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篇“ 脊髓反射“的相关文章
- 骶2至骶4脊髓反射区按摩联合扩肛疗法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骶2至骶4脊髓反射区按摩联合扩肛疗法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影响,促进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排便功能康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便秘相关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对照组予扩肛疗法,观察组予骶2至骶4脊髓反射区按摩联合扩肛疗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疗效、便秘症状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5(63.33±8.49)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1~74(63.03±7.60)岁。干预前,2组的便秘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分别为(3.80±2.05)、(7.58±2.6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8±3.52)、(8.90±2.7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2.19,均P<0.05),观察组便秘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结论骶2至骶4脊髓反射区按摩联合扩肛疗法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便秘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排便功能康复。
- 黄秀珍秦燕锟朱碧君杨柳连曹颖叶绍伟
- 关键词:卒中便秘扩肛疗法
- 人体脊髓反射神经控制数理模型
- “反射”是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人体行为系统基本运作范式。它的实现依赖于人体各信号系统、神经不同功能层次的自洽性、精确性、完美协调性的通讯控制。本文首先回顾人的反射行为神经控制涉及的不同层次信号的经典科学发现,包...
- 马安然
- 蠲痹历节清酊对小鼠脊髓反射和外周镇痛疗效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酊对小鼠脊髓反射和外周镇痛疗效的研究。方法:将30只SPF级健康雌性KM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蠲痹历节清酊组、扶他林软膏组,每组10只。使用甩尾法检验扶他林软膏及蠲痹历节清酊抑制脊髓反射镇痛作用;使用醋酸扭体法检验扶他林软膏及蠲痹历节清酊的外周镇痛作用。结果:3组基础潜伏期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蠲痹历节清酊组与扶他林软膏组比较,甩尾潜伏期均较空白对照组长,扭体次数均较空白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蠲痹历节清酊组与扶他林软膏组甩尾潜伏期及扭体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酊具有一定的脊髓反射镇痛及外周镇痛效果。
- 陆小龙曾朋向黎黎熊辉郭玉星周彪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小鼠外周镇痛
- 大学生应用脊髓反射区捏脊疗法改善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脊髓反射区捏脊疗法对大学生中度便秘的改善作用。[方法]对105名中度便秘大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人和干预组52人;对照组做空白对照,干预组予以4周的捏脊疗法,2周、4周后观察两组的便秘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中度便秘大学生通过捏脊疗法,干预2周、4周时便秘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反射区捏脊疗法可以改善大学生便秘的临床症状。
- 张红马素慧
- 关键词:捏脊疗法大学生功能性便秘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对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对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方法对例病史超过个月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行鼓膜置管术前及术后,分别行姿势描记图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静态平衡能力异常,重心晃动的路径总长明显延长,晃动速度明显增快。行"鼓膜置管术"后1个月,平衡能力恢复正常。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平衡能力减低,尤其是对那些伴有头晕、易跌倒或动作笨拙的患儿,建议尽早治疗。
- 王静妙魏俊宽蒋新霞单春光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前庭脊髓反射
- 脊髓反射对姿势稳定性的影响效果
- 姿势的稳定性在上肢的运动行为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神经运动系统时刻都面临着内部或者外部的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刚度是一个常常用来刻画上肢姿势稳定性的物理量,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内部主动分量、被动分量、和反射引起的刚度。反射对刚度...
- 杜雨繁
- 文献传递
- 不同程度缺氧OSAHS患者前庭脊髓反射的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不同程度缺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静态姿势描记(PSG),观察不同程度缺氧对OSAHS患者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方法根据缺氧程度不同将98例OS-AHS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31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33例,选3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PSG,对33例重度组OSAHS患者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前后PSG测试对比。结果 PSG各参数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对照组、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中度组、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患者CPAP治疗3个月外周面积及路径总长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晃动速度减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下降,CPAP有助于改善OSAHS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
- 皮丽宏郭明丽王荣国郑墨荣
- 关键词:静态姿势描记前庭脊髓反射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 蜗性听力损失对前庭脊髓反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姿势描记图检查对耳蜗性聋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vestibulospinal reflex,VSR)功能作定性及定量研究,以探讨耳蜗性聋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人体姿态平衡仪记录正常对照组和耳蜗性聋组重心移动的各项参数,主要包括重心晃动的路径总长和晃动速度,并将耳蜗性聋组重心移动的各项参数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听力损失≥71 dBHL的重度耳蜗性聋患者,重心轨迹晃动的路径总长长度明显延长,晃动速度明显增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路径总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状态下,晃动速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力损失为41~70 dBHL的耳蜗性聋组病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耳蜗性聋(听力损失≥71 dBHL)的患者,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异常,静态平衡能力减弱。
- 王静妙蒋新霞魏俊宽徐鸥单春光
- 关键词:耳聋感音性前庭脊髓反射
-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电压及频率变化对正常大鼠脊髓反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麻醉状态下S1脊髓节段不同电压及频率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ES)所诱发的脊髓反射,探讨ESCES诱发脊髓反射的发生机制及来源。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麻醉后手术将电极植入S1脊髓节段,予以波宽200μs、电压强度分别为400,600,1200mV的单脉冲ESCES;1200mV时,频率分别为50,60,80,100Hz的ESCES。以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大鼠后肢半腱肌肌腹的肌电信号,观察所诱导脊髓反射的特点。结果能引起大鼠半腱肌反应的阈值为300mV。3种电压强度的ESCES能诱导出2种潜伏期成分的脊髓反射,较低的400,600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长潜伏期成分,潜伏期分别为(5.27±0.36)ms和(5.19±0.67)ms;较高的1200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短潜伏期成分,潜伏期为(2.57±0.23)ms。4种较高频刺激均可诱发出脊髓反射,但刺激后期都出现了脊髓反射脱落后不规律出现,部分大鼠出现了较高频刺激后期脊髓反射完全消失。50Hz频率的ESCES所诱发脊髓反射的潜伏期和波宽分别为(4.46±1.07)ms和(7.33±1.00)ms,与另外3种频率所诱发脊髓反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电压的ESCES可诱导出不同来源的脊髓反射。长潜伏期成分可能是兴奋脊髓背根传入神经后引起的单突触反射;短潜伏期成分可能是直接兴奋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元或运动纤维后向下传导引起的肌肉兴奋电反应。4种较高频ESCES所诱发的不规律出现的脊髓反射,可能是一种单突触反射。较高频刺激时脊髓反射的不规律出现可能与较高频刺激的抑制作用有关。
- 王熠钊徐江黄晓琳许涛方征宇徐琦涂细凯杨沛沛
- 关键词:电压脊髓脊髓反射
- 摇头刺激对健康青年人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定量分析健康青年人摇头后静态姿势稳定性的变化,初步探讨摇头刺激对人体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健康青年人进行静止头位和摇头后的静态姿势描记,计有4种测试条件:①头部直立,睁眼(T1);②头部直立,闭眼(T2);③摇头后,睁眼(T3);④摇头后,睁眼(T4),每种测试条件均静态直立30s。摇头的方法为:头部向下倾30°,以左右方向30°做水平面摇头20 s,频率2 Hz。摇头结束后,头置于正中水平位,分别记录睁眼和闭眼的姿势稳定性。静态姿势描记仪记录不同测试条件下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晃动的平均速度(sway velocity,SV)为研究参数。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未在摇头后发生倾倒。①分析摇头刺激对姿势平衡的影响:睁眼时摇头前后,即T3与T1比较SV增加了(4.60±6.36)%;而闭眼时摇头前后,即T4与T2比较SV增加了(8.86±8.27)%,这两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P<0.01)。②分析视觉在静态和动态头位下维持平衡中的作用:静止头位下,T2与T1比较SV增加了(9.83±5.10)%;摇头后,即T4与T3比较SV增加了(14.05±6.89)%,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P<0.01)。结论:摇头刺激可干扰前庭觉信息传入,影响健康人体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导致静态姿势平衡功能降低,且当视觉同时受到干扰时对姿势平衡的影响更为显著。人体为维持摇头后直立平衡,存在对感觉信息的重新整合机制。
- 刘波孔维佳赖嫦芹吴媛媛冷杨名
- 关键词:前庭脊髓反射健康人
相关作者
- 王静妙

- 作品数:19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前庭脊髓反射 儿童 突聋 喉鳞状细胞癌 表达及意义
- 皮丽宏

- 作品数:25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听性脑干反应 喉肿瘤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 蒋新霞

- 作品数:50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并发症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分泌性中耳炎 前庭脊髓反射 阻塞性
- 迟放鲁

- 作品数:300被引量:1,17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研究主题:耳影像学 人工耳蜗 面神经 中耳炎 耳蜗
- 迟放鲁

- 作品数:20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研究主题:耳蜗 毛细胞 神经元 耳蜗毛细胞 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