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1篇“ 脑缺血性疾病“的相关文章
一种GPR65激动剂和AAV病毒在用于制备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组合上的用途及药物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新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GPR65激动剂和AAV病毒在用于制备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组合上的用途及药物组合。GPR65激动剂和AAV病毒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延长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时...
范彦英陈茹杨彩红焦向英成瑶尹静唐莉李妍苗雨露
血管造影技术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2024年
探讨并分析血管造影技术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选取了临床上72例脑缺血性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患者应用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衡量指标包括临床治疗效果、NIHSS评分,ADL评分,病变血管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且试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EDV和PSV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30.56%)。结论 在脑缺血性疾病治疗中,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返回患者的生活能力,加速病变血管恢复,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厍艳
关键词:血管造影技术脑缺血性疾病NIHSS评分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磁共振3D-ASL技术联合D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脑缺血性疾病诊断中采取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瓮安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缺血梗死(AICI)患者,采取磁共振3D-ASL技术联合DWI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40例AICI患者DWI特征为异常高信号。经3D-ASL血流(CBF)图像显示,梗死区血流灌注异常情况为,低血流灌注者35例、高血流灌注者3例、无明显异常者2例,同时梗死高血流灌注者可见梗死区域大量缺血半暗带和合并对侧半球灌注减弱者2例;梗死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区的CBF值低于梗死对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区的CBF值低于IP区对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区的CBF值低于IP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性疾病采取磁共振3D-ASL技术联合DWI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从不同方面表达脑缺血性疾病的特征。
张庆国
关键词:DWI脑缺血性疾病
AQP4基因抑制剂在制备治疗慢脑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QP4基因抑制剂在制备治疗慢脑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所述药物能够抑制AQP4基因表达。所述药物能够改善慢脑缺血后的认知功能,抑制组织过度自噬。所述抑制剂的载体为腺相关病毒。本发明...
杨美刘颢
CT+CTA及颅MRI平扫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颅CT+CT血管成像(CTA)及颅磁共振(MRI)平扫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脑缺血性疾病患者100例,给予颅CT+CTA及颅MRI平扫检查。结果:CT+CTA与MRI脑缺血性疾病检出率分别为92.00%和9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入院检查<6 h、6~24 h、>24 h患者的CT+CTA检出率、MRI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年龄为(70.04±10.02)岁,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CTA侧支循环评分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CTA侧支循环评分≤2分比例达到83.72%。CTA侧支循环评分预测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95%CI:0.680~0.862),截断值为≤2分,预测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40%和82.60%。结论:颅CT+CTA及颅MRI平扫在脑缺血性疾病诊断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中CTA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作用。
杨金伟
关键词:颅脑CTCT血管成像颅脑磁共振脑缺血性疾病
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一种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包括:取西红花的柱头,将其晒干、粉碎、超声分散于甲醇溶液中;对分散西红花的甲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合并滤液;将获得的溶液经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多次,得到乙酸乙酯萃取液...
谭睿 刘钟情 王昭君
脑缺血性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脑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完善地方DRG分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2020年某地级市医保数据,分析4家三级医院和8家二级医院脑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采用多水平模型及多重线回归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脑缺血性疾病患者住院费用有11.5%、0.8%和10.7%的变异来自医院级别、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之间的差异;医院等级、患者的年龄、别、合并症或并发症严重程度以及住院时间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各地应基于DRG“同病同价”政策导向,评估不同级别及同一级别医院之间的费用差异,合理设置机构分层及费率标准;同时考虑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及诊疗模式等因素,制定适合的本土化DRG实施方案。
卫安乐冯文
关键词:脑缺血性疾病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多水平模型
北京市DRG试点医院脑缺血性疾病伴重要合并症与伴随病药品费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首批DRG试点的全部6家医院脑缺血性疾病伴重要合并症与伴随病住院患者药品费用在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以下统称两轮综合改革)中的变化情况,为深化两轮综合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2016—2020年6家北京市DRG试点医院的脑缺血性疾病伴重要合并症与伴随病住院患者例均药品费用及药品费用占比变化情况。结果:患者例均药品费用及例均西药费、例均中药费的整体费用水平均大幅降低,并都在改革后继续减少;药品费用占比、西药费占比和中药费占比也大幅降低,其中药品费用占比和西药费占比在改革后继续减少,中药费占比保持稳定。结论:两轮综合改革基本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但需关注长期控费的效果与中药、西药均衡发展,建议发挥DRG的引导功能,推进药品带量集中采购与DRG联动改革,建立DRG绩效评价体系,推进DRG付费与临床路径有机结合和探索按中医病种付费。
王文娟胡洋溢和宇航曹馨彤王朝阳蔡媛青
关键词:医药分开药品费用
人参皂苷Rg3对脑缺血性疾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和血管痴呆(VD)的脑缺血性疾病(ICD)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参皂苷Rg3(GRg3)对IC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在CIRI的ICD大鼠模型中,GRg3对CIRI大鼠进行了预防...
宋爽
关键词:人参皂苷RG3脑缺血性疾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性痴呆
松香烷衍生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性疾病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松香烷衍生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性疾病药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类松香烷衍生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包括脑缺血性疾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后遗症、氧化应激损伤等神经细胞损伤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发明人在药物活...
续洁琨张维库贺晓丽赫军张暖

相关作者

于常海
作品数:52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 星形胶质 脑缺血性疾病 谷氨酸
赫军
作品数:112被引量:47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山茱萸 化学成分研究 马钱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张维库
作品数:81被引量:36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马钱苷 山茱萸 瑞香狼毒 狼毒
续洁琨
作品数:92被引量:36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马钱苷 溶剂提取 山茱萸 化学成分 人工抗原
李明华
作品数:313被引量:1,90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磁共振成像 覆膜支架 颈内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