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篇“ 能量可控陡脉冲“的相关文章
能量可控脉冲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机制初探
2009年
观察能量可控脉冲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能量可控脉冲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能量可控脉冲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于作用后24h应用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RT-RCR方法测定处理组和对照组中Rb基因及转录调节因子E2F1基因表达的改变。脉冲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处理组Rb基因mRNA表达明显升高、E2F1mRNA表达明显下降。能量可控脉冲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Rb基因、EF基因可能参与了能量可控脉冲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过程。
朱赟珊胡丽娜董晓静罗小东孙才新
关键词:能量可控陡脉冲乳腺癌增殖
能量可控脉冲对人卵巢癌细胞细胞骨架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9年
探讨能量可控脉冲(Energy controllable steep pulses,ECSP)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SKOV3)细胞骨架的影响。将SKOV3分成5组,A组用假电击处理作为阴性对照组,B、C、D组用不同参数的能量可控脉冲处理,E组用秋水仙碱处理的SKOV3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以罗丹明-鬼笔环肽直接标记微丝,以免疫荧光法标记微管,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制作电镜标本,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能量可控脉冲作用的SKOV3细胞微丝明显解聚、骨架蛋白弥散分布、细胞骨架的网络结构消失;微管解聚,伪足减少且其中的微丝明显解聚,排列紊乱,结构消失。而且这一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林安平胡丽娜唐瑶孙才新米彦姚陈果
关键词:细胞骨架卵巢癌
能量可控脉冲对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前期研究表明,脉冲电场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拟探讨不同剂量脉冲对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为对照组和5个不同剂量能量可控脉冲(energy controllable steep pulses,ECSP)处理组,分别用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Ca2+、DiBAC4(3)标记细胞膜电位,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静态观察不同剂量ECSP处理后乳腺癌细胞内荧光探针的平均荧光强度,分析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以及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同时观察细胞胞外有或无钙离子时,ECSP对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静态观察发现在细胞受到能量较低电场刺激后,细胞外钙内流;当能量增大后,细胞内钙大量外流。实时动态观察发现在低能量脉冲处理时,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和上升速率随脉冲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能量达到电压285V、频率100Hz时,荧光强度反而呈现明显的下降。在没有外Ca2+的情况下,细胞内Ca2+浓度的增加虽然与有外钙时相比显著下降,但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在脉冲电场作用下仍缓慢上升。低剂量的ECSP可诱导细胞DiBAC4(3)的荧光强度增强,表明细胞发生去极化;但当剂量继续增加时,细胞DiBAC4(3)的荧光强度反而减弱,表明细胞发生超极化。结论:低能量脉冲可使细胞膜发生去极化,诱导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高能量脉冲可直接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膜发生超极化,诱导细胞内钙离子外流,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坏死。
董晓静胡丽娜朱赟珊洪川李聪罗小东
关键词:CA^2+膜电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能量可控脉冲对兔VX2乳腺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能量可控脉冲对荷瘤兔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的影响,分析脉冲对处理旁中心区域肿瘤组织潜在的影响。方法:实验兔24只制成VX2乳腺癌模型,随机分为处理组(n=21)和对照组(n=3),处理后0、12、24、48、72、120、168小时取肿瘤组织,通过HE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观察处理中心组织及处理旁中心区域细胞形态、增殖指数(PI)及凋亡指数(AI)的改变。结果:脉冲处理后肿瘤中心凝固性坏死,旁中心区域见大量凋亡细胞,中心部分凋亡细胞较少。处理组细胞凋亡高峰在术后24小时左右,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I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脉冲通过诱导处理旁中心区域肿瘤细胞凋亡,扩大脉冲处理的有效范围,促进肿瘤细胞的原位灭活。
朱赟珊胡丽娜董晓静李聪罗小东孙才新
关键词:能量可控陡脉冲乳腺癌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
能量可控脉冲治疗肿瘤的剂量学初探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能量可控脉冲治疗兔移植性肿瘤的最佳剂量及安全性。方法建立10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移植性乳腺癌模型,通过正交设计给予ECSP治疗,TTC染色观察其治疗体积情况,通过直观分析寻找最佳剂量。建立20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给予ECSP治疗后取其周边正常组织,行DNA片断化分析及彗星实验。结果在ECSP的4个参数中,电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大。在不考虑各因素间相互影响的条件下,电压为150V,频率为100Hz,脉宽为0.01μm,作用时间为15min时的治疗效果最理想。ECSP治疗后对周边正常组织的DNA电泳为一完整条带,无明显彗星扫尾现象发生,表明无DNA损伤。结论ECSP治疗兔移植性肿瘤的最佳剂量为电压150V,频率100Hz,脉宽0.01μm,作用时间15min,对周围组织安全。
董晓静胡丽娜孙才新朱贇珊洪川李聪罗小东米彦
关键词:能量可控陡脉冲VX2肿瘤安全性
能量可控脉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脉冲电场对细胞膜的不可逆性击穿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原理使其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低创或微创物理治疗的新方式。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已证实能量可控脉冲能有效的杀死肿瘤细胞,但在实验中也发现由于脉冲电场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因此...
林安平
关键词:能量可控陡脉冲卵巢癌SKOV3细胞
能量可控脉冲抗肿瘤血管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建立Wistar大鼠皮下瘤模型,研究能量可控脉冲(Energy controllable steep pulse,ECSP)对荷瘤大鼠移植瘤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实验结果观察到ECSP处理组肿瘤体积减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ECSP处理后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罗小东胡丽娜孙才新熊兰米彦
关键词:血管肿瘤
能量可控脉冲影响卵巢癌组织线粒体的剂量学分析
目的大量实验研究发现电脉冲对细胞膜以及胞内结构的都有作用,为进一步明确不同脉冲电场下对细胞内结构的不同改变,本实验以线粒体为研究对象,寻求最佳脉冲参数组合。方法卵巢上皮癌细胞 SKOV3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
李聪董晓静朱云珊胡丽娜孙才新米彦
关键词:卵巢癌组织剂量学分析线粒体
能量可控脉冲对肿瘤细胞膜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
脉冲电场对细胞膜的不可逆性电击穿导致的细胞死亡成为了恶性肿瘤低创或微创物理治癌的新方式,而其对机体的安全性以及对周边正常组织有否影响是保证其安全治疗的前提。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在维持细胞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膜电位是...
董晓静
关键词:陡脉冲电场肿瘤细胞膜膜电位细胞缝隙连接肿瘤移植
能量可控脉冲治疗兔移植性肿瘤的安全性探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能量可控脉冲(ECSP)治疗兔移植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建立20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移植性乳腺癌模型,给予ECSP处理,比较其处理前和处理后1、7天的肝肾功能、血象和心电图(ECG)的变化。建立10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给予ECSP处理后取其周边正常组织,行DNA片段化分析。结果:ECSP处理后动物的肝肾功能、血象和ECG与处理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CSP处理后对周边正常组织的DNA电泳为一完整条带,表明无DNA损伤。结论:ECSP治疗兔移植性肿瘤安全有效。
董晓静胡丽娜孙才新朱赟珊洪川李聪罗小东米彦
关键词:能量可控陡脉冲VX2肿瘤安全性

相关作者

胡丽娜
作品数:361被引量:3,002H指数:2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能量可控陡脉冲 卵巢癌 宫颈癌 肿瘤 女性
孙才新
作品数:727被引量:9,066H指数:5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局部放电 绝缘子 电力变压器 在线监测 覆冰
米彦
作品数:300被引量:833H指数:1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纳秒脉冲 发生器 脉冲电场 电穿孔 能量可控陡脉冲
熊兰
作品数:258被引量:1,156H指数:20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能量可控陡脉冲 阻垢 陡脉冲电场 电工学 电流互感器
罗小东
作品数:47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能量可控陡脉冲 肿瘤 妇产科 CHEMERIN 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