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3篇“ 胶质肿瘤“的相关文章
基于LASSO回归的脑部胶质肿瘤MRI预测方法
2024年
针对临床中不同级别的脑部胶质肿瘤预测准确性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LASSO回归的脑部胶质肿瘤MRI预测方法。首先,基于Pyradiomics提取BraTS2019数据集中的T1ce增强图像脑部胶质肿瘤的一阶统计特征、形态特征和纹理特征。然后,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级别的脑部胶质肿瘤进行特征选择,并基于LASSO采用10折交叉验证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对比SVM模型和ELM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基于LASSO回归的预测模型具有更优的诊断性能。
徐坤财张宁廖益龙
关键词:影像特征统计特征
合成磁共振及扩散张量成像在脑神经胶质肿瘤分级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胶质瘤是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表现为向外浸润性生长,具有侵袭性且容易复发,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脑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及分级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MRI因具有多平面、多序列、高分辨率等特点,对肿瘤疾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肿瘤影像的定量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合成磁共振成像的定量参数及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较全面的阐述。
徐蕊罕迦尔别克·库锟王云玲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神经胶质瘤
基于复杂网络脑胶质肿瘤患者脑功能重塑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脑胶质肿瘤患者脑功能重塑预测方法及系统,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个体化脑功能区识别等技术,实现图像融合三维可视化,确立脑胶质瘤患者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阐明脑肿瘤患者行为与功能变...
武星
弥漫浸润性胶质肿瘤中TERT和IDH突变联合分析的预后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弥漫浸润性胶质肿瘤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及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热点突变情况及二者结合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至2014年手术的236例胶质瘤标本(WHO I-Ⅳ级肿瘤分别为16、89、72和59例)中TERT基因启动子区(228位点和250位点)、IDHl(132密码子)和IDH2(172密码子)突变情况,分析这些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WHOI级16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均未检出IDH和TERT基因突变。WHOⅡ-IV级的220例弥漫浸润性胶质肿瘤中,年龄≥40岁患者TERT突变比例(60.8%,93/153)明显高于〈40岁患者(32.8%,22/67;P〈0.01),少突胶质瘤中TERT突变率(87.5%,56/64)明显高于星形细胞瘤(37.8%,59/156:P〈0.01)。年龄〈40岁、IDH1突变和少突胶质瘤为弥漫浸润性胶质肿瘤预后好的因素。TERT突变不能单独提示胶质瘤预后。TERT和IDH1突变联合检测可将弥漫浸润性胶质瘤分为4个分子亚组:IDH(+)/TERT(+)组、IDH(+)/TERT(-)组、IDH(-)/TERT(-)组和IDH(-)/TERT(+)组,4组间具有明显预后差异,IDH(+)/TERT(+)组患者预后最好,IDH(-)/TERT(+)组患者预后最差。结论IDH和TERT基因突变状态可细化胶质瘤患者预后分组,特别是可将IDHl野生型的病例进一步进行预后亚组划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千琪尹晓雪邹艳余天平龚静陈雪芹聂玲徐苗张孟尼周桥陈铌
关键词:末端转移酶异柠檬酸脱氢酶DNA突变分析
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4例位于侧脑室内,均呈囊实性,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幕上常见,以皮层受累为主,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清楚,水肿少见,增强扫描大多不强化;20例节细胞胶质瘤,颞叶好发,多呈囊实性混杂信号,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2例可见钙化;3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位置较表浅,亦表现为囊实性,轻度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能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孙祎繁段青耿莹茜
关键词:脑肿瘤影像
应用DSC-MR灌注成像鉴别少突胶质肿瘤和星形细胞瘤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MR灌注成像在鉴别少突胶质肿瘤和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行DSC-MR灌注成像的WHOⅡ级和Ⅲ级少突胶质肿瘤(n=41)和星形细胞瘤(n=43)患者。选取肿瘤内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值最大的区域作为ROIs,并计算出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 CBVmax)和最大相对脑血流量(r CBFmax)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组肿瘤的r CBVmax和r CBFmax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值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级别少突胶质肿瘤的r CBVmax值均大于相应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r CBVmax值,两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ROC曲线显示出较好的诊断效能。r CBFmax值在各组肿瘤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SC-MR灌注成像获取的r CBVmax值在鉴别少突胶质肿瘤和星形细胞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韩秋月冯飘飘鲁珊珊洪汛宁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少枝胶质肿瘤中1p/19q联合缺失的内皮细胞来源及特性研究
2016年
传统观点认为,肿瘤血管生成主要是肿瘤诱导产生大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瘤周正常内皮细胞形成血管。最近研究发现部分肿瘤内皮细胞具备肿瘤细胞的某些表型特征,提示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干细胞分化来源。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首次发现在1p/19q联合缺失率较高的少枝胶质肿瘤中,部分内皮细胞也存在此类缺失,并且发现内皮细胞没有表现出融合细胞的特征诸如出现染色体的扩增等现象;此外,该联合缺失突变也不太可能像癌基因一样通过基因转移或者内皮细胞吞噬凋亡细胞获得,因而,此类内皮细胞很可能与含该缺失的肿瘤细胞起源相同。Judah Folkman于1971年最早指出可根据肿瘤对于血供的依赖,设计抗血管生成的药物阻止血管生成,从而限制肿瘤生长。然而,多数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在应用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此类药物单独用于肿瘤治疗时往往没有明显改善,需要同时使用其他化疗药物,因而引起研究者对肿瘤血管生成以及相应治疗方案的更为深入思考。课题组的观测结果成为探索肿瘤内皮细胞起源的新切入点,本课题通过较大样本证实少枝胶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1p/19q联合缺失这一现象,确定此类内皮细胞在胶质瘤内皮细胞中的比例,为肿瘤诊断治疗以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血管生成细胞来源抗血管生成表型特征
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在鉴别脑胶质肿瘤组织学类型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在鉴别脑胶质肿瘤组织学类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4例脑胶质肿瘤1p/19q杂合性缺失情况,并随访观察预后。结果 1p/19q杂合性缺失70例,其中少突胶质细胞肿瘤54例,星形细胞瘤1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1p/19q联合缺失的发生率分别为61.6%、67.1%、54.8%,星形细胞瘤分别为38.7%、29.0%、16.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1p/19q联合缺失的发生率分别为63.2%(24/38)、63.2%(24/38)、52.6%(20/38),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分别为58.8%(10/17)、64.7%(11/17)、52.9%(9/17),不同级别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染色体缺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p/19q杂合性缺失的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4个月,大于未缺失者(39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对鉴别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与星形细胞瘤可能有一定帮助,且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玄勇梅金红王淳良徐姗王珊珊
关键词:少突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
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诊断——基于MR生理代谢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磁共振波谱、灌注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和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表现,重点分析该类肿瘤MR生理代谢成像特征。结果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及神经节细胞瘤各2例,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各1例。病变多为囊实性肿块,最大径平均为(3.98±1.26)cm,有不同程度强化,瘤周一般无或仅有轻度水肿。肿瘤多无明显扩散受限而表现为等低信号,实质区呈高灌注,其中1例为低灌注。胆碱有不同程度升高,氮-乙酰天门冬氨酸则多为降低表现,其中1例胆碱及氮-乙酰天门冬氨酸明显升高,磁敏感加权成像上肿瘤内有点片状低信号者2例。结论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及磁共振波谱等反映肿瘤生理代谢特征的MRI技术,对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显示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常规MRI和临床表现能提高术前鉴别诊断能力。
李晓光张伟国康厚艺向建波
关键词:组织病理学磁共振成像
少枝胶质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少枝胶质肿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l)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北京天坛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集的165例少枝胶质肿瘤标本,提取肿瘤DNA,通过测序检测IDHI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特点。结果111例肿瘤(67.3%)发生IDHl突变,其中CGT→CAT突变109例(98.2%),CGT→AGT突变1例(0.9%),CGT→TGT突变1例(0.9%)。间变少枝、少枝和少枝星形细胞瘤的突变率分别为13/15、83.3%(45/54)和72.9%(43/59),显著高于间变少枝星形细胞瘤[27.0%(10/37)]。结论病理亚型间IDHl突变率的差异提示不同亚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肿瘤发生机制。
任晓辉崔向丽尚志梅林松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

相关作者

林松
作品数:124被引量:592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预后 胶质母细胞瘤 术中超声 神经胶质瘤
卢德宏
作品数:257被引量:987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难治性癫痫 病理学 癫痫 免疫组织化学 中枢神经系统
余捷凯
作品数:115被引量:363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血清蛋白质 肾母细胞瘤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指纹图谱 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
郑树
作品数:767被引量:4,393H指数:3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癌 大肠肿瘤 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肿瘤
张书展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常见肿瘤 血清蛋白质 分歧 胶质肿瘤 健康人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