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9篇“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相关文章
青少年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2025年
目的 观察青少年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临床确诊为CNV的青少年患者13例(14只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例(8只眼),女性6例(7只眼);年龄(10.3±4)岁(5~17岁);13只眼(92.9%)单眼发病,1只眼(7.1%)双眼发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0.8±0.7;平均随访(13±6.2)个月(6~2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BCVA、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眼底彩色照相、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BCVA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统计时转换为logMAR视力。CNV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或者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检查来确诊。使用OCT确定的CNV的解剖位置,并将其分为1型、2型CNV。根据CNV与黄斑中心凹的相对位置,将其分为中心凹下(<200μm)、中心凹外(> 200μm)。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治疗的频率和间隔是基于个体化的选择。随访时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结果 CNV的病因分别为:特发性CNV5只眼(35.7%)、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est病)3只眼(21.4%)、脉络膜骨瘤2只眼(14.3%)、Coats病2只眼(14.3%)、高度近视1只眼(7.1%)、葡萄炎1只眼(7.1%)。12只眼(85.7%)为2型CNV,2只眼(14.3%)为1型CNV。CNV位于中心凹下和中心凹外的数量分别为8只眼(57.1%)、6只眼(42.9%)。所有14只眼都接受了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3.9±6.9)个月(6~2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BCVA从基线时的logMAR视力0.8±0.7改善至0.4±0.4(P <0.001)。每只眼需要(2.8±0.4)次(2~3次)才能稳定。使用抗VEGF治疗,CNV的复发率为7.1%。结论 中国青少年CNV的最常见的病因是特发性CNV,通常单眼发病。大多数CNV位于中心凹下,表现为2型CNV。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青少年CNV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复发率较低。
陈航邓铂林董文韬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因青少年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与治疗
2025年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pathological myopia-induced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PM-CNV)可严重导致不可逆中心视力丧失,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生与眼轴过长导致的视网脉络膜机械牵拉、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相关。目前抗VEGF药物治疗已成为PM-CNV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欠佳,且多次给药存在视网脉络膜萎缩变薄风险。目前,一些更为强效、持久治疗PM-CNV的新药正在进行研究与临床试验。
叶红莉高云安喻圣斌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穿通血管在近视眼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近视眼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是病理性近视眼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虽可显著提高mCNV患者的视力,但存在复发率高,疗效不统一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脉络膜变薄和缺血是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重要原因,新近研究提示,除了脉络膜因素外,巩穿通血管(PSV)与mCNV发生、疗效等紧密联系。本文对PSV的定义,影像学分类及特征,PSV与mCNV的发生、临床疗效等进行全方位阐述,以期深入认识其在mCNV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姚王静佘相均沈丽君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化巩膜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白细胞介素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
2023年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各种脉络膜视网疾病常见的病理终点,是视力不可逆损害的主要病因。CNV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种结构细胞、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与视网局部慢性炎症有关。研究表明,作为炎性细胞因子一大家族的白细胞介素类(interluelin,IL),在不同的免疫微环境中通过调节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参与CNV的发生发展,调节IL的生成及功能可能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张吴越桑爱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薯蓣皂苷元通过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内皮间质转化并减轻激光诱导小鼠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目的:研究观察薯蓣皂苷元对激光诱发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HUVECs细胞后,从宏观的细胞层面和微观的分子层面分别观察其影响,观察对氧化损伤的HUVECs内皮间质转...
陈岚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薯蓣皂苷元
COL10A1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研究
背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特别是严重损害视力的新生血管性AMD(neovascular AMD,n AMD)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吕达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低氧
氨基酸代谢调控视网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初步研究
目的:视网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病变、早产儿视网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导致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初步探索氨基酸在视网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我们通过靶向代谢...
谭薇
关键词:新生血管氨基酸代谢氨基酸支链氨基酸
SIRT1/SOX9/LCN2信号轴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机制研究
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以中心视力下降或丧失为特征的视网黄斑区进行性的慢性疾病。有报道指出,AMD发病机制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其中,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主要病...
赵粟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SIRT1
一种预防或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制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制剂,所述的制剂包括活性成分,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的活性成分为尼达尼布及其盐或溶剂合物。本发明的制剂成本低,使用便捷,对预防和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眼部疾病具有显著的...
郭树华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伴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一例
2021年
一例47岁男性,右眼视物模糊10天,右眼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散在灰白色斑点状病灶,颞侧视网相对密集,位于视网深层,直径约1/4~1/3 PD大小,边界清晰或稍模糊,黄斑区水肿,可见黄白色渗出物,诊断为右眼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伴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白点消失,随访半年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持续存在。
于广委陈鑫赵天美王婷王东林
关键词: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后极部视物模糊黄斑区水肿

相关作者

王雨生
作品数:719被引量:2,129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脉络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 脉络膜
汪晓磊
作品数:32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母细胞瘤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微血管密度 低氧诱导因子-1Α 手术过程
王玲
作品数:119被引量:47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脉络膜新生血管 经瞳孔温热疗法 TTT 激光 小鼠
徐新荣
作品数:53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柚皮素 脉络膜新生血管 磷脂复合物 近视
丁琴
作品数:195被引量:37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光动力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 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