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9篇“ 脑缺血性“的相关文章
交叉电项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验案1例
2024年
急性缺血性卒中所致的假性球麻痹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为其常见的表现,轻症患者进食饮水呛咳,容易误吸,从而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或因进食饮水不足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重症患者需长期留置胃管,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相关针刺及康复治疗研究报道较多,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采用交叉电项针方式联合康复治疗来改善这类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报道为数不多。作者在临床上利用交叉电项针联合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合并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的1例患者,明显改善了其吞咽功能,使其在短期住院期间顺利拔除胃管、恢复了经口进食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信心。现写为个案报道,以期为今后临床医师治疗这类患者提供临床思路。
孟育飞窦金娟杨贺郭晓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定量磁敏感成像技术评估银杏叶提取物佐治急性缺血性卒中伴微出血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23年
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策略包括抗栓、降脂、血压及血糖管理等,其中抗血小板血栓治疗是降低梗塞复发的关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临床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血栓药物,能有效地降低梗塞风险^([1]),但一系列横断面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又可增加微出血的数量,增加患者出血风险是出血重要危险因素^([2])。因此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后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进行二级预防.
吴欣吴月飞张辉蓝文婷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脑微出血
医联体卒中网络模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医联体区域性卒中网络模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医联体卒中120网络建立前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65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组106例。根据医联体卒中网络建立时间将患者分为医联体前(26例)和医联体后(80例)。医联体后又根据就诊方式分为院内首诊患者(46例)和医联体网络医院转诊患者(34例)。统计所有患者的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NT)及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结果:医联体后的DNT、住院时间短于医联体前;出院时mRS评分低于医联体前;预后良好率高于医联体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区域性卒中120网络模式,在急性缺血卒中患者救治中,可提高静脉溶栓率,缩短AIS患者的救治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且医联体网络医院转诊组疗效与院内首诊组相当。
敖娟陈杰张建安欧阳樱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血栓的病理学分析及临床诊疗策略的研究
背景:血管内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也为缺血性卒中的血栓组织学研究提供了更多机会。根据TOAST(TrialofOrg101...
陈瑞
关键词:病理学分析临床诊疗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血小板反应性在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急性缺血卒中患者临床医疗资料。入院时及入院7 d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测定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情况,将入院7 d后分数较入院时增加超过2分的患者纳入恶化组(54例),其余患者纳入非恶化组(156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至住院9~28 h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包括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A)、肾上腺素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EPI)、胶原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IFN-1)。结果恶化组患者MAR-AA、MAR-EPI、IFN-1高于非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缺血性卒中发生END的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对END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王靖孙希化史雪董丽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功能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阿司匹林
多层CT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运用多层CT灌注成像(CTP)与血管成像(CTA)对急性缺血患者疾病进行诊断,评估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8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缺血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敏感度为46.77%,而CTP和CTA检查敏感度(90.32%)更高,对比存在显著差异(χ^2值:13.634)。梗死组患侧的异常区域和健康侧的各项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性(t值:25.631;18.946;15.194;18.567);短暂性缺血发作组患侧和健康侧的MTT和TTP的值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t值:14.729;12.630),但CBF和CBV值并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疾病的诊断中,使用CTP和CTA诊断,可尽早的对患者进行判定,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方案起到积极的作用。
景国亮
关键词:血管成像急性脑缺血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及对急性缺血性事件的预测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分析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与超声造影(CEUS)对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VP)评估价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CIS)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7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5例伴有V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MRI所证实急性缺血性梗死灶分布情况分为有症状组(n=53)和无症状组(n=42),依次进行常规颈动脉超声、ARFI及CEUS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VP的大小、剪切波速度(SWV)、增强强度(EI)。结果有症状组SWV低于无症状组,EI高于无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VP长度及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显示,当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688时,SWV截点值=2.190 m/s,其预测CIS发病的灵敏度为66.04%,特异度为76.19%,约登指数0.42;当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663时,EI截点值=3.785 d B时,预测CIS发病的灵敏度为49.06%,特异度为80.95%,约登指数0.30;联合应用两种技术的灵敏度为84.91%,特异度为71.43%,约登指数0.56;结论 ARFI及CEUS均可对VP进行量化分析。斑块的SWV越慢、EI越高,其稳定性越低,故可为高危人群的识别以及对CIS发病预测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ARFI与CEUS联合应用使预测价值明显提高。
姚俊东张周龙王运昌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弹性成像技术造影剂脑缺血
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梗死患者。患者分组方法:分段随机化法。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两个组别。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干预效果;(2)药物不良反应;(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的差异。结果 (1)治疗组相比于常规组临床干预效果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两组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χ~2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3)治疗前两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相比于常规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进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治疗效果,作用安全,值得推广。
余明艳
关键词:法舒地尔临床疗效
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208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梗死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尾数的奇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比组36例。参比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法舒地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梗死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刘瑛琳
关键词:法舒地尔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科初次就诊的7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和比较两组NIHSS、ADL评分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边步菊
关键词:尤瑞克林

相关作者

倪萍
作品数:207被引量:875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MRI 体模
陈自谦
作品数:807被引量:2,773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PET/CT CT 磁共振
肖慧
作品数:173被引量:58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视神经脊髓炎 MRI 功能磁共振成像
钱根年
作品数:207被引量:699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18F-FDG 图像质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许尚文
作品数:193被引量:73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MRI表现 影像学表现 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