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篇“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相关文章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术前内镜活检确诊,其余3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误诊率为63.3%。60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Ⅰ、Ⅱ、Ⅲ、Ⅳ期例数分别为26、18、12、4例。56例行手术切除,4例Ⅳ期单纯活检。随访1年内的Ⅰ~Ⅲ期患者,其生存率达100%,Ⅳ期仅为50%;3年后Ⅰ~Ⅲ期的总生存率为80.0%。结论:为了提高诊断率,对于Ⅰ~Ⅲ病例应行内镜活检及手术检查,并给予手术治疗;Ⅳ期则给予全身放疗与局部放疗相结合的方式。
- 黄武强凌永平黎向群
- 关键词: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吴旦平
- 关键词: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消化道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消化道癌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6例
- 2008年
- 目的分析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86年8月至2007年12月外科收治的16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发生于胃10例,小肠3例,刚盲部2例.直肠1例。术前内窥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胃肠道恶性淋巴瘤7例(45%):手术加化疗12例,单纯手术3例,单纯化疗1例。结论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内窥镜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主要手段.
- 齐广珍
-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
- 肝脾及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5例报告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报告5例肝、脾及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介绍其组织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应用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临床特征进行探讨。肝、脾及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较为罕见,临床诊断困难,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结合临床可作出诊断。
- 谢桂年刘卫怀
- 关键词:淋巴瘤胃肠道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4 9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胃恶性淋巴瘤 15例 ,小肠恶性淋巴瘤 16例 ,结肠淋巴瘤 18例 ,分期(Arbor标准 )为 E期 16例 , E2 1例 , E7例 , E期 5例。手术根治切除 2 9例 ,姑息切除 10例 ,术后加化疗33例 ,单纯化疗 10例。随访 4 0例 ,5年生存分别为 E期 9例 , E期 11例 , E期 2例 , E期 0例。结论 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 ,误诊率高 ,强调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 林天胜许林张志明
- 关键词: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切除化疗病理确诊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 2004年
- 李建胜何旭锋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9例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刘广陈永伟
- 关键词: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胃肠道肿瘤腹部隐痛手术治疗预后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6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Ⅰ、Ⅱ、Ⅲ和Ⅳ期分别为 16例、 18例、 9例和 3例。术前内镜活检确诊 12例 ,3 4例经手术与病理确诊。 43例行手术切除 ,另 3例Ⅳ期行单纯活检。术后辅助化疗 3 2例 ,放疗 +化疗 12例。 1年生存率Ⅰ~Ⅲ期为 10 0 % ,Ⅳ期 66 7% ;3年及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 5 %及 61 6%。结论 本病早期不易诊断 ,内镜活检及手术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对Ⅰ、Ⅱ、Ⅲ期病例根治性手术切除应作为首选治疗 ,术后辅助化 (放 )疗可提高生存率。对Ⅳ期应以全身化疗 +局部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 姜蔚张威竺杨文邹寿椿
-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分析经术后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6例,组织学检查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术前确诊率仅为27.8%,临床Ⅰ期6例,Ⅱ期11例,Ⅲ期19例,术后5年生存1例,3年2例,2年2例,分析了误诊原因及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强调了早期诊断。
- 刘军
- 关键词:误诊胃肠道肿瘤淋巴肉瘤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 1998年
- 张士东杜伟生崔永旺陈怀仁
- 关键词: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腹部恶性淋巴瘤胃恶性淋巴瘤胃肠道癌肿回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