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60篇“ 自治地方“的相关文章
-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制建设的早期探索
- 2025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民族地区就财政体制、税收政策以及预算管理等方面开展差别化的法制建设,这种差别性的设计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制度初衷。长期的有益探索为解决大国财政治理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既有助于中央财政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有效实施,也加强了民族地区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制的积极探索有效缓解了制度刚性与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倪文艳
- 关键词:财政法制财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作为备案审查依据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审查实践为例
- 2025年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备案审查工作实践中的重要审查依据,但该内容何以、如何作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依据,需要结合备案审查的具体审查标准和实践展开讨论。实践层面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所公布的审查案例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规定的审查频率较高,但在审查依据、审查内容以及具体审查事项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宪法、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作为合宪性、政治性、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的依据;在具体审查内容中,需要基于比例原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公民权益保障的权衡展开讨论,尤其应遵循必要性原则;在具体审查事项上,变通规定应遵循“不违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 李俊
- 关键词:备案审查比例原则变通规定
- 论监察全覆盖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权力运行
- 2024年
- 监察全覆盖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权力运行的必然要求,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权力运行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权力运行法治化、权力运行常态化有效监督、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权责统一等基本原则。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权力运行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治机关权力运行存在法律规范不够健全,自治机关缺乏资源汲取、整合能力和治理创新活力,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完善的自治法律规范为法治保障,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目标,积极构建特色权力监督体系,优化完善自治机关权力运行机制。
- 杨通新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权力运行
- 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工作路径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新时代人大制度建设与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课题组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贯彻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工作实践为例,提炼总结州人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意见,努力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助推地方人大"四个机关"建设取得新成效。
-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课题组
- 关键词:人民当家作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
- 软法:习惯法到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的基本路径
- 2024年
- 软法是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缓冲剂,目前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面临着困境,变通立法要求具备本土法治资源的习惯法的加入,而这种加入往往以软法作为路径。软法是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实践的要求,也是实现更好社会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
- 郑航
- 关键词:软法习惯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治
-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 2024年
- 在“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中“,民族自治地方”作为要点词汇,限定了社会治理的空间范围,成为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有别于其他社会治理概念的显著标识。民族自治地方因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社会治理主体的民族性、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等多重特殊性,其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因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也应基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和中国实践,彰显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因地制宜,不尽相同,其共性在于:坚持党对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多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
- 董慧王绪念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
- 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研究
- 自治立法权来源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特定权力。作为我国地方立法的特殊形式,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位法在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完全适用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弥补民族自治地方在相关领...
- 杨金城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
-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参与海外利益保护
- 2023年
- 当前中国海外利益规模越来越大,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与日俱增,海外利益保护的难度和强度陡然增加,仅仅依靠中央政府来实现海外利益的有效保护已然捉襟见肘,更多力量共同保护海外利益已是大势所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统一于政府的整体范畴之内,中央政府授予地方政府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负责。央地关系在海外利益保护中表现为协调一致性,地方政府的参与可以有效填补海外利益保护的真空区域。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政府中的特殊存在,在央地关系中既符合协调一致性,又有其特殊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既要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在深刻认识自身参与海外利益保护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扬长避短,从理念、能力、机构、机制等多个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事半功倍地参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
- 吴明策秦永红戴永红
- 关键词:央地关系民族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 一致同意视域下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协商制度研究
-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指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在法治轨道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
- 郭雨晨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协商民主
-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民主化的理论发展与制度实践
- 202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近40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运用立法自治权塑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生活、民族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容。在这期间,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完善了间接民主的立法机制,发展了直接民主的立法形式,民主立法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中有着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制度基础。文章分析了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民主化的理论发展,总结了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民族事务法治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
- 刘训智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民主立法公众参与
相关作者
- 田钒平

- 作品数:75被引量:3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民族自治地方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
- 宋才发

- 作品数:486被引量:1,69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WTO规则 中国式现代化 法律保护 法治保障
- 王允武

- 作品数:90被引量:4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 法治 法治化 民族地区
- 张殿军

- 作品数:49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 法务会计 和谐社会 自治权
- 朱玉福

- 作品数:120被引量:3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 研究主题:人口较少民族 珞巴族 门巴族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