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9篇“ 腰椎退行性改变“的相关文章
-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临床研究
- 2024年
- 探讨针刺联合艾灸在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共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56例腰椎退行性改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研究组采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物理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疼痛评分和腰部活动范围测量,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VAS评分从8.2±1.1降至3.5±0.9,ODI评分从60%±10%降至30%±8%,SF-36评分从45±5提高至75±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验证了针刺联合艾灸在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上的显著优势。结论 研究表明,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腰部活动功能,且安全性好,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 袁立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改变
- ADC值与中老年腰痛患者腰椎退行性改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数值与中老年腰痛患者腰椎退行性改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某院接收的66例中老年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4月。所有的研究对象均接受GE Discovery MR 7503T磁共振扫描仪扫描检测,包括常规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s,DWI)。通过T2W1进行Pfirmann分级,然后在DWI图像上绘制感兴趣区,计算患者每个椎间盘的ADC值。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ADC值与患者腰椎退行性改变程度的相关性、疼痛程度的相关性以及Pfirmann分级的相关性。结果66例患者中,320个退行性改变椎间盘被纳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ADC值与Pfi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763,P<0.05);ADC值与患者疼痛程度呈负相关(r=-0.820,P<0.05)。结论ADC值作为DWI的直观反映数据能够评估患者腰椎退行性改变程度,是诊断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重要参考。
- 周雷王建强梅红王权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改变表观弥散系数弥散加权成像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LIV、Goutallier 分级和腰椎退行性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LIV(即棘突顶点至双侧腰背肌顶点连线的最小距离)、Goutallier分级和腰椎退行性改变的相关性。 肌肉的横截面积和脂肪浸润比例被作为标准的定量和定性指标评估椎旁肌肉的退...
- 赵广胜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
- 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教师群体颈、腰椎退行性改变程度的放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教师群体颈、腰椎退变程度。方法2019年10月招募符合标准的雷波县在职初、高中教师,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使用量化评分表进行颈、腰部主观不适感觉评分;通过颈、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光检查,记录医师主观判读及基于仪器测量的多项客观指标数据,了解颈、腰椎生理曲度、活动度及稳定性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招募96位教师,颈、腰主观评分为9.53±1.57和7.23±1.25。43位教师出现颈椎椎体不稳,以矢状位相邻椎体"阶梯样"改变为主。83位教师出现腰椎椎体不稳,以冠状位椎体"旋转"为主。仪器测量:颈椎平均弦弧距为(6.52±3.18)mm,86位教师存在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向;活动度为(62.68±11.56)°,显著降低;在标准侧位下,颈椎存在过屈趋势。腰椎前凸指数为(18.71±6.51)mm,48位教师曲度变直、31位教师曲度增大;活动度为(41.37±10.46)°,明显降低;在标准侧位下,腰椎存在过伸趋势。颈、腰椎主观评分与身高呈弱相关(P<0.05),与年龄、体重等基本信息及各项客观指标间不相关(均P>0.05)。年龄与颈椎弦弧距、腰椎前凸指数分别呈中等相关及弱相关(均P<0.05)。腰椎侧位联线夹角每增加1°,颈椎活动度减少0.997°。颈椎侧位联线夹角每增加1°,腰椎过伸位联线夹角增加1.004°。结论雷波县教师群体颈、腰椎退变已进入"骨错缝"关键性病理阶段,不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是主要原因,长期伏案工作同步推进颈、腰椎退变,站立授课以影响腰椎为主,并存在颈、腰椎退变相互影响,需引起重视。教师主观评分轻,放射检查结果偏重,考虑与长期固定体位的自身适应相关。
- 汤化民张治罗洁宋可建阿次尔呷朱啟龙
- 关键词:教师群体骨错缝
- 腰椎退行性改变
- 薛某女54岁腰痛、腿痛发木8年,加重1天.痛的狠的时候不能下蹲,时好时坏,痛的狠的时候不能下腰.腰腿发酸,发棉疼痛难忍活动后减轻.腰4-5竖直肌两侧有压痛左侧痛甚,右腿胭窝有结节大约鸽子蛋大小按压疼痛明显,行套管针三支后...
- 薛祥海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改变套管针临床疗效
- 腰椎退行性改变:退变椎间盘相邻椎体血流动力学及腰椎终板退变分布特点的相关研究
- 目的1.运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技术定量研究椎间盘退变与其上下缘椎体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2.评估终板水肿在不同类型终板退变尤其是混合型中分布情...
- 徐磊
-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
- 关于腰椎退行性改变诊断的几点思考
- 2014年
- 腰痛是目前困扰人类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腰痛的主要特点是发病率高,容易复发[1].引起腰痛的原因十分复杂[1],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腰痛是由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腰椎的退行性病变包括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髓核的退行性改变,软骨终板的退行性改变,腰椎椎体的退行性改变,腰椎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腰椎黄韧带的退行性改变,其它韧带的退行性改变,椎管的退行性改变以及骨赘形成(即骨质增生,俗称骨刺).腰椎退行性改变主要是影像学上的描述,本文主要讲述诊断腰椎退行性改变引起腰痛常见的几种疾病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腰痛是临床医师常见的病症,一般来说腰痛的诊断不难,但腰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在多种致病原因同时存在时,如何鉴别患者腰痛的真正原因就变得非常重要.
- 施丽俊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改变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
- 腰椎退行性改变X线测量与统计学分析
-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改变及稳定性在X线上的改变进行测量及统计学分析。方法:收集以腰腿痛症状就诊的诊断为L4/5退变的病例80例,其中男性及女性各40例;选择无腰腿痛症状的正常腰部体检者40例;在同一条件下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
- 宋鹤天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改变X线测量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腰椎退行性改变及神经根病变的定量分析研究
- 第一部分: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研究
目的:评价椎间盘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T2值、ADC值、FA值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
方法:利用GE3.0T...
- 田欣
-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腰椎疾病退行性改变神经根病变
- 微创下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60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创下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腰椎退行性改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微创下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组联合应用椎间融合治疗。结果:术前两组损伤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s角及脊髓神经损伤情况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情况两组较之前改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两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结论:微创下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的改变具有显著性改变,固定可靠,创伤小,维护了脊柱的稳定性。
- 刘云峰
- 关键词:骨钉关节融合术
相关作者
- 卢斌

- 作品数:235被引量:73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 研究主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DYNESYS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皮椎体成形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 陆继业

- 作品数:98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DYNESYS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 罗科峰

-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退行性改变 DYNESYS
- 蒋国强

- 作品数:210被引量:41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 研究主题:DYNESYS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腰椎退行性疾病
- 徐磊

- 作品数:154被引量:50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光电容积脉搏波 图像质量 磁共振成像 PET/CT 标准摄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