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2篇“ 胆总管扩张“的相关文章
ERCP在儿童胆总管结石及胆总管扩张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胆总管结石与胆总管扩张常合并出现,成人多为结石合并继发性扩张,儿童则由于病因差异,胆总管结石合并原发性扩张占较大比例,研究也多集中于此,关于儿童胆总管继发性扩张的研究却较少涉及。儿童胆总管扩张明显(≥10mm)者,...
李文海
关键词:儿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超声内镜在胆总管扩张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在鉴别诊断胆总管扩张病因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EUS检查诊断胆总管扩张者。统计分析纳入患者的一般人口特征资料、既往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肿瘤标志物、肝功能等。最终以ERCP或手术活检病理或至少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未改变为诊断金标准。结果共纳入241例患者,通过金标准诊断为非肿瘤性病变者126例,肿瘤性胆总管扩张病因者115例。与金标准诊断相比,EUS对肿瘤性胆总管扩张病因总体诊断的灵敏度79.1%,特异度95.2%,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83.3%,其准确率为87.6%,高于彩超、平扫CT、增强CT及MR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US联合肿瘤标志物联合报警症状的诊断准确性高达97.9%,高于单独EUS检查、EUS联合肿瘤标志物、EUS联合报警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对于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胆总管扩张病因的鉴别诊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EUS联合肿瘤标志物和报警症状有助于提高EUS对于肿瘤性胆总管扩张病因的鉴别诊断,避免漏诊误诊肿瘤性病变。
王婷董蕾马师洋赵刚秦斌薛琼史海涛
关键词:超声内镜胆总管扩张肿瘤性病变
超声内镜与传统影像学在胆总管扩张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2024年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和传统影像学检查在不明原因胆总管(CBD)扩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不明原因CBD扩张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传统影像学及EUS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活检、穿刺、手术病理及至少12个月的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78例CBD扩张患者中,肿瘤患者(恶性组)与结石及炎性患者(良性组)的性别、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组患者黄疸、体质量下降和胰管扩张多于良性组,而良性组患者腹痛、腹胀更为多见。EUS对CBD扩张病变诊断的灵敏度(97.1%)显著优于经腹超声(US,50%)、CT(70%)和MRI(50%)等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EUS对CBD扩张病变的诊断特异性(86.0%)略优于US(57.1%)和CT(77.1%)。EUS对CBD扩张病变的诊断准确度(91.0%)显著优于US(54.5%)、CT(73.8%)和MRI(74.5%)。EUS对CBD扩张病变的诊断阴性预测值(97.4%)显著优于US(40.0%)、CT(75.0%)和MRI(73.7%)。[结论]EUS在CBD扩张病变中的诊断灵敏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显著优于US、CT及MRI等传统影像学检查,特异度略优于US和CT。对传统影像学诊断不明的CBD扩张患者,进一步选用EUS检查明确病因是合理的。
陶莉胡祥鹏谢菁徐帆方倩倩章礼久刘珺
关键词:胆总管扩张超声内镜
成人与小儿胆总管扩张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胆总管扩张症或胆总管囊肿病因复杂,至今尚未明确,目前多数病因为先天性的因素,所以胆总管扩张症的病理改变应该在儿童甚至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确约80%的病例在儿童时期发病,然而约20%的患者在成年时期才出现症状或...
杨航
关键词:胆总管扩张症病因学成人小儿
腹腔镜联合超细道镜治疗囊结石并无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23年
背景与目的:胆总管结石是道系统常见的疾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是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但其适应证为胆总管直径>0.8 cm,对于正常直径胆总管(0.6~0.8 cm)能否行腹腔镜下一期缝合术,国内外文献报道尚不多且处理无统一意见。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胆总管直径扩张及正常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道镜治疗囊结石的效果,探讨腹腔镜联合超细道镜用于治疗胆总管直径正常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2年1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胰外科收治的66例确诊为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胆总管是否扩张分为扩张组(38例)和正常直径组(28例)。扩张组接受腹腔镜下囊切除加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正常直径组接受腹腔镜下囊切除加经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扩张组与正常直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感染、汁漏和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随访期内无道穿孔、重症胰腺炎、大出血、十二指肠穿孔、管狭窄等危重并发症。结论:术前精准评估,术式选择得当,术中操作精细,腹腔镜联合超细道镜可用于治疗囊结石合并直径正常胆总管结石,且有效安全。
宋兴超韩亚民杨伟斌温馨田春艳章进郭卫星
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腹腔镜外科手术
纵轴超声内镜在胆总管扩张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2023年
目的:评估纵轴超声内镜(longitudinal axis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LAEUS)在胆总管扩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胆总管扩张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LAEUS探查,同时接受磁共振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oangiopance atography,MRCP)和(或)增强CT检查,比较3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09例胆总管扩张患者最终诊断为胆总管结石55例,壶腹周围肿瘤24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9例,囊切除术后扩张1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9例,胆总管囊肿1例,胰腺分裂1例。LAEUS诊断阳性率93.57%,高于MRCP的76.53%和CT的6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EUS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度99.08%,高于MRCP的91.84%和CT的75.00%,对壶腹周围肿瘤诊断准确度为97.24%,高于MRCP的88.78%和CT的88.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轴超声内镜在胆总管扩张病因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MRCP/CT等非侵入性检查的有益补充。
沈泓源吴娱管程齐陆翠华毛振彪张健锋
关键词:胆总管扩张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
MR胰管成像联合经腹超声检查对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并结石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MR胰管成像(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对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并结石的应用。方法选取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并结石患者80例,均行MRCP和经腹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经腹超声诊断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比较MRCP诊断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比较MRCP联合经腹超声诊断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结果80例经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结石41例,诊断准确率51.25%。经MRCP检查发现结石60例,诊断准确率75.00%。经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发现结石72例,诊断准确率90.00%。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诊断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MRCP检查(P<0.05);经MRCP检查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MRCP检查与经腹超声。结论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对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并结石的诊断价值良好,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
陈仁虎汤军保马雪敏刘常青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超声检查
腹腔镜下手术在儿童先天性胆总管扩张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在儿童先天性胆总管扩张(congenital choledochus dilatation,CCD)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CCD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50例CCD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扩张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检测两组肝功能指标以及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前1 d到术后7 d的血清总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两组平均手术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8,P>0.05)。结论腹腔镜下扩张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儿童CCD相对于开腹手术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性应激与炎症反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金明均董亮杨宏董迎包国强崔华雷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腹腔镜胆总管造口术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对胆总管扩张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对胆总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扩张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对胆总管扩张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的成像率为100.00%(80/80),定位准确率为100.00%(80/80),诊断准确度为92.50%(74/8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75%(75/80)。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对管系统的显示评分为(4.59±1.24)分,对道解剖结构与管壁的显示评分为(4.12±0.64)分。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能较好显示道结构,有利于对胆总管扩张病变进行定性、定量及定位分析。
庄献鹏段玉婷
关键词:胆总管扩张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
通过CT影像分析十二指肠乳头缘型憩室与胆总管扩张的相关因素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CT影像分析十二指肠乳头缘型憩室与胆总管扩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经多层螺旋CT检查发现并经消化道造影或内窥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RCP)确诊的22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十二指肠乳头缘型憩室与胆总管接触、与胆总管接触长度及渗出与胆总管扩张的相关性。结果220例患者共236个十二指肠憩室,其中,乳头缘型憩室152个,乳头上型憩室41个,乳头下型憩室28个,乳头水平外侧型憩室3个,憩室位于水平段12个。乳头缘型憩室与胆总管接触患者胆总管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乳头缘型憩室与胆总管无接触患者[59.35%(73/123)比37.93%(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缘型憩室与胆总管接触长度≥1.5 cm患者胆总管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乳头缘型憩室与胆总管无接触患者和乳头缘型憩室与胆总管接触长度<1.5 cm患者[82.43%(61/74)比24.49%(12/49)和37.93%(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缘型憩室见渗出患者胆总管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乳头缘型憩室未见渗出患者[10/11比52.48%(74/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缘型憩室与胆总管接触长度≥1.5 cm及十二指肠乳头缘型憩室见渗出患者易发生胆总管扩张
应伟峰陈穹王钢路明虞鲲侯羽宇潘鑫张莹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

相关作者

求钦军
作品数:23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新昌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超声 急腹症 声像图 高低频超声
王国良
作品数:53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肠内营养 胆囊切除术 胃瘫治疗 腹部术后 胃瘫
周娟娣
作品数:39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感染性休克 胆囊切除术 老年人 老年 胃癌患者
刘训良
作品数:177被引量:483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炎 胰腺
李兆申
作品数:2,272被引量:18,716H指数:5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