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08篇“ 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相关文章
一种辣、甜椒雄性不育及其保持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属于蔬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核互作型恢复(基因型为N(RfRf))同时转育成农艺性状相同的雄性不育(基因型为S(rfrf))和保持(基因型为N(rfrf))的方法,本发明以雄性不育材料和稳...
杨中周陈朝武韦小飞叶宇文张志成田猛
烟草sua雄性不育雌蕊畸形率降低及繁种种植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烟草sua雄性不育雌蕊畸形率降低及繁种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烟株现蕾前期对烟株全株叶面喷施KH<Sub>2</Sub>PO<Sub>4</Sub>溶液,每株烟草喷施至少10mlKH<Sub>2<...
许杰张立猛郑昀晔牛永志陈云松宋碧清
烟草sua雄性不育雌蕊畸形率降低及繁种种植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烟草sua雄性不育雌蕊畸形率降低及繁种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烟株现蕾前期对烟株全株叶面喷施KH<Sub>2</Sub>PO<Sub>4</Sub>溶液,每株烟草喷施至少10mlKH<Sub>2<...
许杰张立猛郑昀晔牛永志陈云松宋碧清
烟草两种雄性不育生化特性比较
2022年
为比较不同源烟草雄性不育及其保持的生化特性差异,以源自粉蓝烟草(Nicotiana glauca)雄性不育K326[(gla)S]和源自甜烟草(N.suaveolens)雄性不育K326[(sua)S]及保持K326(MF K326)为材料,测定生育期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盛花期测定ATP、ADP含量。结果表明:主要生育期内,MF K326的POD及SOD活性均高于(gla)S和(sua)S;成苗期到旺长期(gla)S的POD酶活性低于(sua)S,而从现蕾期到盛花期,(gla)S的POD酶活性高于(sua)S;由成苗期到现蕾期(gla)S的SOD酶活性高于(sua)S;而从现蕾期到盛花期,(gla)S的SOD活性低于(sua)S。盛花期叶片组织中,MF K326、(gla)S、(sua)S的ATP含量分别是其ADP含量的1.72、1.27、1.56倍;MF K326的POD及S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gla)S及(sua)S,(gla)S的POD酶活性显著低于(sua)S,而(gla)S与(sua)S间SOD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盛花期花蕾组织中,MF K326、(gla)S、(sua)S的ATP含量分别是其ADP含量的2.02、1.19、1.39倍;MF K326的POD及S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gla)S及(sua)S,(gla)S及(sua)S之间则无显著差异。这为进一步开展不育机理研究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基础。
彭坚强陈学军陈学军吴兴富焦芳婵杨大海杨大海张谊寒杨林明
关键词:烟草胞质雄性不育系ATPADPPOD酶
鉴定烟草sua-CMS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烟草sua‑CMS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选自orf82、orf103、orf115<Sup>a</Sup>、orf100、orf115<Sup>b</Sup>、orf191,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
李凤霞杨爱国郑业强刘志文孙玉合
文献传递
芥菜雄性不育结荚性状的筛选和细学鉴定被引量:3
2021年
对59份不同变种芥菜材料(30份细雄性不育和29份保持)的结荚性状进行田间调查,统计结荚畸形情况;同时,利用分子标记对30份芥菜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有23份是芥菜hau细雄性不育,7份是芥菜ogu细雄性不育。29份芥菜保持材料、7份芥菜ogu细雄性不育和5份芥菜hau细雄性不育的荚表现均为饱满、直立,其他芥菜hau细雄性不育荚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畸形。以结荚正常的保持材料为对照(CK),对芥菜ogu细雄性不育和芥菜hau细雄性不育的花药败育和花器官发育进行细学观察,发现芥菜ogu细雄性不育和芥菜hau细雄性不育(荚正常)花药败育特征为绒毡层提前降解,芥菜hau细雄性不育(荚畸形)的败育特征为形成雄蕊—雌蕊嵌合体,初步揭示了芥菜雄性不育结荚畸形性状的细学形成机制。
刘志新徐玉颖姚培杰许可净韩一鸣傅强万正杰
关键词:芥菜雄性不育系细胞学观察败育
辣椒雄性不育2003-12A的选育
2020年
以丰产性突出、辣度高、坐果集中、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为选育目标,用雄性不育06-1A为不育源,以丰产、高辣自交2003-12为父本,通过多代回交、自交选育,育成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辣度高的羊角椒不育2003-12A;该不育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遗传性状稳定。以2003-12A为母本进行测交配组,选育出坐果性强、高辣、抗炭疽病的组合X1501,可用于高辣豆瓣酱、剁椒、辣椒粉等加工产品的生产。
巩雪峰陈鑫雷晓葵雷晓葵许艺宋占锋
关键词: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
茎瘤芥特晚熟雄性不育的选育及鉴定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方式选育茎瘤芥特晚熟雄性不育,并对其不育性等性状进行鉴定,为茎瘤芥特晚熟杂交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基础。【方法】以涪杂2号为不育源母本,与5个农艺性状良好、晚熟性强的茎瘤芥优良自交(SJ20、SJ2-1、SJ4-16、SJ190-6和SJ320-3)进行杂交和回交,对回交7代的不育及其保持的农艺性状、物候期、花器官特征、开花习性、育性及配制组合杂种优势表现等进行鉴定。【结果】经过1次杂交和连续7次回交,选育出5个不育度完全、不育株率100%的茎瘤芥特晚熟雄性不育,即SJ20A、SJ2-1A、SJ4-16A、SJ190-6A和SJ320-3A。不育在叶形、叶色、瘤茎鲜量等方面与其保持表现相同或相近,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但在3级分枝数量上,除SJ20A和SJ320-3A之外,其他3个不育均显著大于其对应保持(P<0.05,下同)。每级分枝的长度各不育显著或极显著(P<0.01)大于其对应保持,具有更强的分枝能力。所有不育均在3月下旬现蕾,较对照(涪杂8号)晚3~12 d,表现出强的晚熟性;其花器官与其对应保持存在明显形态差异,其花瓣颜色更深,花药干瘪无粉,花朵在花枝上排列稀疏,开花前存在花柱外露的现象;其雄性不育性彻底,自交结实率和花粉活力均为0;以其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均为特晚熟性,其中13个组合比对照明显增产,3个优势组合(SJ190-6A×CSB228,SJ190-6A×CSB282,SJ4-16A×CSB228)分别比对照增产22.88%、29.32%和31.90%。【结论】5个新转育的茎瘤芥不育SJ20A、SJ2-1A、SJ4-16A、SJ190-6A和SJ320-3A的晚熟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良好,不育性彻底、不育性状稳定,且配制组合杂种优势明显,可作为晚季栽培条件下茎瘤芥特晚熟杂交新品种培育的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莫言玲刘义华曾静陈静静张友燕李昌满
关键词:茎瘤芥特晚熟胞质雄性不育选育农艺性状
一种辣椒雄性不育创制及三同时配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椒雄性不育创制及三同时配套的方法,以基因型为S(<I>RfRf</I>)材料作母本,基因型为N(<I>rfrf</I>)材料作父本,成对杂交收F<Sub>1</Sub>代种子,将F1代种子播种,...
孙国胜马志虎孙春青戴忠良毛忠良潘跃平吴国平山溪潘永飞张振超秦文斌姚悦梅
文献传递
辣椒雄性不育CaNAD9线粒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深入研究辣椒雄性不育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本研究以辣椒雄性不育9704A和同型保持9704B为实验材料,克隆了线粒体基因组CaNAD9基因,比较了其一级结构在2种材料间的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保持9704B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雄性不育9704A与同型保持9704B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通过对双向测序进行分析,辣椒CaNAD9基因CDS长度为573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aNAD9基因编码190个氨基酸残基;CaNAD9基因转录本在不育和保持中均未发生RNA编辑;辣椒CaNAD9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且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在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胎座中的表达量最低;辣椒CaNAD9基因的表达量在雄性不育与保持花蕾不同发育阶段中存在一定差异,在花粉母细减数分裂期辣椒雄性不育与同型保持中的表达差异最为显著。这种差异可能会使雄性不育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辣椒雄性不育
杨婷玉邵贵芳张水王姣张靖柔赵凯邓明华
关键词:辣椒胞质雄性不育能量代谢基因表达

相关作者

周瑞阳
作品数:234被引量:606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红麻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苎麻 棉花 保持系
万正杰
作品数:110被引量:34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研究主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芥菜 叶用芥菜 红菜薹 不育度
傅廷栋
作品数:387被引量:3,728H指数:38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分子标记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甘蓝型
赵丽梅
作品数:192被引量:616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 杂交大豆 大豆细胞质 细胞质雄性不育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赵艳红
作品数:111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红麻 玫瑰茄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选育 保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