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5篇“ 背阔肌皮瓣“的相关文章
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3月在南阳市口腔医院进行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患者95例,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胸大组(47例)和组(48例)。胸大组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组采用肌皮瓣修复。比较胸大组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最长直径、皮瓣成活情况、排痰情况、呼吸困难量表(mMRC)、瘢痕量表(VS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最长直径均长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大组和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 d比较,出院前1 d胸大组和组患者排痰情况评分和mMRC评分均降低,出院前1 d,胸大组患者排痰情况评分和mMRC评分高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胸大组VSS评分均低于组(P<0.05)。术后6个月,胸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皮瓣成活率较好,胸大肌皮瓣修复创面愈合较慢,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美观度较好。
李可蒋子超
关键词:组织缺损
游离肌皮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骨与软组织缺损
2025年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肌皮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13例高能量创伤致膝关节周围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23~61岁,平均35.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例,机器绞伤2例,重物砸伤1例。Gustilo-Anderson分型为ⅢB型11例,ⅢC型2例。伤后创面感染2例,腘动脉损伤2例。伤后至皮瓣修复时间为40~49 d,平均27.5 d;创面大小为18 cm×13 cm~32 cm×20 cm,均伴有股骨远端骨缺损及股四头缺损。一期清创后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外固定治疗,二期行游离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15 cm~34 cm×22 cm。皮瓣供区9例直接拉拢缝合,4例因张力较大采用以肋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拱顶石皮瓣修复。皮瓣术后6~15个月,平均10.5个月,11例患者行膝关节骨性融合手术;2例因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质缺损量大,行股骨和胫骨多节段骨搬移重建骨缺损。末次随访时记录皮瓣及供区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肩关节评分评估皮瓣切取侧肩关节功能,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估患肢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55个月,平均21.6个月。4例采用胸部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供区患者术后周围瘢痕增生明显,但无挛缩且双侧乳房对称。末次随访时,皮瓣外观、质地良好;膝关节骨性融合良好,活动度和功能恢复良好;皮瓣切取侧肩关节功能未受明显影响,活动度满意,ASES评分为85~95分,平均89.5分。患肢膝关节KSS评分为75~90分,平均81.2分。结论游离肌皮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高能量创伤导致的膝关节周围骨与软组织缺损,在修复骨与软组织缺损的同时重建膝关节稳定性,可有效保留肢体与软组织完整性
阿不来提·阿不拉任鹏古丽阿依夏木·赛买提程二林阿里木江·阿不来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骨缺损软组织缺损高能量创伤外固定游离皮瓣膝关节
拱顶石皮瓣联合肌皮瓣修复窝缺损1例
2024年
高能创伤导致的下肢严重毁损伤的修复重建极为困难,该类损伤往往伴有骨折、骨缺损、骨外露、神经血管及软组织损伤等问题。本文报告1例采用拱顶石皮瓣联合肌皮瓣修复腘窝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神经血管外露的患者。患者因车祸致左腘窝开放性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达20 cm×40 cm,行游离肌皮瓣(10 cm×30 cm)移植覆盖腘窝部的重要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再用Ⅱ型拱顶石皮瓣(10 cm×20 cm)修复剩余创面。所有皮瓣均成功存活,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术后15个月随访,患肢外观可以接受,膝关节未发生瘢痕挛缩。
艾尔班江·沙力西日艾力·卡迪尔程二林阿不来提·阿不拉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软组织缺损
扩大肌皮瓣联合乳腺癌精准手术在一期乳房再造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扩大肌皮瓣联合乳腺癌精准手术在一期乳房再造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收治1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27~50岁,中位年龄45岁。肿瘤位于右外上象限3例、外下象限1例、左内上象限1例、左内下象限2例、左外上象限1例、左外下象限4例;肿瘤最大径1.5~3.5cm。12例患者均采用扩大肌皮瓣联合乳腺癌精准手术实施一期乳房再造,其中9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单纯乳房切除,带皮岛转移皮瓣6例。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根据Harris标准对再造乳房美容效果进行评估,术后随访4~16个月。结果12例均成功行扩大肌皮瓣乳房再造,皮瓣成活率100%。1例部切口局部皮缘坏死,1例乳头部分缺血坏死,5例出现部供区积液。再造乳房美容效果Harris评估为优3例、良6例、一般3例。随访4~16个月(中位数12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乳腺癌行扩大肌皮瓣联合乳腺癌精准切除术一期再造,乳房形态效果较好,手术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周晓春葛翠翠邓勇陈慧厉琳杰陈晰宇颜兰兰陆靖
关键词:乳腺肿瘤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切除术乳房再造术
游离肌皮瓣临床解剖及其在头颈部巨大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游离肌皮瓣修复头颈部巨大缺损的可行性及修复效果。方法 :在尸体上模拟解剖制备肌皮瓣,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测量,评估修复头颈部巨大缺损的可行性。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22年9月使用游离肌皮瓣修复的7例头颈部巨大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尸体标本中制备的肌皮瓣动、静脉血管蒂平均长度分别为(85.5±10.5) mm和(104±4.2) mm,胸动脉起始外径为(4.03±0.56) mm。7例患者中,5例为头皮缺损,2例为颈部缺损。7例肌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肌皮瓣组织量丰富,静脉回流充分,血管蒂长度充足,是修复头颈部巨大缺损的理想肌皮瓣
钱叶梅王卫红朱瑾何永静许彪邹智荣施延安罗磊李静宜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
循证护理在肌皮瓣重建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治疗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在游离皮瓣重建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治疗价值。方法2017年12月-2023年2月,选取我科26例采用游离皮瓣修复的四肢大面积缺损病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每组各13例。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从术后肢体功能、护理满意度、抑郁程度、焦虑程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评价指标显示,常规组术后肢体功能评分为(78.21±9.31)分,循证组评分为(89.15±11.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护理满意度达100%,常规组为61.54%,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干预前循证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60.53±7.83)分、(59.37±8.02)分,常规组分别为(59.13±7.51)分、(58.73±7.9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干预后两组各指标评分有效降低,循证组患者分别为(41.58±5.83)分、(39.57±5.33)分,常规组分别为(51.70±6.18)分、(49.22±6.07)分,循证组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游离皮瓣重建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皮瓣的成活及患肢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刘姗姗罗艳王建丽
关键词:循证护理背阔肌皮瓣缺损四肢
5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期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期肌皮瓣乳房重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肌皮瓣乳房重建术的手术疗效,并在术后6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平均用时200 min;无皮瓣坏死;其中6例发生供区血清肿,穿刺引流后治愈;1例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2例重建乳房放疗后挛缩。术后6个月满意度评估,认为效果满意者为82.76%,认为效果一般者为12.07%。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肌皮瓣乳房重建术技术安全可靠,整形效果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丁小云吴立刚马涛刘奇伦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再造背阔肌肌皮瓣
VSD与带蒂肌皮瓣转移序贯治疗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2024年
目的探讨VSD联合带蒂肌皮瓣转移序贯治疗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清洁创面后分别采用持续VSD与带蒂肌皮瓣转移序贯治疗、换药+带蒂肌皮瓣转移序贯治疗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比较两组手术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皮瓣存活情况等,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组手术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皮瓣完全存活32例(100%),对照组完全存活29例(90.62%),缺血、感染坏死3例(9.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按Mayo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治疗组优6例,良16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为68.75%,对照组优4例,良14例,中10例,差4例,优良率为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7~14个月,平均(12.0±1.9)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结论VSD与带蒂肌皮瓣转移序贯治疗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换药痛苦,且皮瓣切取简便、易存活,是修复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任胜孙彩莲刘文状
关键词:VSD背阔肌皮瓣软组织缺损上肢
护理干预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肌皮瓣乳房重建中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肌皮瓣乳房重建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乳房外观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37例采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肌皮瓣乳房重建的患者,均统一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术后乳房的外观的恢复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手术后患者乳房整形有效率为89.19%,手术后出现皮瓣坏死1例(2.70%),皮下血肿2例(5.41%),包膜挛缩1例(2.70%),总发生率为4例(10.81%)。经术后3个月线下门诊随访发现,远处转移1例,复发转移2例,总复发3例(8.11%)。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乳房的整形效果较为美观,手术方式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赵庆娜王利平邢高杰王晶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乳腺癌
乳腺癌术后即刻肌皮瓣联合假体植入与带蒂腹直肌皮瓣乳房重建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后肌皮瓣(latissimus dorsi flap,LDF)联合假体植入与带蒂腹直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TRAM)乳房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1月到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自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乳房重建手术方式分为LDF+假体组(n=75)和TRAM组(n=35);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时长、失血量、术后开始辅助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美学评价、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死亡率等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LDF+假体重建组与TRAM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7.3%与94.3%(χ^(2)=0.63,P=0.426);美学评价优良比分别为84.6%与93.8%(χ^(2)=2.56,P=0.4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F+假体重建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长为262min,低于TRAM组的284min(t=-2.04,P=0.044);LDF+假体重建组患者失血量平均值为92 mL,低于TRAM组的136 mL(t=-3.31,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LDF+假体重建组的发生率低于TRAM组(10.7%vs.25.7%,χ^(2)=4.14,P=0.042),术后开始辅助治疗时间也早于TRAM组(10.5 d vs.21.2 d,t=-6.6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术后即刻LDF+假体乳房重建术与TRAM乳房重建术均可获得较好的乳房美学效果,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均较少,安全性高。
梁馨予魏余贤魏庭庭张恒张艾洁李云海孔令泉厉红元李凡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重建背阔肌皮瓣假体腹直肌皮瓣

相关作者

刘鸣江
作品数:143被引量:840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皮瓣 背阔肌皮瓣
唐举玉
作品数:296被引量:2,044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穿支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谢松林
作品数:143被引量:1,142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外科皮瓣 皮瓣 软组织缺损 背阔肌皮瓣
安艳晶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背阔肌皮瓣 围手术期护理 屈肘功能 护理 SMART原则
刘俊
作品数:76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 软组织缺损 背阔肌皮瓣 皮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