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6篇“ 胶质原纤维“的相关文章
- 使基因在表达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细胞中进行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该分离的核酸分子包含SEQ ID NO:1的核酸序列或与SEQ ID NO:1的所述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至少1400bp的核酸序列,或者由其组成,其中当与编码基因的核酸序列可操作地连...
- G·凯勒H·奥伊博
- 急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病理变化及视网膜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变化动态观察
- 2024年
-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病理变化及视网膜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探讨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的损伤情况。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急性高眼压模型组18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急性高眼压模型组采用沿角巩膜缘结膜下环扎缝合法制备急性高眼压模型。急性高眼压模型组大鼠造模前、缝合即刻、缝合后1 h、缝合后1 d、缝合后2 d、缝合后3 d、缝合后4 d、缝合后5 d、缝合后7 d时,分别使用Tonolab眼压计监测眼压,正常对照组于同一时间点测量眼压。取急性高眼压模型组大鼠,于缝合后1 d、缝合后3 d、缝合后7 d时分别处死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采用Thy-1免疫组化染色法测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中GFAP蛋白。结果急性高眼压模型组大鼠缝合即刻、缝合后1 h、缝合后1 d、缝合后2 d眼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急性高眼压模型组大鼠缝合即刻、缝合后1 h、缝合后1 d、缝合后2 d眼压均高于其他时间点眼压,呈下降趋势(P均<0.05)。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各层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急性高眼压模型组大鼠缝合后1 d时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水肿,大鼠缝合后3 d时视网膜水肿开始减轻,大鼠缝合后7 d时视网膜厚度及神经纤维层厚度均变薄。急性高眼压模型组大鼠缝合后3 d、7 d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急性高眼压模型组大鼠缝合后1 d时(P均<0.05),且急性高眼压模型组大鼠缝合后7 d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低于缝合后3 d时(P均<0.05)。正常对照组、急性高眼压模型组大鼠缝合后1 d、3 d、7 d时大鼠视网膜中GFA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65.762±16.246、115.777±18.780、145.056±9.777、169.751±10.378,两两相比,P均<0.05。结论急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发生病理变化,出�
- 景原媛马伊王凯
- 关键词:视网膜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急性高眼压模型
- 齐刺环跳穴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背角炎症因子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脊髓背角炎症因子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a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神经病理痛(Neuropathic pain,NP)的镇痛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进行针刺及药物干预,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的变化,治疗结束后取损伤处坐骨神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形态;取腰3~5脊髓节段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GFAP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PWL指数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齐刺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1)。HE染色,模型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神经纤维在数量及排列紊乱程度等方面均有改善,齐刺组改善最为明显。ELISA法、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显著下降,齐刺组表达低于单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齐刺环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降低中枢痛觉敏化程度有关。
- 田辉陈怡然马铁明
-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神经病理痛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使基因在表达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细胞中进行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该分离的核酸分子包含SEQ ID NO:1的核酸序列或与SEQ ID NO:1的所述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至少1400bp的核酸序列,或者由其组成,其中当与编码基因的核酸序列可操作地连...
- G·凯勒H·奥伊博
- 文献传递
- 血清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与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与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6例HIE足月儿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HIE组(n=13)、中度HIE组(n=21)和重度HIE组(n=12);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出生且无窒息及神经系统症状的30例足月儿为对照组。轻度HIE组患儿给予常规的三支持治疗(1.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2.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流灌注;3.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和三对症治疗(1.控制惊厥;2.降低颅内压;3.消除脑干症状);中、重度HIE患儿除了给予常规的三支持和三对症治疗外,同时于出生后6~72 h期间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35℃。各组受试者均于出生第1、3、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1.5~2.0 mL,置于干燥促凝管中,凝血后以3200 r·min^(-1)离心5 min,取血清-70℃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FAP、UCH-L1水平,比较各组受试者出生第1、3、7天血清GFAP、UCH-L1水平差异,并观察血清GFAP、UCH-L1水平与足月儿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出生第3天,轻度HIE组患儿血清GF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第1、3、7天,中度HIE组、重度HIE组患儿血清GFAP、UCH-L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HIE组患儿出生第1、3、7天的血清UCH-L1水平及出生第7天的血清GFA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HIE组,重度HIE组患儿出生第1、3、7天的血清GFAP、UCH-L1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HIE组(P<0.05)。重度HIE组患儿出生第1、7天的血清UCH-L1水平及出生第1、3、7天的血清GFA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HIE组(P<0.05)。中度HIE组、重度HIE组患儿出生第1、7天的血清GFAP水平显著高于出生第3天(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出生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与HIE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740、0.526、0.902,P<0.05),血清UCH-L1水
- 张琦姜泓冯慧玲
- 关键词: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儿
- 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 1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 1(UCH-L 1)、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义乌復元私立医院2016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66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Apgar评分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3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血清UCH-L 1、GFAP水平,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评分)、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及智力发展指数(MDI)的相关性及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组、轻度组和对照组血清UCH-L 1、GFAP水平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NBNA评分、PDI及MDI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血清UCH-L 1、GFAP水平与NBNA评分、PDI及MDI呈负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UCH-L 1、GFAP截断值分别为0.75 ng/ml和0.59 ng/ml,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有较好诊断价值(P<0.05)。结论血清UCH-L 1、GFAP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有较好诊断价值,可作为评估病情及预后的敏感指标。
- 郭红华桂纯宽
- 关键词:脑损伤新生儿窒息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estrin2、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水平变化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Sestrin2、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水平的变化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6例AIS患者为AIS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组(n=30)、中度组(n=69)、重度组(n=37);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级标准将A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92)和预后不良组(n=44)。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的NIHSS评分、GOS评分、梗死部位、合并疾病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UCH-L1、GFAP、Sestrin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AIS组患者血清Sestrin2、GFAP、UCH-L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中Sestrin2、GFAP、UCH-L1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Sestrin2、GFAP、UCH-L1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AIS患者预后与NIHSS评分、GOS评分、血清Sestrin2水平、血清GFAP水平、血清UCH-L1水平、梗死病灶大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有关(P<0.05);与年龄、起病至入院时间、性别、脑梗死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无关(P>0.05)。NIHSS和GOS评分、梗死病灶大小、心房颤动及血清GFAP、UCH-L1水平是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患者血清Sestrin2、GFAP、UCH-L1水平较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NIHSS和GOS评分、梗死病灶大小、心房颤动及血清GFAP、UCH-L1水平是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陶培洪孟涛杨柳田丽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辛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辛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辛醇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取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辛醇干预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不造模,其余3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时间为2 h,再灌注时间为24 h。辛醇干预组于缺血前30 min按5 mmol/kg体质量腹腔注射辛醇溶液,溶剂对照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等容积5%二甲基亚砜溶液,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于同时腹腔注射等容积0. 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大鼠处死前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半暗带GFAP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24 h后,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 8±0. 4)分比0分](P <0. 05);溶剂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 8±0. 4)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辛醇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 1±0. 4)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 <0. 05)。缺血再灌注24 h后,模型组缺血半暗带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 <0. 05);溶剂对照组缺血半暗带GFAP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辛醇干预组缺血半暗带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 <0. 05)。缺血再灌注24 h后,假手术组缺血半暗带GFAP蛋白表达较少,模型组GFAP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溶剂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辛醇干预组GFAP蛋白表达量明显少于模型组。结论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可能是辛醇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吴嶛孙颖孙波倪小宇徐欣左鹏倪贵华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辛醇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变化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变化,分析HCY和GFAP对ACI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2例ACI患者(ACI患者组)和40例非ACI患者(对照组)血清HCY、GFAP水平。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时间及梗死面积等将ACI患者进一步分组,比较不同组别血清HCY、GFAP水平差异,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HCY、GFAP在脑梗死诊断中的阳性与阴性的临界值及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ACI患者组HCY、GFAP水平分别为(18. 26±5. 37)μmol·L-1、(1. 28±0. 64)μg·L-1,均高于对照组的(7. 41±3. 46)μmol·L-1、(0. 69±0. 37)μg·L-1(均P <0. 01);发病时间12~24 h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发病时间<12 h组(P <0. 05);小面积梗死(SI)组血清HCY及GFAP水平最低,大面积梗死(LI)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NIHSS评分<4分组HCY及GFAP水平最低,> 15分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血清HCY与GFAP水平呈正相关(r=0. 514,P=0. 001),HCY与合并高血压、发病时间、梗死面积、NIHSS评分呈正相关,GFAP与合并高血压、梗死面积、NIHSS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高血压、梗死面积、NIHSS评分为血清HCY和GFAP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HCY、GFAP诊断ACI的最佳界值分别为15. 03μmol·L-1、1. 02μg·L-1。结论:ACI患者血清HCY和GFA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ACI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ACI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张欣齐凡星李静李志安康丽娟刘露孙静
-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急性脑梗死
- 酸枣仁汤对抑郁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缝隙连接蛋白43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对抑郁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Cx43)的作用。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中药组4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以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ility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各组分别进行相应处理,对各组大鼠糖水消耗情况、旷场实验指标变化情况、大脑皮质神经阻滞细胞损伤情况及大脑皮质GFAP、Cx43表达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水平及垂直活动均明显减少,但神经损伤总评分、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GFAP、Cx43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及中药组大鼠2组糖水消耗量、水平及垂直活动均明显增多,神经损伤总评分、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GFAP、Cx43表达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与氟西汀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酸枣仁汤可显著减轻抑郁大鼠糖水消耗量及大鼠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减弱其自主活动,并降低其GFAP、Cx43表达。
- 刘克洪孙建伟胡晓华
- 关键词:酸枣仁汤动物实验
相关作者
- 张万琴

- 作品数:123被引量:45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癫痫 红藻氨酸 帕金森病 海马 蝎毒
- 侯良芹

- 作品数:41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发育 海马 发育过程 休止 电针
- 丁艳霞

- 作品数:23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电针 帕金森病大鼠 解剖学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
- 魏壮

- 作品数:99被引量:3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脱位 手部
- 于建春

- 作品数:328被引量:1,799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三焦气化 SAMP10 三焦针法 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