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0篇“ 自我表露“的相关文章
- 基于自我表露的多维度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物治疗中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在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基于自我表露的多维度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基于自我表露的多维度护理。比较两组生活治疗、不良情绪、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基于自我表露的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负性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效果,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周舟白向威刘友明薄学慧汤桂菊孙琪
- 关键词:自我表露自我效能
- 自我表露的健康教育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表露的健康教育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某院住院的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联合基于自我表露的健康教育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8d后的心理状态[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S)]、自我管理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SMIS)]、认知功能[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及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干预28d后,研究组患者PANAS量表中消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t=4.305,P<0.001),积极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t=5.576,P<0.001);研究组患者SSMIS量表中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精神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利用资源及支持、维持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5.599,3.237,4.037,5.333,3.070,2.462,8.969;P<0.05);研究组患者MCCB量表中社会认知、推理与解决问题、视觉学习、言语学习、工作记忆、注意力/警觉性及处理速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587,5.019,2.986,4.601,3.875,2.046,2.014;P<0.05);研究组患者SQLS量表中心理社会、动机和精力、症状和副反应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7.309,5.279,2.412,9.015;P<0.05)。结论:基于自我表露的健康教育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提升其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
- 谢云梅杨更生蓝亚燕
- 关键词:自我表露感觉统合训练精神分裂症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
- 夫妻自我表露干预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分析夫妻自我表露干预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减轻患者癌性疼痛、心理痛苦以及提高益处发现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妇科进行诊治的92例宫颈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诊治建档时间分为对照组(2022年6—11月)和观察组(2022年12月—2023年5月),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夫妻自我表露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癌性疼痛(疼痛数字评价量表)、心理痛苦(心理痛苦温度计)及益处发现(中文版益处发现评定量表)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中文版益处发现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文版益处发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实施夫妻自我表露干预,夫妻之间的自我表露能够促进彼此打开心扉,带来积极效应,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以及心理痛苦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的益处发现水平,干预效果满意。
- 刘荣华陆云鞠小梅邵佳韩凤霞宋红霞
- 关键词:宫颈癌化疗癌性疼痛心理痛苦
-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自我表露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实施
- 2025年
- 目的基于社会认知加工模型构建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自我表露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函询构建基于社会认知加工模型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自我表露干预方案。将84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社会认知加工模型的自我表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自我表露、创伤后成长、医学应对方式评分。结果对照组39例、干预组40例完成研究。干预后,干预组自我表露水平、创伤后成长得分及医学应对方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社会认知加工模型的自我表露干预可有效提升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自我表露水平,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促进其创伤后成长,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情绪适应。
- 曹鼎常淑莹陶志敏栗跃歌张铃铃韩慧敏陈维维
- 关键词:中青年乳腺癌自我表露创伤后成长积极心理学
- 自我表露理论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在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采用自我表露理论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膜瘤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0)和观察组(自我表露理论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n=40),观察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并调查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107,P<0.001;t=9.794,P<0.001)。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1.383,P<0.001;t=12.467,P<0.001)。观察组护理后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5.729,P<0.001;t=8.520,P<0.001;t=6.077,P<0.001;t=8.771,P<0.001;t=15.403,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114,P=0.014)。结论自我表露理论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脑膜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侯景韬贾玉段王云香
- 关键词:团体心理干预脑膜瘤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 自我表露干预联合强化盆底肌训练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自我表露干预联合强化盆底肌训练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84例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自我表露干预联合强化盆底肌训练,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的自我表露水平[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DDI)评分]、焦虑抑郁程度[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及排尿功能指标(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及残余尿量)。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D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表露干预联合强化盆底肌训练能够提高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的自我表露水平,减轻其心理困扰,提高其盆底肌训练依从性,促进其排尿功能的恢复。
- 付凯然
- 关键词:前列腺癌尿失禁
- 社会支持在慢性骨髓炎术后患者自我表露与失志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2025年
- 目的调查慢性骨髓炎术后患者的社会支持、自我表露与失志水平,并探讨社会支持在自我表露与失志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创伤中心就诊的390例慢性骨髓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DD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中文版失志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支持、自我表露与失志的中介作用。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44%(380/390)。380例慢性骨髓炎术后患者DDI得分为(33.88±14.57)分,SSRS得分为(34.83±8.90)分,中文版失志量表得分为(47.27±4.23)分。自我表露和社会支持均可直接负向预测失志(P<0.05),社会支持在自我表露与失志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负向预测失志,中介效应为-0.600,占总效应的64.45%。结论社会支持是慢性骨髓炎术后患者自我表露与失志间的中介变量,临床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吐露心声,提高其自我表露水平,完善其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减少失志的发生。
- 王惠惠王德玉刘美凤王丽丽陈宝花
-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失志中介效应
- 家庭关怀度和自我表露在食管癌患者疾病感知与恐惧疾病进展间的中介效应
- 2025年
-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和自我表露在食管癌患者疾病感知与恐惧疾病进展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3~12月收治的341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简易版疾病感知问卷、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痛苦表露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食管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31.33±4.79)分;疾病感知总分为(45.46±6.03)分;家庭关怀度总分为(6.89±1.55)分;自我表露总分为(35.31±9.77)分。疾病感知对恐惧疾病进展的总间接效应为0.580,其中家庭关怀度和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比10.34%和77.41%,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占比12.24%。结论食管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家庭关怀度和自我表露在食管癌患者疾病感知与恐惧疾病进展间的中介效应成立。
- 罗敏赵莉
- 关键词:食管癌家庭关怀度自我表露中介效应
- 自我表露和家庭成员支持行为在中青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和妇女角色压力中的中介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病耻感对中青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妇女角色压力的影响及自我表露和家庭成员支持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诊疗的228例中青年女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妇女角色压力量表、中文版2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自我表露量表和中文版糖尿病患者家庭成员行为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妇女角色压力、病耻感、自我表露和家庭成员支持行为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采用AMOS 26.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考察自我表露和家庭成员支持行为在病耻感与妇女角色压力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28份,回收有效问卷22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1%(223/228)。结果223例中青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妇女角色压力量表得分为(36.26±5.31)分,条目均分为(3.30±0.51)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表露和家庭成员支持行为在病耻感与妇女角色压力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总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5.52%,其中自我表露和家庭成员支持行为在病耻感与妇女角色压力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36%,自我表露在病耻感与妇女角色压力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16%。结论中青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妇女角色压力属中等偏高水平。护理人员应着重减轻患者的病耻感,积极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表露,并强化与家庭成员的交流合作,提升其对患者的支持力度,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妇女角色压力。
- 黄建娇余雪菲金洁娜
- 关键词:病耻感自我表露
- 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安庆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训练,观察组采用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步行能力、认知功能与心理状态。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heikh躯干控制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静态平衡得分、动态平衡得分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单任务步行时间、双任务步行时间均明显下降,2组干预前、后单任务步行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双任务步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2.87±7.36)s vs(27.52±8.71)s,P=0.008],双任务步行时间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11.16±4.07)%vs(25.61±7.82)%,P=0.000]。干预后2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显著提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胡琴琴施雪英王安娜吴鹏超周琴李娇娇袁幸李健
-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疗法
相关作者
- 蒋索

- 作品数:66被引量:636H指数:1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青少年 医学生 自我表露 大学生 心理幸福感
- 李林英

- 作品数:78被引量:97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资本 自我表露 心理健康 新媒体
- 周利华

- 作品数:106被引量:90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自我表露 自我效能 创伤后成长 情绪智力
- 陈会昌

- 作品数:274被引量:2,984H指数:3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儿童 孩子 气质 父母 社会适应
- 周宗奎

- 作品数:471被引量:6,519H指数:4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中介作用 大学生 青少年 孤独感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