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胡状集油田“的相关文章
- 胡状集油田高含水井组双向调堵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胡状集油田是严重的非均质油藏,含水高,油层埋藏深且矿化度高,单一的调剖效果越来越差.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提出了双向调堵技术,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一种新的交联聚合物体系,评价不同调堵形式的开发效果,验证了双向调堵具有相对的优越性,较之单一的调剖或者堵水,可提高3%采出程度.将该技术应用于现场试验,并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
- 赵泽宗
- 关键词:胡状集油田高含水交联聚合物
-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沙三段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以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沙三段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及粘土矿物分析等手段,对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明确了研究层段在埋藏过程中主要受压实、胶结及溶蚀作用的改造,其中溶蚀作用明显改善了储层的物性,主要表现为酸性介质下以碳酸盐胶结物、长石为对象的溶解,相应的在1950~2050m及2350~2500m发育2个溶蚀高峰带。
- 唐果
- 关键词: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成岩作用沙河街组
-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成岩作用研究
- 目前,前人针对胡状集油田储层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以往工作中对该区深层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较少。为了详细研究深层储层的成岩作用及过程,本文以胡状集油田沙河街组沙三中油藏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区域地质特征,进行沉积微相及...
- 强璐
- 关键词: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孔隙演化
- 胡状集油田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水驱技术被引量:5
- 2018年
- 为对特高含水油藏深度挖潜,解决特高含水油藏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提出了斜交夹层的识别方法,总结了斜交夹层下不同韵律层的水淹模式,研究了剩余油分布状况,并制定了相应的挖潜对策。同时,基于流线分布得出了微观过水倍数计算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可以通过改变水驱方向解决平面矛盾,增大水驱波及体积,挖潜平面剩余油。该方法在胡状集油田取得较好应用效果,证实了扇三角洲沉积存在斜交夹层,对剩余油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过水倍数计算结果可从微观上表示水驱波及范围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斜交韵律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2个夹层的上部,且逆向注水的波及系数和采收率略大于顺向注水,过水倍数是影响驱油效率和采收率的重要因素,过水倍数越大,水驱效果越好。胡状集油田斜交夹层剩余油研究和过水倍数计算方法的推导,为特高含水油藏挖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 宫红茹唐顺卿胡志成
- 关键词:特高含水油藏挖潜技术胡状集油田
-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 由于低阻油层电阻率数值偏低,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易被误认为水层而漏失掉。胡状集地区沙三段储层具有典型的低阻油层特征,造成油水层识别困难。完善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技术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这样既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
- 郭红
- 关键词:胡状集油田低阻油层测井评价东濮凹陷
- 胡状集油田放大压差提高采收率研究
- 2015年
- 胡状集油田目前一类层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二、三类层也已高含水,下步如何实现有效开发政策还不十分明朗。不同的含水阶段油藏的开发特点,开发方式也不尽相同,需要区别对待,针对目前状况,特别需要加强注水方式、注采强度、合理注采比、生产压差等多方面注采政策研究。
- 谷磊
- 关键词:胡状集油田特高含水期生产压差
-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油气输导体系及模式被引量:1
- 2014年
-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位于凹陷缓坡,多条近平行的二级断层将其切割形成断阶构造,伴生的三、四级断层将构造进一步复杂化。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泥岩频繁间互,砂体、断层及其相互配置构成了胡状集油田复杂的油气输导体系,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胡状集油田胡5断块区输导体系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发现,胡状集油田为其东侧洼陷带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近东西向运移至斜坡带聚集形成;砂体厚度和断距控制断层两侧的岩性对置关系,进而影响断层的侧向封闭性。砂体与断层配置形成2种油气输导模式,并控制研究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对于走向与主断层平行的断层,当断距较小且砂岩厚度较大时,具有输导油气的作用;当断距较大时,可断开厚层砂体,有利于油气聚集。对于与主断层斜交的断层,其断距较小且砂体厚度较大的部位有利于油气输导,而断距较大且砂体厚度较小的部位则易于封堵油气。
- 饶蕾王学军王鹏宇孟亚丽柯明文尚雅珍
- 关键词:断层封闭性油气输导体系胡状集油田
- 非均质油藏水驱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及四维地质模型研究——以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为例
- 针对胡状集油田胡12块严重非均质油藏,采用实验和生产现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针对优势渗流通道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建立了油藏四维地质模型。 储层结构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
- 李中超
- 关键词:非均质储层物性变化
- 胡状集油田主力油层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 2012年
- 胡状集油田经过20多年的开发,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近年来,随着油藏开发向差层潜力转移,大量进行油井堵水、水井层间调整工作,造成主力层井网极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但是主力油层剩余可采储量基数大,仍是下步开发的重点。
- 朱子恒卢晓金岳胜利常文亚冯勤利
- 关键词:主力油层剩余可采储量
- 注颗粒示踪剂识别大孔道技术在胡状集油田的应用
- 2011年
- 非均质砂岩油藏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注入水长期冲刷,局部孔渗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在注入井与生产井间形成渗透性高于相邻其它部位的通道。这种高渗条带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水驱波及体积。注颗粒示踪剂识别大孔道技术是方法是在注水井中注入示踪元素,在周围的生产井中取样,分析示踪元素的产出浓度,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就可以了解井间油层的非均质特性,达到识别高渗条带或大孔道的目的。
- 秦凌嵩朱利君朱子恒徐海彬马猛
- 关键词:大孔道
相关作者
- 郑宇霞

- 作品数:12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胡状集油田 注水 沉积相 复杂小断块 胡庆油田
- 贾建明

- 作品数:8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胡状集油田 油藏精细描述 矿化度 国外钻井 钻井技术
- 李建荣

- 作品数:19被引量:10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注水开发 东濮凹陷 胡状集油田 孔隙结构 渗透率
- 戴胜群

- 作品数:39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油水层 注水 油藏 剩余油分布 胡状集油田
- 周延军

- 作品数:50被引量:39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井身结构 套管损坏 支持向量机 PDC钻头 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