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9篇“ 背阔肌肌瓣“的相关文章
- 乳腺癌腔镜辅助下背阔肌肌瓣乳房重建术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辅助下背阔肌肌瓣乳房重建术的优缺点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6~69岁,平均48.7岁。肿瘤均为单侧,左侧17例,右侧9例。原发肿瘤直径1.0~7.0 cm,平均2.7 cm。肿瘤病理分期:T111例、T214例、T31例;N010例、N111例、N22例、N33例;初诊时无患者发生远处转移(M0)。其中10例行保乳手术,16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全切术;术后均行腔镜辅助下背阔肌肌瓣乳房重建术。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3 d引流量;术后6个月采用Breast-Q评分量表中的背部满意度问卷评估患者对背部手术的满意度。结果手术时间280~480 min,平均376.7 min;切口长度10~15 cm,平均12.2 cm;术后3 d引流量500~1600 mL,平均930.2 mL。术后发生血清肿4例,切口裂开1例,胸壁麻木1例,患侧上肢水肿1例。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0.1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背阔肌肌瓣坏死、背阔肌萎缩及肩关节活动障碍;2例患者术后患侧腋窝淋巴结复发,均无远处转移发生。术后6个月,Breast-Q评分量表中的背部满意度评分为64~100分,平均79.5分;其中行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全切术患者满意度评分为64~100分、平均78.6分,行保乳术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8~100分、平均81.0分。结论乳腺癌腔镜辅助下背阔肌肌瓣乳房重建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较轻,美容效果良好,是一种兼具安全性及美容性的术式。
- 李江涛刘晨璐欧欣瑜陆艺文苏士成刘志瀚
-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重建背阔肌肌瓣单孔腔镜
- 游离背阔肌肌瓣移植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探讨
- 2022年
- 目的:探究采用游离背阔肌肌瓣移植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足背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行传统背部皮瓣游离移植术进行修复,观察组行修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皮瓣肿胀及感觉功能情况,并对治疗效果及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皮瓣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美学效果满意度评分(7.03±0.47)分,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美学效果满意度评分(6.26±0.69)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点辨距觉大于对照组,其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背部皮瓣游离移植术比较,修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避免皮瓣和肌瓣移植后臃肿的缺点,促进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患者对移植后的外观及美学效果满意度较高。
- 赖雪云卢素文蒋静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足背部游离皮瓣背阔肌肌瓣美学效果
- 乳腺癌术后仰卧位单切口即刻背阔肌肌瓣乳房重建的可行性临床研究
- 目的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外一科诊治的乳腺癌术后即刻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单切口背阔肌肌瓣乳房重建术与传统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在并发症发生率、美观度及患者满...
- 周佳
- 关键词:即刻乳房重建背阔肌
- 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瓣在头顶部鳞状细胞癌伴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治疗头顶部鳞状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0年1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头顶部鳞状细胞癌伴颅骨侵袭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50~65岁,原始病变面积为5 cm×4 cm~15 cm×8 cm。术前根据颅骨CT三维重建结果预估颅骨切除范围并采用三维打印技术预制钛网。Ⅰ期行肿瘤扩大切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 cm×7 cm~18 cm×11 cm,采用预成形钛网修补,并采用面积为10 cm×9 cm~20 cm×13 cm的背阔肌肌瓣覆盖钛网,将胸背动静脉与一侧颞浅动静脉吻合,对供区肌肉断端行拉拢缝合或缝扎处理,将背部皮肤重新覆盖回供区。Ⅰ期术后第10天进行Ⅱ期手术,取患者股前外侧薄中厚皮片覆盖背阔肌肌瓣。统计Ⅰ期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观察Ⅰ期术后肌瓣及Ⅱ期术后皮片存活情况,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头部外观、肿瘤有无复发。结果患者平均Ⅰ期手术时长为12.1 h,且术中出血量不超过1200 mL,Ⅰ期术后肌瓣和Ⅱ期术后皮片全部存活良好。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钛网外露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头顶部受区外观形态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应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皮覆盖修复头顶部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的创面,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该方法可在有效覆盖创面的同时,使受区和供区均获得良好的功能及外观。
- 马富鑫任盼曹瑾边永钎周加华赵聪颖
-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背阔肌肌瓣
- 一种经腋窝获取背阔肌肌瓣的电刀设备
- 本申请涉及一种经腋窝获取背阔肌肌瓣的电刀设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针对电流产生的热能够烧灼脂肪等软组织,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液化气体与烟雾颗粒,产生的烟雾容易影响手术操作人员的视野,增加手术难度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的...
- 马建勋李比夏有辰
- 一种经腋窝获取背阔肌肌瓣的内窥镜系统
- 本申请涉及一种经腋窝获取背阔肌肌瓣的内窥镜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针对外鞘套管和镜管之间未设置有定位装置,在治疗的过程中镜管容易沿外鞘套管的轴线方向位移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技术要点包括外鞘套管、设置于外鞘套管内...
- 马建勋李比夏有辰
- 文献传递
- 背阔肌肌瓣在电烧伤后肩周肌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瓣在电烧伤后肩周肌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20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3例伴有肩周严重损伤的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9~55岁,对其进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受伤肢体为左上肢8例、右上肢5例,均为Ⅲ~Ⅳ度焦痂创面,其中伴有肱二头肌缺损6例、三角肌缺损3例、肱三头肌缺损2例、肩周多条肌肉复合缺损2例。手术分2个阶段进行,Ⅰ期行肩周电烧伤创面清创探查,在保证全身状况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局部组织、保存肢体。最后1次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6 cm~40 cm×15 cm,肌肉缺损面积为8 cm×4 cm~19 cm×12 cm,7例患者伴有肱骨外露。Ⅱ期根据残留肢体缺损程度,采用背阔肌肌瓣行肩周肌力重建,背阔肌肌瓣切取面积为15 cm×6 cm~20 cm×18 cm,剩余创面采用自体头部刃厚皮修复,肌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术后肌瓣成活和创面封闭情况及随访时供受区外观。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参照肩关节简明测试评分系统,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肩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3例患者肩周肌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片移植区域残余创面,其中1例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换药后再次行自体头部刃厚皮移植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肩周肌瓣外形饱满、不臃肿,修复区域萎缩性瘢痕质地柔软,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接近。肌瓣供区遗留线性缝合瘢痕,不影响整体外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60~90°,上举120~180°,肌力恢复Ⅳ级以上8例、Ⅲ级5例;肩关节功能评定为优8例、良5例;10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非常满意,3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瓣的应用为肩周电烧伤后肌力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佳选择,�
- 张万福徐婧胡晓龙韩飞佟琳李少珲向胜涛官浩
- 关键词:背阔肌肌瓣
- 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进行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进行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的效果。方法将90例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无瘢痕组46例和传统组44例。无瘢痕组行保乳术后即时无瘢痕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术,传统组行保乳术后传统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乳房外观及乳房美容效果,评估患者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瘢痕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传统组,腹泻、呕吐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术后乳房与胸骨上窝距离、乳房与正中线距离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瘢痕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与传统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无瘢痕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可提高乳房美容效果,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提升术后满意度。
- 曹晓朋黄根钻苗满园李仁拴李伟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肌瓣修复
- 带蒂背阔肌肌瓣用于乳腺癌保乳术术后乳房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重要恶性肿瘤,近期其发病率有上升以及年轻化趋势,临床主要应用手术手段治疗乳腺癌,尽量扩大病灶切除范围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基础,但是因此所致乳房缺损会对患者身心带来不良影响[1]。近期对于乳腺癌了解深入、诊断治疗技术改善有助于乳腺癌及时发现以及针对性治疗,而针对其治疗也转变为以保乳手术为核心综合治疗。本研究探究了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修复中带蒂背阔肌肌瓣应用价值,为后期其在乳房缺损修复中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陈辉别克扎提·再孜提汉茅建娅马震耿中利
- 关键词:病灶切除保乳手术乳腺癌保乳术手术治疗效果
- 部分背阔肌肌瓣即刻乳房重建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目的:分析总结保留乳房皮肤的皮下腺体切除(skinsparing mastectomies, SSM)术后部分背阔肌肌瓣或联合假体即刻乳房重建临床应 用可行性及术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 2015 年 8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我 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37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保留皮肤的 全乳切除术即刻部分背阔肌肌瓣(latissimus dorsi musculo cutaneous flap, LDMCF)联合或不联合假体行乳房重建术,回顾性分析该术式的临床应用 价值和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 37 例乳腺癌癌患者, 29 例患者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 NAC)的乳房重建, 8 例患者保留乳房皮肤(SSM)的乳房重建。21 例部分背阔肌肌瓣联合假 体即刻乳房重建,其中 2 例患者肌瓣坏死、萎缩,导致重建的乳房明显缩 小。16 例患者部分背阔肌肌即刻乳房重建,2 例患者因术后感染和包膜挛 缩行假体取出,假体取出率 9.5%。术后再造乳房满意度调查显示:优 27 例, 良 6 例,可 2 例,差 2 例, 优良率为 89.2%,术后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及 转移。结论:保留乳房皮肤的皮下腺体切除术后部分背阔肌肌瓣或联合假 体即刻乳房重建术,操作简单,避免了二次手术的创伤;重建乳房形态自然, 对称性强,术后疤痕隐蔽,审美效果良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一期乳腺癌 重建术。
- 刘秋明李伟峰吴晓波徐亮胡平华曹亚丽
- 关键词:乳房肿瘤乳房重建背阔肌肌瓣假体
相关作者
- 贾玲

- 作品数:87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MVD 大肠癌 乳腺肿瘤
- 刘春生

- 作品数:34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顺铂 肺腺癌细胞 背阔肌肌皮瓣
- 孙建伟

- 作品数:47被引量:215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大肠癌 新辅助化疗 大肠肿瘤
- 白晓蓉

- 作品数:62被引量:205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死亡率 心理干预 恶性肿瘤
- 杨碎胜

- 作品数:130被引量:304H指数:9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术后 早期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