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篇“ 膨化血粉“的相关文章
膨化血粉替代鱼粉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研究膨化血粉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体重为(12.82±0.30)g的黄河鲤鱼120尾,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含17%进口秘鲁鱼粉的基础饲粮(对照组)和以膨化血粉等比例全部替代鱼粉的试验饲粮(试验组)饲喂7周。结果表明:试验组鱼的最终体长,最终体重,增重率,前、中、后肠的绒毛高度和密度,前肠和后肠的绒毛宽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料系数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大部分肠上皮细胞纹状缘消失,部分前肠、大部分后肠上皮细胞呈现空泡变性,部分中、后肠绒毛顶端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说明饲粮中膨化血粉全部替代鱼粉的比例达到17%会显著降低黄河鲤鱼的生长性能,减少肠上皮细胞数量,破坏肠绒毛结构。
苑灵灵张河涛陈仕均唐海蓉
关键词:膨化血粉鱼粉肠道形态黄河鲤鱼
一种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a)首先,将新鲜血液进行脱水和干燥得到血块原料;(b)然后,将经过脱水和干燥的血块原料进行粉碎;(c)粉碎后置于膨化机中进行膨化;(d)膨化后进行进一步粉碎;(e)最后,定...
夏歌骏李德成
膨化血粉对肉雏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本试验主要研究膨化血粉对肉雏鸭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膨化血粉对提高肉雏鸭生长性能和表观消化率具有显著作用,且当膨化血粉添加比例为5%时效果最好;进一步增大膨化血粉的添加比例,肉雏鸭生长性能和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
张效荣张丹张秀民丁凌霄孟俊祥陆银胜
关键词:膨化血粉肉雏鸭表观消化率
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生长鹅生产性能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生长鹅生长性能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只28日龄、体重为(1 142.68±50.64)g的豁眼鹅,随机分为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5%、3.0%、4.5%的膨化血粉),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膨化血粉对生长鹅的生长性能有显著的影响,3.0%膨化血粉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膨化血粉4.5%组、膨化血粉1.5%组;在料重比方面,3.0%膨化血粉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在3种不同水平的膨化血粉处理中,3.0%膨化血粉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却最低;1.5%膨化血粉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低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在3种处理中最高。说明在生长鹅的基础日粮中添加3.0%膨化血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谢红兵刘长忠张海棠崔建勋李国明杨永生
关键词:膨化血粉生长鹅盲肠微生物
膨化血粉水平对肥育鹅胴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选取300只健康无病、体重为2 412.85(±68.37)g的豁眼鹅,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3个处理,5次重复,分别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5%、3.0%、4.5%的膨化血粉,探讨不同比例膨化血粉对肥育鹅胴体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屠宰率3%组最高(90.17%),4.5%组次之(89.99%),1.5%组最低(89.69%);半净膛率3%组最高(78.39%),4.5%组次之(78.00%),1.5%组最低(77.98%);全净膛率3%组最高(69.41%),4.5%组次之(69.06%),1.5%组最低(69.01%);胸肌率3%组最高(20.35%),4.5%组次之(20.17%),1.5%组最低(20.10%);腿肌率3%组最高(18.37%),4.5%组次之(18.07%),1.5%组最低(17.99%);腹脂率3%组最高(2.24%),4.5%组次之(2.11%),1.5%组最低(2.03%)。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3%的膨化血粉,能显著提高肥育鹅胴体性能。
张金洲刘长忠王自良李国明崔建勋
关键词:膨化血粉胴体性能
膨化血粉在生长期肉鸭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选用600只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组,采用1×4+1的对比试验设计方案,对添加4个不同比例的膨化血粉饲喂4周龄前肉鸭的生长效果进行研究,探讨使用膨化血粉的肉鸭饲粮适当降低蛋白水平和采取一个配方饲养的可行性及膨化血粉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①相对于纯植物性蛋白饲料的日粮,在营养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添加膨化血粉可提高肉鸭生长性能。②在1%膨化血粉添加比例基础上,随着添加量增加,鸭的日增重也明显提高(P<0.05),饲料转化率持续改善。③根据本试验结果,对4周龄前的鸭,膨化血粉的适宜添加量以3%~4%的比例最好,超出3%达到4%的量,生产性能仍有改善,但与3%相比已没有明显差异(P>0.05)。④1~4周龄的肉鸭,如果使用添加3%~4%膨化血粉同时平衡氨基酸的配方,日粮蛋白水平可降低1个百分点,并且采取一种日粮饲喂到底的饲养方案是可行的。
刘延贺李梦云杨建平
关键词:膨化血粉肉鸭
不同膨化血粉水平对生长鹅血清代谢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膨化血粉对生长鹅血清代谢激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00只28日龄商品代豁眼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生长鹅,日粮中分别添加1.5%、3.0%、4.5%的膨化血粉。进行28d的饲养试验后,每组随机抽取10只鹅进行屠宰、采血和分离血清,并分别对3组生长鹅血清中的GLU、TSH、INS、T3、T4、GH和IGF-I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处理组的血清代谢激素含量各有不同,以膨化血粉3.0%组效果最好,其次是膨化血粉4.5%组和1.5%组。由此证明,在雏鹅的基础日粮中添加3.0%膨化血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王永强刘长忠苗志国张海棠崔建勋李国明
关键词:膨化血粉生长鹅血清代谢激素
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雏鹅消化道微环境的影响
2011年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膨化血粉对雏鹅消化道微环境的影响,选取300只1日龄雏鹅,随机分为3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5%、3.0%、4.5%的膨化血粉,组成3个日粮处理。分别对其胃内容物蛋白酶活性、胰腺消化酶活性、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盲肠微生物菌群数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处理的消化酶活性依次为3.0%膨化血粉组>1.5%膨化血粉组>4.5%膨化血粉组,其中,三者胃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244.60、233.20、227.40 U/g;盲肠微生物菌群测定结果表明,3.0%膨化血粉组盲肠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为67.1×107cfu/g和51.2×107cfu/g,均高于其他2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为11.9×104cfu/g,均低于其他2组。可见,在雏鹅的基础日粮中添加3.0%膨化血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李任峰刘长忠张海棠崔建勋李国明王自良
关键词:膨化血粉雏鹅消化道微环境
膨化血粉对豁眼雏鹅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研究添加3.0%血粉、3.0%膨化血粉和3.0%鱼粉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豁眼雏鹅(0~4周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3.0%血粉组相比,3.0%膨化血粉组和3.0%鱼粉组的料重比分别降低了11.81%(P<0.05)与12.66%(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2.67%(P>0.05)与23.11%(P<0.05)。各组试验鹅肌肉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含量均有所提高(P<0.05);与3.0%血粉组相比,3.0%鱼粉组和3.0%膨化血粉组肌肉组织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
苗志国刘长忠张海棠崔建勋李国明王自良
关键词:血粉膨化血粉鱼粉肉品质
膨化血粉水平对育肥鹅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2011年
研究在相同营养水平条件下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育肥鹅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300只56日龄豁眼鹅,公母各半,体重2 412.85±68.37 g,随机分为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加入1.5%、3.0%和4.5%的膨化血粉,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试验时间14d。结果表明,与试验Ⅰ组、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15%、8.14%(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3.36%、4.64%(p<0.05);腿肌中DM含量分别提高6.02%、8.16%(p<0.05),CP含量分别提高8.08%、11.52%(p<0.05);腿肌CP中12种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Met含量分别提高7.32%、8.37%,Lys含量分别提高3.73%、4.21%,风味氨基酸谷氨酸含量分别提高3.00%、4.06%。说明在育肥鹅日粮中添加3%膨化血粉,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肉质。
张海棠刘长忠崔建勋李国明王自良王淑云
关键词:膨化血粉育肥鹅肉品质

相关作者

刘长忠
作品数:183被引量:481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发酵 膨化血粉 生长鹅 配合饲料 雏鹅
张海棠
作品数:208被引量:741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膨化血粉 单克隆抗体 半抗原 金标 酶标
王自良
作品数:292被引量:961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金标 半抗原 人工抗原 膨化血粉
苗志国
作品数:117被引量:420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长白猪 金华猪 肉品质 膨化血粉 复合预混料
谢红兵
作品数:156被引量:669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断奶仔猪 免疫 抗生素 复合预混料 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