胞因子浓度呈正相关,miR-155在抑郁症免疫失衡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赵春辉汪周兵张晓凤刘大标孟慧君
关键词:抑郁症MIR-155细胞因子
TNF-α拮抗剂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肺组织中细胞因子及HIF-1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TNFRI-Fc融合蛋白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肺内细胞因子释放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质量250~350g的雄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6只仅行开胸,不行缺血及再灌注处理;;Ⅰ组与Ⅱ组各24只,均行左肺缺血和再灌注处理,Ⅱ组在肺门夹闭前及肺门开放前5min经颈静脉留置针推注溶于生理盐水中的可溶TNFRI-Fc融合蛋白(3μg/㎏)。Ⅰ组与Ⅱ组于再灌注后1、3、6、12h各处死6只动物,C组于Ⅰ组、Ⅱ组再灌注后1h同时处死动物,均取左肺上2/3制成匀浆ELISA法检测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6含量,下1/3通过免疫组化分析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Ⅰ组TNF-α、IL-8、IL-6含量在1h即较C组明显升高;;Ⅱ组各时间点肺组织匀浆内TNF-α、IL-8、IL-6含量较Ⅰ组明显降低,且TNF-α达峰时间明显错后;;HIF-1α蛋白主要表达于肺泡上皮细胞的胞核或胞浆,再灌注后6h达高峰,表达水平Ⅱ组较Ⅰ组明显降低(P<0.01),C组HIF-1α极少量表达。Ⅰ组和Ⅱ组的HIF-1α蛋白表达与TNF-α水平成正比。结论TNF-α拮抗剂通过有效中和TNF-α并阻断其生物学活,抑制细胞因子释放、减弱HIF-1α蛋白表达,起到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杨晓刚孙宏志朱庆华常谨乔国勇段晓辉耿瑞鹏胡基刚陈英杰张娟伟申斌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严格血糖控制对体外循环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严格血糖控制对体外循环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6-2008年共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作为强化治疗组从手术开始即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严格控制于3.9~8.3 mmol/L。B组作为对照组将血糖控制在11.1 mmol/L以下。体外循环术后检测血液IL-6、TNF-α浓度,同时记录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A组IL-6、TNF-α浓度较B组明显降低,并明显缩短了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术中、术后应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机体症反应以及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天数,改善预后。
魏崴黄东李勇生杨文东钟标
关键词:体外循环炎症血糖胰岛素
新鲜羊膜移植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SD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行羊膜移植,分别检测碱烧伤及羊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角膜碱烧伤的损伤机制及羊膜的抗和免疫调节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以0.5mol/L的氢氧化钠碱烧伤右眼制作成碱烧伤模型,随机分组,A组(n=32只)为碱烧伤后未行羊膜移植的烧伤对照组,B组为烧伤后立即施行羊膜移植的羊膜移植组(n=32只),另有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即C组(n=6只),术后第1、4、7、10天处死动物,分别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混浊度、角膜新生血管及角膜上皮缺损进行临床评分,取下角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细胞因子IL-1α(interleukin-1α)、IL-6(interleukin-6)和IL-8(in-terleukin-8)的表达水平。结果羊膜移植组角膜上皮缺损、新生血管及角膜混浊度评分第4、7、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正常角膜中有IL-1α和IL-8的表达,而没有发现IL-6的表达,碱烧伤后IL-1α,IL-6和IL-8均显著表达,IL-1α于烧伤后第4天达到高峰,IL-6和IL-8于第7天达到高峰。羊膜移植组与烧伤对照组比较,羊膜移植组于术后第1、4天能显著降低IL-1α(P<0.01)的表达水平,第4、7天能显著降低IL-6及IL-8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早期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直接关系到急期角膜症,并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参与随后的免疫反应,介导免疫损伤。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抑制碱烧伤后角膜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发挥抗和免疫调节机制。
汪永朱美玲廖荣丰刘伦胡元生
关键词:羊膜碱烧伤角膜致炎性细胞因子
儿童重症肺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探讨被引量:21
2007年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小儿肺时,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和8(IL-6、IL-8)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2003年杭州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肺患儿74例,根据病情轻重将患儿分为重症肺组(51例)、非重症肺组(23例)。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IL-6、IL-8的动态变化。同步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C反应蛋白和血白细胞总数的动态变化。结果重症肺患儿的血清TNFα(55.94±28.99pg/ml)、IL-6(151.60、±68.75pg/ml)、IL-8(39.09±16.97pg/ml)浓度明显高于非重症肺患儿的血清TNFα(13.96±8.01pg/ml)、IL-6(33.76±17.16pg/ml)和IL-8(7.74±3.34pg/ml),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重症肺组的血清TNFd(18.08±7.26pg/ml)、IL-6(11.95±5.11pg/ml)、IL-8(5.81±2.64pg/m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非重症肺患儿的血清TNFot(8.49±4.72pg/ml)、IL-6(8.3±3.31pg/ml)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IL-8(6.74±2.51pg/ml)的浓度变化其差异无显著(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白细胞总数呈相似的变化,重症肺组患儿血CRP(40.18±18.83mg/L)和白细胞总数[(11.883±4.553)×10^9/L]均高于非重症肺组CRP(8.21±5.51mg/L)和白细胞总数[(8.850±2.492)×10^9/L)。治疗后重症肺组血CRP仍高于非重症肺组(P〈0.01),血白细胞总数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在小儿肺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过度释放。TNFα、IL-6、IL-8可作为反映肺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余峰崔敏娴姚冬莉夏晓青吴琳柴鸣雷
关键词:肺炎细胞因子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细胞因子、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水平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5名同胞和3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TNF-α和TH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患者组与同胞组IL-1β、TNF-α、TH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P均>0.05);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同胞组与正常对照组的IL-1β、TNF-α、TH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P<0.01或<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因子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过度表达,且可能受遗传影响。
刘亮贾福军李恒芬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致炎性细胞因子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
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和酪氨酸羟化酶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外周神经免疫机制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 mRNA 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半定量检测技术,分别检测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5例同胞(同胞组)及30名正常对照(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β、TNF-α及 TH 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应用阳和阴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患者组、同胞组及对照组 IL-1β的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1.52±1.01、1.52±1.09和0.74±0.38;TNF-α的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1.18±0.99、1.01±0.87和0.70±0.29;TH 的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0.55±0.33、0.61±0.32和0.28±0.20。患者组和同胞组的 IL-1β、TNF-α、TH 的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患者组 IL-1β(r=0.420)、TNF-α(r=0.430)的 mRNA 表达水平与 PANSS 的一般病理症状分呈正相关(P<0.01)。同胞组与对照组合并统计,IL-1β与 TNF-α的 mRNA 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47,P<0.01);IL-1β与 TH 的 mRNA 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6,P<0.01)。患者组仅 IL-1β与 TNF-α的 mRNA 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42,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 PBMC 细胞 TH、IL-1β和 TNF-α的 mRNA 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且与精神分裂症的一般病理症状显著相关。
刘亮贾福军李恒芬方春霞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酪氨酸单氧化酶
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水平
目的:酪氨酸羟化酶作为多巴胺合成的限速酶,在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神经免疫网络的确立使得细胞因子成为继神经递质、激素之后发现的体内第三大类调节因子,并且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
刘亮贾福军李恒芬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TNF基因表达水平酪氨酸羟化酶炎性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送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5例同胞对照和3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TNF-α和TH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应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结果IL-1β在病例组、同胞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1.52±1.01、1.18±0.99和0.55±0.33;TNF-α在三组样本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1.52±1.09、1.01±0.87和0.61±0.32;TH在三组样本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74±0.38、0.70±0.29和0.28±0.20。其中病例组与同胞对照组IL-1β、TNF-α、TH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和同胞对照组的IL-1β、TNF-α、TH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发现IL-1β(r=0.420)、TNF-α(r=0.430)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量表的一般病理症状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巴胺功能亢进和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且可能受遗传背景影响。细胞因子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一般病理症状的形成。
刘亮贾福军李恒芬袁国桢姚建军程灶火郭新胜方春霞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致炎性细胞因子病例对照研究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PANSS量表

相关作者

刘亮
作品数:36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表达水平 精神分裂症 酪氨酸羟化酶 精神分裂症患者 多巴胺转运体
汪永
作品数:25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晶体 青光眼 手术 眼外伤 角膜碱烧伤后
李恒芬
作品数:163被引量:1,136H指数:1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患者 老年期 家庭环境
田昕
作品数:35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瓜氨酸化 类风湿 瓜氨酸 纤维蛋白原 儿科
王念林
作品数:16被引量:5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核因子-ΚB 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 清胰汤 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