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脑梗塞灶“的相关文章
- 高分辨MR测定大脑中动脉斑块负荷与急性脑梗塞灶体积关系
- 目的:运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分析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相应供血区首次卒中发作时斑块负荷与急性梗塞灶体积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在山西大医院从2014年8月份到2016年3月份在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塞病人共13例,...
- 白晶晶
- 关键词:脑梗塞
- 亚低温对鼠脑梗塞灶周边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梗死灶周边葡萄糖利用率 (localcerebralglucoseutilization ,LCGU)的影响 ,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 :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亚低温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再灌注模型 ,缺血 3h再灌注 2 1h。缺血 2 4h后处死动物 ,采用定量放射自显影技术测定各组缺血侧大脑半球缺血中心、梗死灶周边区及对侧大脑半球同源区的LCGU。结果 :与对侧同源区比较 ,两组皮质梗死灶周边LCGU未见升高 ,而两组皮质下梗死灶周边均有一LCGU升高区 (P <0 .0 5 ) ,但亚低温组LCGU升高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 ,亚低温组对侧大脑同源区的LCGU明显低 (P <0 .0 5 )。结论 :再灌注期亚低温降低葡萄糖代谢率 ,减少能量消耗。
- 陈红钱坤李承晏曾庆杏
- 关键词:亚低温
- 血糖水平与脑梗塞灶大小的临床观察
- 2000年
- 李荣
- 关键词:血糖脑梗塞灶
- 大鼠脑梗塞灶周围区GAP-43免疫组化反应的观察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 探查脑梗塞灶周围区GAP-43表达的结构和时间.方法 运用电凝阻断大脑中动脉脑局部缺血模型和免疫组化(ABC)染色方法,对38只SD大鼠进行了研究.结果 GAP-43阳性反应发生于脑梗塞灶周围区的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其表达高峰在脑梗塞3~7d,随后逐渐减弱.神经元突起的阳性反应显示不同的形式和时相,其反应部位邻近梗塞区,在脑缺血2~3w,其显示强反应,没有发现胶质细胞的阳性反应.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诱导GA-43蛋白质在梗塞灶周围区神经元表达,提示缺血区周边皮质神经元有生长和修复反应倾向.
- 雷万龙袁群芳姚志彬
- 关键词:脑梗塞GAP-43免疫组化
- 血糖水平对脑梗塞灶大小的影响被引量:2
- 1998年
- 对我院近2年间住院的15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时血糖水平与CT扫描显示的梗塞灶大小进行观察,目的是探讨血糖水平对梗塞片大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梁勇刘彪
- 关键词:脑梗塞血糖水平
- 高血压并发脑梗塞灶特征与临床的关系探讨
- 1998年
- 金泽光张洪江宋廷彦
-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塞CT
- 7-nitro-indazole 减小大鼠暂时性局灶性脑梗塞灶范围被引量:7
- 1998年
-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暂时性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用栓线法建立了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大鼠上,观察特异性nNOS抑制剂7-nitro-indazole(7-NI)对大鼠缺血3h、再灌注3h脑梗塞灶范围的影响。结果7-NI(25mg/kg)可减小大鼠脑梗塞灶范围,且主要减小大脑皮质梗塞灶,其作用可被L-精氨酸(300mg/kg)逆转,D-精氨酸(300mg/kg)则否。
- 姜德华金南革玄汉石李在琉
- 关键词:脑缺血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脑梗塞
- 磁场治疗大鼠脑梗塞灶实验观察被引量:17
- 1998年
- 目的:探讨磁场对实验性大鼠脑梗塞的作用。方法:用雄性大鼠60只,尼龙线堵塞法建立急性脑局部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旋磁治疗组和脉冲磁治疗组,每组因治疗时间不同又分为两个亚组,即治疗72小时组和治疗96小时组。术后测量神经功能,治疗完毕后断头取脑测其脑梗塞灶面积,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对照组与旋磁治疗组和脉冲治疗组比较,其神经功能评分低,梗塞灶面积大,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旋磁治疗组与脉冲磁治疗组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及梗塞灶面积差异均无显著性。脑组织切片光镜所见,对照组均有明显的软化灶,而两种磁场治疗组均未见软化灶,只见轻微缺血改变。结论:磁场治疗对改善脑局部缺血效果明显,并对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 郭云琴赵彼得罗毅张笑明
- 关键词:脑梗塞磁疗法
- 培养人胎脑细胞在大鼠脑梗塞灶内的分化和整合
- 为探讨神经移植治疗脑梗塞的可能性,本研究将正常人胚胎大脑皮层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后,移植到免疫抑制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大脑皮层梗塞灶内,并与未移植的脑梗塞大鼠作对照。8w后取大鼠脑作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结果发现,移...
- 曾进胜Bengt MattssonBarbro B.Johansson
- 关键词:脑梗塞神经移植
- 文献传递
-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塞灶关系的探讨
- 1997年
-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通过治疗某些功能又可改善的疾病。血管性痴呆占老年期痴呆病人的52.8%,占脑梗塞病人的33.3%。近年来我们收集了血管性痴呆病人20例,现将其与脑梗塞灶的关系探讨如下。
- 王仲秋陈宝法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梗塞脑血管疾病
相关作者
- 张天锡

- 作品数:173被引量:72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脑缺血 脑水肿 局灶脑缺血 脑死亡 一氧化氮
- 赵卫国

- 作品数:346被引量:1,45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脑缺血 面肌痉挛 局灶脑缺血 脑水肿 微血管减压术
- 孙青芳

- 作品数:243被引量:88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脑缺血 垂体肿瘤 库欣病 垂体腺瘤 局灶脑缺血
- 田恒力

- 作品数:230被引量:77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颅脑创伤 脑缺血 创伤性 脑外伤 局灶脑缺血
- 张庆堂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大脑中动脉闭塞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二氢吡啶类 脑梗塞灶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