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88篇“ 自由全面发展“的相关文章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机理、掣肘因素与破解路径
2025年
新质生产力为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会推动新质生产力向更高水平迈进,二者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研究着眼于新质生产力对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作用机制,深入阐述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机理,梳理我国农村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水平、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农民主体意识等掣肘因素,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创新水平、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培育主体意识等维度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方法路径。
冉桂红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内驱力
2025年
价值规范基础是社会发展运行的重要驱动因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规范基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兼具历史性和价值性,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一种超越西方工业文明局限性的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价值引领,还以其价值旨归引导人们反观现实,为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推动社会和人的多向度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当代的具体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形成了以价值立场指导社会发展,以制度实践不断巩固、发展、推动价值践行的良性发展趋势。
陈帅项蕙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规范性要义
2025年
从规范性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尺度,去褒贬、维护、矫正或重构现代化过程中一切实然的社会历史活动。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的规范性要义基础是建立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理论之上,并完成了对西方现代化规范性要义的超越,在此意义上使中国式现代化的规范性要义彰显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从历史逻辑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和规范性要义,是从近代中国对现代化探索失败所形成的“不规范”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规范”中历史性生成的。从现实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外交等领域形成的规范性要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规范性要义的当代彰显并进一步规范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发展
张泽润张志忠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规范性
毛泽东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统一性思想研究
2025年
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既是贯穿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逻辑主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毛泽东通过唯物辩证法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互促关系,指明共同富裕这一直接目标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则为共同富裕提供价值取向,二者的统一是必然的、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进程,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基于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性探索。从“四个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到具有五大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确证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彰显其对于当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意义。
朱成全阎博强
关键词:毛泽东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协同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
2025年
非常高兴能够应邀来参加这个“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座谈会,也特别祝贺这次会议以文化素质启动30周年为契机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问题。我觉得这个点选得特别好。也有些遗憾,因为被安排接待美国国务院和美国驻汉总领馆的有关客人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参访,我将原来定好的机票退了,没有能够来到广州现场参加会议。今天上午完成接待,罗海鸥书记安排我下午来跟大家汇报交流一下,我觉得也非常难得。
欧阳康
关键词:人文教育美国国务院文化素质三中全会精神
从数字资本逻辑走向人本逻辑:数字劳动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被引量:4
2024年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劳动成为劳动的新形态,它除了具有传统劳动的一般性特征,还具有劳动过程数字化、劳动时空自由化、劳动观念虚无化等特殊性,其本质上依旧属于物质劳动和生产劳动。当前,被数字资本逻辑控制的数字劳动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是通过数据垄断加剧贫富分化;二是利用劳动和闲暇界限的模糊加深对劳动主体的控制;三是通过技术操控背离劳动属人性,这一切都扩大了数字资本控制劳动者的广度和深度,更大程度上抑制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唯有超越数字资本逻辑,通过数据共享、劳动与闲暇相融合、技术反哺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劳动有利于人发展的优势,方能推动数字劳动从数字资本逻辑走向人本逻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焦成焕魏艳平
关键词:自由全面发展
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研究
2024年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批判施蒂纳的理论,阐述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把他们自由发展本性和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联系起来,以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统治来代替关系和偶然性对个人统治。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入手,探讨为什么唯有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摆脱束缚和压迫。此外,文章还将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并结合现实社会的情况探讨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刘苏毅张慧欣卢秋野
关键词:自由全面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中国实践的人权理论研究》介评
2024年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人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新时代中国实现人权的手段和制度更为丰富和多元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找到了兼具法治保障和政治保障的新型体制。这种多元路径和随之提高的人权保障能力,根植于一套不同于西方人权观的人权理念,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同样需要中国人权理论体系的创新。
肖君拥
关键词:法治保障人权理念西方人权观人权保障
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简要地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相统一的经济学,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经济学,是人的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经济学,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西方经济学则不然。
朱成全董俊逸
关键词:经济学自由全面发展
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多维探究
2024年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在汲取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而创建的,并预言其在消灭阶级对立和压迫的未来社会制度中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为新时代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导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应该何去何从?通过论证美好生活需要、自由时间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作为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驱动力、必要条件以及践行路径,可以实现对新的时代坐标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多维探究与深入把握。
刘新敏

相关作者

张玉能
作品数:439被引量:975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新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美学 席勒 审美
高铭仁
作品数:29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烧伤 MEBT/MEBO 社会 自由全面发展 医德
王金福
作品数:117被引量:382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解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刘海春
作品数:69被引量:575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主题:休闲 休闲教育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工作
魏茹芳
作品数:29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经贸大学
研究主题:新闻工作者 道德自觉 电视电影 电影观念 电影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