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8篇“ 自体血清“的相关文章
- 中药熏眼护理辅助自体血清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探究
- 2024年
- 探究中药熏眼护理辅助自体血清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的5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自体血清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熏眼护理;对照组仅接受自体血清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和角膜修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眼护理辅助自体血清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角膜修复,改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
- 刘江英闫雪李勤英周志红李东芬
- 关键词:自体血清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血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泪膜功能指标[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非侵入式泪河高度(NITMH)]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命质量[视功能相关生命质量量表(NEI-VFQ-25)]评分和临床症状改善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BUT和NITM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和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EI-VFQ-25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眼红、睑板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可提高泪膜功能指标水平和NEI-VFQ-25评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改善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 牛令令
- 关键词:自体血清玻璃酸钠滴眼液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功能
- 自体血清点眼对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持续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评估
- 2024年
- 目的评估自制自体血清滴眼液对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NK)持续角膜上皮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NK导致的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20例20眼,按照病变严重程度将患眼分级,采用自制自体血清滴眼液为主的综合治疗,记录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法标记缺损的直径和面积,10倍裂隙灯显微镜下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8周角膜缺损直径和面积变化;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定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1、2、4、12和24周LogMAR视力改变;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Cochet-Bonnet角膜知觉计分别检查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周角膜神经纤维分布变化及角膜知觉丝线长度。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基线角膜缺损特征对上皮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治疗前角膜缺损范围直径为5.00(4.00,5.75)mm,缺损面积为15.50(12.00,20.00)mm2。伴角膜基质水肿者占45%(9/20),伴内皮皱褶者占35%(7/20)。除1例糖尿病伴葡萄膜炎患者治疗前角膜溃疡面积较大(8 mm×6 mm),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2周效果不明显,联合角膜清创+羊膜移植手术覆盖缺损之后继续用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外,其余19例均以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为主,20例患者全部治愈。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前时程为2周~3个月,平均(39.55±25.34)d。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12~42 d,平均(19.68±9.25)d。自体血清滴眼液使用前后各时间点角膜缺损面积和直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130、28.265,均P<0.001),其中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和直径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体血清点眼前后不同时间点LogMAR视力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29,P<0.001),其中自体血清点眼1、2、4、12和24周患眼LogMAR视力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
- 王文莹冯珺邓世靖李上张阳接英
- 关键词: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自体血清角膜知觉
- 自体血清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疗效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ICL)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ICL术后干眼症患者110例,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予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组患者加用自体血清。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延长,泪液分泌长度显著增加(P<0.01),治疗2个月、3个月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知觉正常比例为8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27%(P<0.05)。结论自体血清联合普拉洛芬治疗ICL术后干眼症,能有效减轻患者眼部的炎性反应,改善干眼症症状。
- 梁晓彦杨洁郭翠欣马丽华唐广贤
- 关键词:自体血清普拉洛芬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干眼症泪膜
- 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泪膜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鄱阳爱尔眼科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玻璃酸钠组(144例)和血清-酸钠组(144例)。玻璃酸钠组常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血清-酸钠组给予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两组干眼症状、氧化应激指标、泪膜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血清-酸钠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干眼症状评估(SPEED)评分均较玻璃酸钠组低(P<0.05);血清-酸钠组泪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玻璃酸钠组高(P<0.05);血清-酸钠组泪液丙二醛(MDA)较玻璃酸钠组低(P<0.05);血清-酸钠组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测试水平均较玻璃酸钠组高(P<0.05);治疗期间,血清-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144),低于玻璃酸钠组的6.94%(10/144)(P<0.05)。结论: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泪膜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周爱云胡珍珍黄海叶波
- 关键词:白内障干眼症自体血清玻璃酸钠泪膜功能氧化应激
- 自体血清滴眼液的角膜病应用的临床分析
- 2024年
- 对自体血清滴眼液的角膜病应用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22.1-2023.1之间收集的角膜病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均=24,对照组采取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取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膜瓣充血完全消退时间、角膜创面上皮完全修复时间、泪膜破裂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结膜瓣出血完全消退时间、角膜创面上皮完全修复时间、泪膜破裂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角膜病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恢复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常会芳
- 关键词:角膜病临床疗效
- 自体血清制备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体血清制备装置,包括针筒:内部可活动的设有推杆,推杆在一端设有胶塞,推杆推动胶塞在针筒内活动,使针筒内产生负压区域;另一端形成方便按压的扩大端;抽吸针头:中空结构,一端为与针筒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内...
- 董宸瑜蔡晓云李学治董诺吴护平
- 利用自体血清从脐血中获取多能血管祖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自体血清从脐血中获取多能血管祖细胞的方法,包括:从脐血中获取血清;用获取的血清制备第一培养基和第二培养基;从脐血中获取单核细胞;将获取的单核细胞重悬于第一培养基后接种于培养皿,多次更换第一培养基,直至细...
- 贾惠东崔占峰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2组患者均接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加用自体血清。于治疗前后对比患者泪膜厚度、泪膜稳定性[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泪液氧化应激指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丙二醛(MAD)、脂质过氧化物(LPO)]、眼部修复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差异,评价临床疗效,统计眼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患者干眼严重程度进一步分层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轻、中、重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中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泪膜厚度、SIT、BU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1β、IL-8、MAD、LPO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EGF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ED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对于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可改善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增加泪膜厚度、抑制炎症和应激反应、修复眼部损伤。
- 舒艳琼马瑞杰吕艳
-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自体血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老年性白内障干眼症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免疫学机制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 2023年
-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在临床上常用于筛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免疫亚型,但其免疫学机制、与CSU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尚未明确。研究显示,ASST阳性与CSU患者免疫球蛋白G自身抗体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升高、循环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相关,与患者年龄、病程以及个人或家族史无关,但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ASST阳性患者可能对第二代H1抗组胺药反应不佳,对奥马珠单抗起效缓慢,但对环孢素和自体全血/血清注射治疗反应良好。该文综述ASST阳性患者的免疫学和临床特征,探讨ASST阳性对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预测作用。
- 于淼宋晓婷刘擘廖双璐栾婷婷赵作涛
- 关键词: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免疫球蛋白G
相关作者
- 宋志强

- 作品数:230被引量:809H指数:1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荨麻疹 毛乳头细胞 特应性皮炎 人毛乳头细胞 荨麻疹
- 郝飞

- 作品数:919被引量:3,660H指数:2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荨麻疹 丙型肝炎病毒 毛乳头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特应性皮炎
- 冯林

- 作品数:34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自体血清 皮肤试验 荨麻疹 粉尘螨变应原
- 钟华

- 作品数:206被引量:1,098H指数:1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荨麻疹 胎儿 皮肤 抗组胺药 特应性皮炎
- 黄秀英

- 作品数:33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荨麻疹 自体血清 皮肤点刺 慢性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