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0篇“ 脱水试验“的相关文章
一种土工管袋水下填充并上覆荷载的脱水试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工管袋水下填充并上覆荷载的脱水试验装置,包括模型试验箱、以及进行模拟实验的土工管袋,并以此配备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模型试验箱内部形成供所述土工管袋放置的试验区;所述土工管袋内部连接设置灌浆装置,所述土工管...
陈文江朱沈鸣王强张华史吏李建雄王建华范柯杰王华春金琛
细煤泥电渗、振动挤压脱水试验研究及主控因素分析
2025年
为探寻高效、快速促进细煤泥脱水的有效途径,采用改装的空心圆柱扭剪仪进行多组平行试验,对比3载荷连续作用、2载荷同时作用、3载荷同时作用下细煤泥脱水过程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作用最佳脱水方案为挤压-振动-电渗;振动在挤压压力较小或脱水早期效果较好,振动脱水所需时间较短,频率接近固体固有频率时振动脱水效果最佳;电渗在挤压压力较大或脱水后期效果较好,单独挤压基础上每增加一种脱水措施均会产生新增的脱水量,同时缩短脱水时间;在相同载荷水平下,多种脱水措施同时作用的脱水效果优于连续作用。
林雪松李梦凡王东赵龙刘晟楠李沈玲桑雨王来贵
关键词:煤泥振动电渗
尾砂浓缩脱水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砂浓缩脱水试验装置,包括配料模块、进料稀释模块、自然沉降模块、机械沉降模块和DCS控制系统,配料模块用于将尾砂原料和水配成目标配比物料;进料稀释模块与配料模块相连,用于对目标配比物料进行自然稀释或强制稀...
贺茂坤李浩宇付建勋施士虎
一种淤泥底部真空脱水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淤泥底部真空脱水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真空脱水装置主体、温度控制系统、抽滤水量观测系统以及沉降观测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实际脱水设备进行模拟,测得不同温度方案下真空脱水量与电...
张在鹏朱彬彬任光瑞周通姚丽俊俞孝顺张亚蒙王鹏鲁俊枫梁磊
一种淤泥底部真空脱水试验装置及温控参数优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淤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淤泥底部真空脱水试验装置及温控参数优化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真空脱水装置主体、温度控制系统、抽滤水量观测系统以及沉降观测系统,本发明通过对实际脱水设备进行模拟,测得不同温度方案下真空...
张在鹏朱彬彬邓柏旺任光瑞姚丽俊俞孝顺张亚蒙王鹏
砂卵土-泥岩复合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渣土脱水试验
2024年
成都地区砂卵土-泥岩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渣土含水率高、渗透性低、黏度大,渣土运输成本高且在转运及填埋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等问题,渣土脱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真空-电渗-掺料联合的渣土脱水处置方案开展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渣土进行真空-电渗联合脱水处理后,渣土含水率有显著下降,脱水后渣土含水率接近液限;真空-电渗脱水方法较真空脱水有显著的提升效果;砂石类掺料在掺量低时对渣土渗透系数无显著增强作用,固化剂类掺料在1%~5%的掺量范围内对渣土流动性、含水率均有显著改善效果;絮凝剂类掺料在1‰~5‰的掺料用量范围内对渣土流动性有显著改善,但对渣土渗透系数无显著增大作用。在施工现场1 d的脱水窗口期内,推荐先采用真空-电渗联合进行脱水处理,再对脱水后的渣土添加絮凝剂或固化剂掺料可进一步提升脱水效果。
唐伟超赵东平王风朱龙汤青山和琦
关键词:复合地层土压平衡盾构
盾构废弃黏土泥浆真空脱水试验与理论研究
2024年
针对泥浆池中盾构废弃泥浆在上部真空脱水作用下倒渣及运渣受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废弃泥浆底部真空脱水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废弃泥浆底部真空脱水装置开展了自重、自重+底部真空荷载、自重稳定+底部真空荷载、自重稳定+底部分级真空荷载4组不同脱水荷载工况下废弃黏土泥浆模型试验,分析了废弃黏土泥浆的泥‒水界面沉降量、孔隙水压力以及脱水后含水率和总脱水量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先对废弃泥浆进行自重脱水处理,再对其底部分级施加真空作用的脱水方式具有更好的脱水效果。采用该方法对初始含水率为103.00%的废弃黏土泥浆进行脱水处理后,含水率分布范围为37.10%~62.65%,其内部孔隙水压力的最小值可达−73.09 kPa,接近底部真空作用值−80.00 kPa;且该工况相较于其余3种工况,平均沉降量分别提高了106.40%、2.91%、6.15%,总脱水量分别提高了122.0%、8.0%、5.1%。同时,基于分段线性化有限差分(CS2)模型建立了废弃黏土泥浆真空脱水数值计算模型,对废弃黏土泥浆在脱水过程中泥‒水界面沉降量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郜新军王磊王会杰刘忠玉苏庆辉
关键词:脱水处理
泥水盾构高含水率超高黏粒含量废弃泥浆絮凝脱水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工程中泥水盾构产生的高含水率超高黏粒含量废弃泥浆泥水分离困难、处理效率低的问题,采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3种絮凝剂开展泥浆絮凝试验,研究不同絮凝剂的絮凝脱水效果,选取底泥等效含水率、界面沉降速率、上清液浊度、泥浆脱水率以及Zeta电位作为评价指标,分析絮凝剂类型、用量、复配形式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絮凝剂的絮凝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絮凝剂对应的泥浆脱水效果排序为APAM>PAFC+APAM≥PAC+APAM>PAFC≥PAC,上清液浊度去除效果排序为PAFC>PAC>PAFC+APAM>PAC+APAM>APAM;2)有机絮凝剂APAM的最适投加量与其分子量密切相关,且不同分子量APAM的极限脱水率不尽相同,药剂分子量保持在1200万~1400万时,脱水效果最佳;3)PAFC+APAM复配絮凝剂对本依托工程中高含水率超高黏粒含量废弃泥浆调理效果最好,PAFC溶液和APAM溶液的最适投加量分别为33 g·L^(-1)和233 g·L^(-1),对应的PAFC和APAM干物质投加量分别为1.6 g·L^(-1)和0.466 g·L^(-1),在此条件下,泥浆90 min脱水率为29.6%,上清液浊度可降低至62.0 NTU;4)复配絮凝剂的脱水效果主要由有机絮凝剂APAM长链的吸附架桥作用主导,对上清液浊度的去除主要与无机絮凝剂PAC和PAFC的电性中和作用相关。
豆留盼王峻李海涛吴东阳张心源魏力峰
关键词:泥水盾构絮凝废弃泥浆高含水率脱水性能
造纸废水污泥脱水试验研究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造纸废水污泥调理改性后污泥脱水的效果,采用造纸厂污泥为样本,对其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并运用Fenton氧化联合氧化钙调理方法优化污泥脱水性能。最佳调理改性条件为初始pH 3.0,Fe2+和H2O2的投加量各为30mg/gDS。调理改性后污泥的比阻(SRF)显著降低,泥饼含水率减少,且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和多糖浓度变化明显,有机物组成发生显著改变。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证实污泥有机物结构的变化,Fenton联合氧化钙调理能有效改善造纸污泥的脱水性能。
熊霞程涛何光亚
关键词:污泥脱水FENTON氧化氧化钙
盾构废弃粉质黏土泥浆底部真空脱水试验研究
2024年
盾构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粉质黏土泥浆具有含水率高、强度低、颗粒粒径较小及难以快速固结的特点,脱水处置难度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脱水固化处理,是减少其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污染环境的关键。基于自行研制的废弃泥浆真空脱水装置,开展自重、自重+真空、自重稳定+真空、自重稳定+分级真空等4种不同形式下的室内脱水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废弃粉质黏土泥浆在不同的加载方式下泥—水界面沉降、孔隙水压力、脱水量以及脱水后残余泥浆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加载方式下对废弃粉质黏土泥浆的脱水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种脱水方式中,先对废弃粉质黏土泥浆进行自重脱水处理、再对其底部分级施加真空作用的加载方式对废弃粉质黏土泥浆的脱水效果最好,可有效降低废弃粉质黏土泥浆的含水率;采用该方法对初始含水率为97.50%的废弃粉质黏土泥浆进行脱水处理后,其含水率分布范围介于28.21%~34.25%,其内部孔隙水压力最小可达-72.92 kPa。同时,基于分段线性化的思想建立了废弃泥浆一维脱水理论分析模型,对废弃粉质黏土泥浆在脱水过程中的泥—水界面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随后通过对不同加载方式下脱水效率进行模拟分析探究了最佳加载方式。该研究可为盾构废弃粉质黏土泥浆快速脱水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郜新军王剑博苏庆辉刘忠玉王磊周同和
关键词:真空脱水分段线性化孔隙水压力

相关作者

潘忠礼
作品数:44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美国加州大学
研究主题:催化 红外 红外辐射 热风干燥 红外加热
朱婷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尾矿排放 尾矿 脱水装置 脱水试验 脱水
刘美娟
作品数:6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胡萝卜 干法 红外 杀青 热风干燥
张帆
作品数:99被引量:35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含蜡原油 凝点 胚胎干细胞 原油 含蜡
王玉江
作品数:34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油田 罐体 原油 污水处理 沉降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