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8篇“ 胸膜腔“的相关文章
- 一种胸膜腔模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膜腔模拟装置,包括负压球;所述负压球包括用于模拟人体胸腔的球体和用于模拟人体肺部的可膨胀的球囊,所述球囊放置于所述球体的内部且所述球囊的进气端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的一端与所述球囊相连通...
- 陈颖欣
- 形成性评价在胸膜腔穿刺术教学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胸膜腔穿刺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临床本科学生380人,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价模式,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形成性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在胸膜腔穿刺术整体掌握上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形成性评价是持续改进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 李林峻王小文罗骏周瑞琴姚莉君张诚
- 关键词:胸膜腔穿刺术
- 难治性气胸继发胸膜腔gracilis小囊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目的报道1例难治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继发胸膜腔gracilis小囊菌感染病例,并结合文献分享诊治思路,提高对gracilis小囊菌深部感染的认识。方法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重症肺炎、肺纤维化患者,既往有长期吸烟、慢性咳喘史和肾病综合征病史,长期口服激素,血糖升高。治疗过程中出现自发性气胸,给予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引流术后患者出现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细菌性肺炎及脓胸,经针对性治疗好转。胸腔闭式引流置管第87天胸膜破口仍未愈合,胸管脱出,予拔除原胸管并重新置管。更换胸管后患者再次出现脓胸,胸腔积液荧光染色见大量真菌菌丝,培养见gracilis小囊菌。肺CT显示肺部感染加重、血气分析结果提示呼吸衰竭,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提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均明显降低。继续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换用泊沙康唑联合卡泊芬净、置管切口外用特比萘芬抗真菌,丙球联合胸腺法新增强免疫。控制血糖,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逐渐上升,热退,咳喘症状逐渐好转,呼吸衰竭纠正,胸腔积液培养转阴,气胸吸收,联合抗真菌治疗第21天成功拔管。序贯泊沙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口服抗真菌至2个月后停药,停药2个月后复查肺CT感染好转,气胸、胸腔积液未复发。结论gracilis小囊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较为罕见。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及有创操作后留置异物上的真菌定植是感染的高危因素。其一旦引起深部侵袭性感染,病死率极高。gracilis小囊菌识别较困难,真菌培养时间较长,真菌荧光染色是快速而有效的补充检测手段。临床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清除感染病灶、拔除可疑定植病菌的异物及联合抗真菌治疗。增强免疫治疗在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 毛莉娜邓体瑛胡志敏黄莺杨硕
- 关键词:难治性气胸胸膜腔感染伏立康唑文献复习
- 不同导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对自发性气胸患者不良反应和出血量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导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血气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8月期间泗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泗阳县运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26例)、胸腔引流管组(27例)、猪尾巴导管组(27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术后3 d血气指标,以及观察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 d 3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均降低,且猪尾巴导管组各指标变化情况均大于中心静脉导管组和胸腔引流管组(均P<0.05);中心静脉导管组和胸腔引流管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导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中效果均较好,但相比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管,猪尾巴导管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效果稍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 陈利超周媛媛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引流管猪尾巴导管血气指标
- 一种支气管胸膜腔瘘封堵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气管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气管胸膜腔瘘封堵器,包括先端部、封堵骨架、骨架接头、鞘管接头、输送鞘管,封堵骨架顶端固定设有先端部,封堵骨架底部固定设有骨架接头,骨架接头一端连接有鞘管接头,鞘管接头一端连...
- 李亚清
- 肺癌术后胸膜腔不同浓度利多卡因浸润镇痛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胸膜腔不同浓度利多卡因浸润镇痛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浓度组(43例)与低浓度组(43例)。高浓度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经硬膜外导管于胸膜腔内注入2.0%盐酸利多卡因,低浓度组患者于胸膜腔内注入1.5%盐酸利多卡因,2组患者术后均采取静脉自控镇痛。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术后6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和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用量。术后24 h,记录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估患者恢复质量。结果高浓度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低浓度组(P<0.05)。2组患者术后12 h、24 h时VAS评分均高于术后6 h(P<0.05),术后24 h、48 h时VAS评分低于术后12 h(P<0.05),术后48 h时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4 h(P<0.05);高浓度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时VAS评分均低于低浓度组(P<0.05)。高浓度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用量均低/少于低浓度组(P<0.05)。2组患者术后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患者QoR-40总分高于低浓度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采用2.0%利多卡因胸膜腔浸润镇痛可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恢复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李成林鲜正睿张乐梁静刘曙邱容
- 关键词:肺癌利多卡因胸膜腔浸润麻醉康复
- 胎儿巨大肺部囊性腺瘤样畸形宫内胸膜腔穿刺后成功娩出1例
- 2024年
- 胎儿肺部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CCAM)的病程、进展及预后取决于肿块大小、纵隔是否移位、胎儿血流动力学是否改变,以及是否发生胎儿水肿,其中巨大CCAM相对少见。本例孕27周疑诊胎儿巨大CCAM合并胎儿水肿及心功能不全,进行多次影像学评估及多学科会诊,制定了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抢救预案后,孕31周+4行胎儿胸腔穿刺引流术。术后胎儿CCAM较前缩小,同时母体胸闷、憋气等情况均得以改善。术后3 d(孕32周)孕妇胎膜早破,阴道分娩一男婴。生后5 d新生儿进行了肺部囊腺瘤切除术并明确诊断。生后2年持续随访,母儿均预后良好。孕期发现CCAM时,应充分进行宫内评估,并根据围产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避免不必要的终止妊娠。若继续妊娠,应进行多学科评估,为围产期相关手术做准备。
- 王竞雪孙瑜杨慧霞马立霜王莹
- 关键词:宫内治疗胎儿水肿
- 大面积心包壁层血肿合并胸膜腔出血致死1例
- 2024年
-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赵某,女,22岁。2022年3月19日20时40分许,搭乘其丈夫驾驶的小型轿车(位于车内副驾驶位)发生单方交通事故受伤,事故后其夫未报警,带赵某至附近诊所简单包扎额部伤口后一起回到家中休息,次日4时许,其夫发现赵某在床上死亡。
- 贝学清李惟
- 关键词:主动脉壁间血肿心包压塞法医学鉴定
- 不同导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不同导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即中心静脉导管组、胸腔引流管组与三腔气囊导尿管组,各组均为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三组患者分别采取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管和三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引流。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置管时疼痛发生率、置管时出血量、二次置管率与调整引流管率,平均切口大小、肺复张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引流管组和三腔气囊导尿管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心静脉导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和三腔气囊导尿管组患者置管时疼痛发生率、二次置管率与调整引流管率以及置管时出血量均明显低于胸腔引流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患者平均切口大小明显短于三腔气囊导尿管组和胸腔引流管组,且三腔气囊导尿管组短于胸腔引流管组;术后1 d、3 d、5 d,中心静脉导管组和三腔气囊导尿管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胸腔引流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和三腔气囊导尿管组切口感染、肺水肿/皮下气肿、胸膜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胸腔引流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胸腔引流管与三腔气囊导尿管进行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优于中心静脉导管,而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和三腔气囊导尿管患者置管时疼痛发生率较低,能够降低二次置管率、创伤性较低,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李红义翟成凯曹臣龙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管三腔气囊导尿管
- 一种胸膜腔引流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胸膜腔引流装置,涉及引流领域,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留置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引流管与留置管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所述留置管上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封闭机构,所述引...
- 朱柠 周代兵
相关作者
- 李月川

- 作品数:190被引量:5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气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胸腔积液 自发性气胸
- 王迪芬

- 作品数:171被引量:954H指数:15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异丙酚 依达拉奉 预处理 ICU
- 俞婉珍

- 作品数:43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肺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胸腔积液 肺癌细胞 军团菌肺炎
- 周海宁

- 作品数:55被引量:220H指数:8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胸腔镜 胸外科 胸腔镜手术 食管癌 覆膜支架
- 常春

- 作品数:68被引量:69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小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