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2 篇“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的相关文章
胫骨 远端 内踝逆行髓内钉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胫骨 远端 内踝逆行髓内钉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体检的健康男性 志愿者1名, 30岁, 身高172 cm, 体质量60 kg。应用螺旋CT对左侧胫骨 进行薄层连续扫描。将受试者胫骨 CT数据导入Mimics 16.0软件建立胫骨 三维模型。对胫骨 三维模型远端 进行切割, 模拟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 根据手术方式分别构建胫骨 远端 内侧钢板固定模型、专家型胫骨 髓内钉固定模型、胫骨 远端 前外侧L形钢板固定模型、胫骨 远端 内踝逆行髓内钉固定模型。分别对4组模型依次施加400、800、1 200 N的压缩载荷及4、8、12 N·m的扭转载荷, 观察4组模型在同种载荷下的等效应力和位移情况。结果在400、800、1 200 N压缩载荷条件下, 胫骨 远端 内侧钢板固定模型最大应力分别为35.08、69.26、103.52 MPa, 专家型胫骨 髓内钉固定模型最大应力分别为24.45、46.26、71.00 MPa, 胫骨 远端 前外侧L形钢板固定模型最大应力分别13.69、27.76、34.10 MPa, 胫骨 远端 内踝逆行髓内钉固定模型最大应力分别为16.07、28.91、41.25 MPa。胫骨 远端 内侧钢板固定模型的应力峰值高于另外3组, 专家型胫骨 髓内钉固定模型的应力峰值处于中等水平, 而胫骨 远端 内踝逆行髓内钉固定模型的应力峰值以及胫骨 远端 前外侧L形钢板固定模型的应力峰值较低且相近。在3种压缩载荷情况下, 胫骨 远端 内侧钢板固定的位移峰值分别为0.65、1.28、1.90 mm, 专家型胫骨 髓内钉固定分别为0.69、1.36、2.04 mm、前外侧L形钢板固定分别为0.65、1.28、1.91 mm, 胫骨 远端 内踝逆行髓内钉固定分别为0.68、1.34、2.01 mm, 4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所导致的位移峰值接近。在4、8、12 N·m扭转载荷条件下, 胫骨 远端 内侧钢板固定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别为284.66、568.87、950.00 MPa, 专家型胫骨 髓内钉固定模型的最大� 姚小涛 刘庆军 丁真奇 钟渊福 陈肖兰关键词: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有限元分析 髓内钉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固定方式在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骨愈合中的生物力学差异 被引量:2 2024年 背景: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伴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具有挑战性 ,新型逆行胫骨 髓内钉、外置接骨板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在骨折 愈合不同时期、不同负重情况时的骨折 端应变、应力遮挡情况未见报道。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探讨骨折 愈合不同时期逆行髓内钉及外置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应用及康复锻炼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1名40岁健康男性 的胫骨 CT数据,建立胫骨 远端 粉碎 骨折 的有限元模型,构建胫骨 逆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固定模型及骨痂模型并根据骨折 的固定原则进行装配。使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骨折 愈合不同时期时逆行髓内钉及外置接骨板2种固定方式的骨折 端位移、胫骨 应力遮挡、骨痂应力、胫骨 及固定装置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胫骨 骨折 端相对位移随着骨折 愈合的进行逐渐减小,在术后3个月后位移明显减少;术后0,1个月,外置接骨板组的垂直位移及总位移均大于逆行髓内钉组,2种固定方式的Z轴位移(水平内外侧位移)均较X、Y轴位移明显,且接骨板模型的Z轴位移差异最明显;2种固定方式的Z轴位移最大位置均位于胫骨 外侧,位移最小位置均位于胫骨 内侧;②骨折 愈合的应力遮挡率随骨折 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逆行髓内钉的应力遮挡率在骨折 愈合不同时期均高于外置接骨板;术后3个月后外置接骨板的应力遮挡率降低到4%左右,逆行髓内钉的应力遮挡率降低到40%左右;③2种固定方式骨痂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加,外置接骨板组骨痂的应力始终大于逆行髓内钉组;2种固定方式中,骨痂最大应力大致分布一致,均位于胫骨 外侧部分;④随着骨折 愈合2种固定方式的胫骨 最大应力逐渐降低,外置接骨板组的应力始终大于逆行髓内钉组;1500 N载荷下外置接骨板组胫骨 最大应力区域平均应力为285 MPa,而逆行髓内钉组为26 M 颜华东 张中 赵刚 李杰 李杰 孙建华 刘志 王明明关键词:骨痂 逆行髓内钉 生物力学 应力遮挡 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支架外固定对于胫骨 骨折 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胫骨 远端 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胫骨 远端 内和/或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长和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少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更佳,能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固定方法。 王新忠关键词:外固定架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索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Pilon骨折 )的两种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胫骨 远端 Pilon骨折 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组,对照组采用胫骨 远端 前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影像学复位情况、术后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 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病人的术后影像学进行分析,按照Burwell-Charnley评价标准,对照组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2组病人根据Tornetta标准分析治疗效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Kofoed、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胫骨 远端 前外侧入路方式比较,Pilon骨折 采用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更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踝关节功能,缩短病人的术后恢复时间,且安全性 较好。 朱孝勇 杨科关键词: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后外侧入路 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与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骨折 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9.67±18.19)min、切口愈合时间(5.47±1.60)d均短于对照组的(137.67±25.29)min、(7.20±2.48)d,术中出血量(94.67±14.53)ml少于对照组的(125.33±22.0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AOFAS评分(83.33±5.21)分高于对照组的(76.93±4.51)分,VAS评分(1.47±0.92)分低于对照组的(2.13±0.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AOFA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切口恢复快等优点,对术后早期踝关节功能恢复及缓解术后疼痛均具有明显优势。 王彦关键词:有限切开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踝关节功能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数字化设计在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内固定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分析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数字化设计在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内固定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48例单侧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每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优良率、术后6个月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更高(P<0.05),手术时间及骨折 愈合时间均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水平均更低(P<0.0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指标、术后关节功能、疼痛、生活质量及炎症反应的改善情况均更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数字化设计的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改善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关节功能、疼痛、生活质量及炎症反应,且临床治疗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沙鹏 欧阳晓 刘兴勇关键词: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手术 疗效 安全性 前外侧切口结合距骨定位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前外侧切口结合距骨定位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切口结合距骨定位治疗20例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患者。观察骨折 复位情况、骨折 愈合时间、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3个月。骨折 解剖复位15例,功能复位4例,复位丢失1例。骨折 愈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背伸5°~20°,跖屈20°~45°,均无跟腱挛缩表现;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69~98分,其中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18/20。结论采用前外侧切口结合距骨定位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具有显露充分、软组织损伤小、复位固定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患者踝与后足功能恢复。 陈志军 朱东波 杨国涛 周立建关键词:前外侧入路 胫骨远端骨折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111例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53)给予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试验组(n=58)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6.3±9.0)min,术中出血量(109.5±20.5)ml及手术切口愈合的时间(5.5±1.2)d,骨折 愈合时间(44.8±13.8)d均少于对照组(84.0±13.5)min,(184.5±32.3)ml,(9.3±1.5)d,(62.9±10.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优良率为94.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75.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恢复快,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孙琳关键词:MIPPO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张氏牵引器)辅助复位用于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5例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使用张氏牵引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复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3个月骨折 愈合率、骨折 端切开率和功能优良率并采用Burwell-Charnley和Johner-Wruhs评分评估复位效果和术后下肢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 端切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个月骨折 愈合率和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氏牵引器针对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辅助工具,术后整体临床效果良好。 张顶顶 涂振兴 刘昊 梁春雨 孙晓新关键词: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骨折复位 骨折不愈合 桃红四物汤辅助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辅助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治疗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4月76例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仅行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血栓素B2(TXB-2)、I型肢原交联C端肽(p-CTX)及骨碱性 磷酸酶(BALP)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XB2、p-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83.7%(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0.5%(P<0.05)。结论:胫骨 远端 粉碎性 骨折 在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可促进骨折 愈合,提高疗效,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王仁鹏关键词:桃红四物汤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相关作者
苏佳灿 作品数:604 被引量:2,667 H指数:2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骨不连 骨折 三维有限元分析 骨折愈合 张春才 作品数:745 被引量:3,638 H指数:3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髋臼骨折 生物力学 骨不连 内固定 髋臼 许硕贵 作品数:607 被引量:2,287 H指数:2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骨不连 髋臼骨折 生物力学 内固定 骨折 刘欣伟 作品数:367 被引量:1,307 H指数:1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髋臼骨折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骨缺损 骨折 曹烈虎 作品数:212 被引量:833 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髋臼骨折 骨钙蛋白 弓状线 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