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篇“ 脱敏注射“的相关文章
分段稀释滴注与常规脱敏注射抗蛇毒血清对蛇咬伤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分段稀释滴注与常规脱敏注射抗蛇毒血清对蛇咬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给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两组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急救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敏注射给药方式,观察组给予分段稀释滴注给药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后过敏反应、住院时间及接受程度。结果:观察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1.37%,较对照组的29.54%低(P<0.05)。观察组接受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段稀释滴注抗蛇毒血清治疗蛇咬伤患者,可降低过敏反应风险,提高患者给药方式接受度,安全性高,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官林燕刘先凤张利华
关键词:脱敏注射抗蛇毒血清蛇咬伤过敏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2021年
研究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常规组予以基础护理,急救干预组予以急救护理。结果:相较于常规组,急救干预组荨麻疹消退时间、留观时间明显更低;且急救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数据值更高(P<0.05)。结论:对于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者,急救护理效果显著。
乔玉华
关键词: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急救护理措施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16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6)予以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n=46)予以个性化急救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留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参照组(19.57%),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患者实施个性化急救护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对缩短在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具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
吴沙沙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过敏反应
基于品管圈模式的急救护理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QCC)模式的急救护理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8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QCC模式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依从性、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荨麻疹消失时间、休克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依从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病人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结论]对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应用基于QCC模式的急救护理可以使病人过敏反应症状快速消失,改善病人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并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依从性。
张玉梅喻娟余倩
关键词:急救护理措施破伤风抗毒素护理依从性
脱敏注射有风险,谨慎执行常监护
2019年
这天,一位男性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急诊科打TAT(破伤风抗毒素),他身上有多处已经处理过的外伤。值班医生给开了一支TAT,下了皮试医嘱。护士按照常规为他做皮试,观察皮试结果,判断为TAT皮试阳性,建议患者回去找医生,让医生开具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LG),不用皮试就可直接用药。
张凤霞
关键词:脱敏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结果监护破伤风抗毒素TAT
破伤风抗毒素免去皮试直接脱敏注射的探讨
2016年
目的:探讨使用TAT抗毒素治疗的患者免去皮试直接脱敏注射。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眼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使用TAT治疗的眼外伤及眉弓裂伤患者2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22例。两组给予不同皮试液,观察皮试结果。结果:A组阳性率为72.1%,B组阳性率为56.6%,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45,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TAT治疗时,因不同的配制方法配制的皮试液对患者进行皮试,检出的阳性结果大不相同,且皮试时检出的阳性率都较高,不利于急诊救治,建议免去皮试,直接进行脱敏注射
刘彬彬徐素珠郭霞
关键词:破伤风皮试脱敏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中过敏反应1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5年
2014年3月我科脱敏注射1例破伤风抗毒素阳性患者,首次脱敏注射20 min后患者出现双侧腋下瘙痒症状,随之停止脱敏注射,10 h后患者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荨麻疹,经抗过敏治疗后痊愈出院。
刘静
关键词:过敏反应破伤风脱敏
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及新法脱敏注射进展
2015年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因此,除了避免创伤、普及新法接生、正确清创外,免疫注射是预防和治疗的最有效措施。
贾玉珍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_2皮试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法的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方法将300例急诊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n=140)和改进组(n=160),分别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传统组阳性91例(65%),改进组7例(4.3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脱敏后传统组出现14例过敏反应,改进组出现1例过敏反应。结论改进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皮试的判断标准和脱敏注射方法较传统方法阳性率大幅度降低,阳性者中过敏反应极低,而且该法省时、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
仇秋菊
关键词:皮试脱敏注射法
破伤风脱敏注射致严重过敏反应一例
2014年
破伤风抗毒素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一切开放性损伤、动物抓咬伤、烧烫伤破溃伤口等均应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预防。破伤风抗毒素作预防注射时可使可疑感染者及时、快速地获得保护水平的抗体[1],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感染的目的。因它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出现过敏,但由于起效快、疗效肯定、实用方便、经济,至今仍是临床上预防破伤风的首选药物。2012年我科出现一例破伤风脱敏注射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郭晓聪刘翠宏张洪娟
关键词:破伤风脱敏注射过敏反应

相关作者

陈秋华
作品数:34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胃管插入困难 护理管理 内镜引导 胃管插入 皮下瘀血
李芬
作品数:8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
研究主题: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皮试结果 护理对策 皮试液
冯宇威
作品数:23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252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静脉输液 急诊护士 抢救成功率 急救
朱晓法
作品数:41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人 老年高血压病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老年肺炎
黄叶莉
作品数:316被引量:1,93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医院船 护士 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