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4篇“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相关文章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
- 2025年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罕见肿瘤,随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其诊断率显著提升,但其异质性和无特异性症状仍然对早期检测和分级诊断构成挑战。目前,GEP-NEN的诊断依赖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本文从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影像学、内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方面,对GEPNEN的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金勇江樊勇
- 关键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9版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期系统解读
- 2025年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异质性较强,预后影响因素复杂,如何规范诊疗以进一步提高病人长期生存质量是临床所面临的难题。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于2024年1月颁布了第9版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期系统。相较于第8版,第9版分期系统做出如下更新:对胃、十二指肠/壶腹、阑尾及结肠/直肠的Nx肿瘤进一步分期;强调内镜诊断及治疗的重要作用;重视质子泵抑制剂(PPI)相关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以及某些诊断标记物及预后影响因子的更新,整体分期趋于精准化、综合化。AJCC肿瘤分期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权威的影响力,期待未来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问世,从而使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更加规范。
- 吴嘉文李启元孙备
- 关键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异质性内镜治疗肿瘤标记物
- ^(99)Tc^(m)-HYNIC-TOC SPECT/CT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中的增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HYNIC)-酪氨酸3-奥曲肽(TOC)SPECT/CT显像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诊疗中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6月间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先后行增强CT(MR)及^(99)Tc^(m)-HYNIC-TOC SPECT/CT检查的54例患者[男28例、女26例,年龄(52.6±11.7)岁]。以手术或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结果作为患者诊断标准,以病理、影像及随访结果的综合评估为病灶判定标准,采用McNemarχ^(2)检验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对GEP-NETs患者及转移灶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示54例患者中43例为GEP-NETs,11例非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增强CT、增强MR诊断GEP-NETs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65.1%(28/43)、60.0%(15/25),^(99)Tc^(m)-HYNIC-TOC显像后灵敏度提高至93.0%(40/43)、92.0%(2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8.64、4.90,P值:0.002、0.021)。增强CT、增强MR示非典型强化者分别有22、15例,这2种方法对非典型强化者的GEP-NETs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4.5%(12/22)、8/15,^(99)Tc^(m)-HYNIC-TOC显像后灵敏度提高[95.5%(21/22)、14/15;χ^(2)值:5.82、4.17,P值:0.012、0.031]。相较于增强CT,^(99)Tc^(m)-HYNIC-TOC显像后肝转移、骨转移灶的检出率分别由90.8%(158/174)、55.2%(32/58)提高至96.6%(168/174)、87.9%(5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5.79、9.82,P值:0.013、0.001);^(99)Tc^(m)-HYNIC-TOC显像也较增强MR对骨转移灶的检出率高[88.0%(22/25)与56.0%(14/25);χ^(2)=4.08,P=0.039]。^(99)Tc^(m)-HYNIC-TOC显像后,7.0%(3/43)患者分期改变,11.6%(5/43)患者被检出更多数量或更大范围的转移灶。在治疗后随访中,相较于增强CT,^(99)Tc^(m)-HYNIC-TOC显像在40.0%(8/20)的患者中额外检出复发或转移性病灶。结论^(99)Tc^(m)-HYNIC-TOC显像在诊断增强CT(MR)非典型强化GEP-NETs、探测肝转移及早期骨转移病灶、协助优化临床治疗策略中具有增益价值。
- 柳舒心武新宇李博汤敏敏刘斯淼薛宇航狄子臣何菲菲徐俊玲高永举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锝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 目的: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s,GEP-NEN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索影响GEP-NENs预后及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 夏瑶
- 关键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疗效评价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2024年)被引量:5
- 2024年
-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约占所有NENs的2/3,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1,2]。依据GEP-NENs的临床表现、生物标记物及影像特征,对病变进行准确诊断、分期和随访,对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1,2,3,4]。随着消化内镜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GEP-NENs的诊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临床常用的影像和内镜检查手段包括CT、MRI、核医学、体表超声、胃肠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这些检查方法各有其优势及不足[4,5,6,7]。为使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NENs的影像学特点,选择最优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国内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起草了本版GEP-NENs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供广大临床和影像医师参考。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影像协作组李延青陈东风龙学颖李昕庄华季锐王鹏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方法NEOPLASMS影像学技术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下诊治的研究
- 目的:G1、G2级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大多数是体积较小的无功能性肿瘤。单纯胃镜筛查结合组织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往往敏感性、特异性或准确率都不高,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内镜下治疗技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 李文煜
- 关键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疗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疗效
- 233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 2024年
- 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对GEP-NEN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33例GEP-NENs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233例GEP-NENs,男女之比为1.45:1,年龄(59.06±14.19)岁,原发部位为直肠73例、胃66例、胰腺65例、结肠12例、十二指肠9例、小肠5例、阑尾3例,最常见的是直肠、胃、胰腺。单因素分析显示,GEP-NENs患者年龄>50岁、性别、肿瘤原发部位、病理分类、病理分期、免疫组化CgA阳性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病理分期是影响GGEP-NENs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EP-NENs以直肠、胃、胰腺多见,预后较好。年龄和病理分期为影响GEP-NEN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吴寒葛建新
- 关键词: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近十年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
- 2024年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是一类具有神经内分泌系统标志物,并且能够合成生物活性胺和/或多肽类激素的异质性较高的肿瘤。近十年来,GEP-NENs临床诊治取得了明显进展,不论是流行病学、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均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围绕GEP-NENs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解决。
- 徐天铭李景南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胃肠肿瘤胰腺肿瘤消化系统疾病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最常见,占所有NENs的55%~70%。发生率在过去的30年中有较大幅度的上升,NENs的患病率提高了近5倍[1],对该类肿瘤的不断认识及内镜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导致检出率的增高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隐匿,具有较高的恶性潜能,常常在发现时已有远处转移,故探索对GEP-NENs早期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的敏感且特异的生物标志物十分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标志物对GEP-NENs的早期诊断、疾病进展及临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郭小凡曹春莉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物标志物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中的作用,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01-2021.12收治的64例疑似GEPNEN的患者,全部进行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分析,并统计检查结果以及检查的准确性。结果58例(90.63%)患者经胃肠内镜活检和胰腺CT引导检查后确诊为GEP-NEN。经活检病理后,共47例患者确诊GEP-NEN,诊断准确率为81.03%;经免疫组化检查后,共49例患者确诊GEP-NEN,诊断准确率为84.48%。其中,发病部位在胃肠、胰腺的占比分别为63.27%、36.73%,男女比例为28/21,G1占比为77.55%,G2为22.45%,无G3病例。结论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在GEP-NEN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免疫组化结果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用价值较高。
- 李艳
- 关键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活检病理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