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079篇“ 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文章
肿瘤坏死因子-α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活化产生的可以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近年来TNF-α与各种慢性疾病的关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TNF-α通过影响和促进各种炎症介质的表达和释放而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各种病理生理机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而影响其肺功能和病情进展。此外,TNF-α靶向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制剂在医学研究中的地位逐渐升高,有望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将对肿瘤坏死因子-α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敏曾治平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慢性阻塞性肺病生物标志物TNF-Α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rs1800630多态性与Graves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rs1800630多态性与Graves病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12月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收集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rs1800630多态性与Graves病易感性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5.0、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8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包括2024例Graves病患者和2347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显性模型[AA+CA/CC,OR=1.35,95%CI(1.07~1.70),P=0.01]及杂合子模型[CA/CC,OR=1.35,95%CI(1.08~1.70),P=0.01]及等位基因模型[A/C,OR=1.28,95%CI(1.04~1.58),P=0.02]下rs1800630多态与Graves病相关。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仅在亚洲人群中该多态与Graves病发病具有统计学意义,显性模型OR=1.56,95%CI(1.28~1.91),P<0.001;杂合子模型OR=1.56,95%CI(1.26~1.93),P<0.001;等位基因模型OR=1.45,95%CI(1.22~1.71),P<0.001。结论TNF-α基因rs1800630多态位点与Graves病的易感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尤其在亚洲人群中A等位基因具有增加罹患Graves病的风险。
孙玲玲孙玲玲徐蕾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多态GRAVES病META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影响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排卵功能障碍、卵巢多囊样改变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PCOS的发生发展与体内慢性低度炎症密不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作为炎症因子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PCOS的发生。基于此,TNF-α抑制剂也被用于治疗PCOS,部分患者也因此受益,但其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且目前研究较少。TNF-α抑制剂是否能够改善PCOS及其应用是否能够保障母婴安全等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将对TNF-α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抑制剂在PCOS患者中应用疗效、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PCOS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线索,为PCOS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李稳安孟昱时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多囊卵巢综合征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高雄激素血症
免疫组化指标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miRNA-107在胃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指标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miRNA-107在胃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48例,另选择同期到院就诊的良性胃病患者(良性胃癌组)4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48名,对所有受检对象进行免疫组化指标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miRNA-107检验。之后根据胃癌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将胃癌组患者分为早期组(n=22)、进展期组(n=26),对比两组患者免疫组化指标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miRNA-107检验,以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免疫组化指标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miRNA-107检验在胃癌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患者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2(Her-2)、TNF-α、miRNA-107高于其他两组(P<0.05)。与早期组相比,进展期组患者的Her-2、TNF-α以及miRNA-107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良恶性鉴别诊断以及胃癌进展程度的评估中诊断价值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49、0.997以及1.000。结论Her-2、TNF-α以及miRNA-107水平的上升与胃癌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密切相关,该指标联合检测对明确胃癌诊断、明确胃癌良恶性以及疾病进展程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潘治宇高龙潭王宁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的关系。方法选取225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DN分为PDN组52例和非PDN组173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PDN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NF-α、HbA1c对T2DM患者发生PDN的预测价值。结果PDN组患者的T2DM病程长于非PDN组,空腹血糖(FBG)、HbA1c、C反应蛋白(CRP)和TNF-α水平高于非P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长、TNF-α水平高、HbA1c水平高是T2DM患者发生P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NF-α与HbA1c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PDN的曲线下面积为0.877(95%CI:0.826~0.916),大于TNF-α、HbA1c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0.684(95%CI:0.619~0.745)、0.764(95%CI:0.703~0.818)]。结论血清TNF-α、HbA1c水平高是T2DM患者发生PDN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的PDN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刘小位潘娟李晶李慧
关键词: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肿瘤坏死因子-Α糖化血红蛋白病程
血清let-7a、肿瘤坏死因子-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let-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喉癌患者和54例喉部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喉癌及喉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let-7a、TNF-α水平。随访1年,记录喉癌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喉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let-7a、TNF-α对喉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喉癌患者血清let-7a水平低于喉部良性疾病患者,TNF-α水平高于喉部良性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67例喉癌患者复发21例,未复发46例,复发患者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TNM分期为Ⅲa期比例均高于未复发患者,血清let-7a水平低于未复发患者,TNF-α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et-7a水平升高为喉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TNF-α水平升高为喉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let-7a预测喉癌患者术后复发的AUC为0.837(95%CI:0.736~0.939),高于TNF-α的0.654(95%CI:0.516~0.793)。结论喉癌患者血清let-7a水平降低,TNF-α水平升高。let-7a对喉癌患者的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望成为预测喉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周航崔粲马慧敏连荣余文发王银鑫
关键词:喉癌肿瘤坏死因子-Α术后复发影响因素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
PANDIT Roshan卢君瑶何立珩包玉洁季萍陈颖盈许洁王颖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肾损伤炎症反应干预靶点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NPM患儿为NPM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日龄(16.37±2.48)d,日龄范围为10~23 d。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经脑脊液检查为败血症患儿为败血症组。收集并比较败血症组与NPM组患儿一般资料及入院后脑脊液、血清中TNF-α、IL-10的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后脑脊液与血清TNF-α、IL-10水平及其联合检测对NPM的诊断价值。对NPM患儿进行随访,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NPM患儿6个月龄时的发育情况以评估患儿预后,比较不同发育情况NPM患儿入院后脑脊液、血清TNF-α、IL-10的表达情况及住院期间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对NPM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NPM组患儿脑脊液、血清TNF-α、IL-10水平均高于败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TNF-α、脑脊液IL-10、血清TNF-α、血清IL-10及四者联合诊断NP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95%CI:0.682~0.882)、0.791(95%CI:0.689~0.893)、0.732(95%CI:0.622~0.842)、0.669(95%CI:0.546~0.792)、0.900(95%CI:0.824~0.976),约登指数分别为0.475、0.550、0.375、0.400、0.800。四者联合诊断NPM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一指标。发育异常NPM患儿脑脊液TNF-α、IL-10水平及MRI检查异常率高于发育正常NPM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正常与发育异常NPM患儿血清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TNF-α、IL-10评估NPM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95%CI:0.826~1.000)、0.852(95%CI:0.718~0.986),高于MRI检查[0.694(95%CI:0.529~0.860)]。结论NPM患儿脑脊液、血清TNF-α、IL-10呈现异常高表达,且四者联合检测对NPM的诊断价值较高,同时脑脊液TNF-α、IL-10对NPM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高于头颅MRI检查,可�
卢国增刘青彭波吴宏伟杨夏武育菁刘刚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
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与尿毒症脑病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相关性及影响UE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就诊的UE患者73例(观察组)及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78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否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ormone,PTH)水平等资料,通过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6、IL-2、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U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2、TNF-α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Scr与IL-6、IL-2、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r、Hb≤90 g/L、ALB≤30 g/L、PTH、代谢性酸中毒、IL-6、IL-2、TNF-α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IL-6、IL-2和TNF-α的高表达、血Scr、Hb≤90 g/L、ALB≤30 g/L、PTH及代谢性酸中毒均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雅琦邓晓风杨卫民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微炎症状态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在脓毒症大鼠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给药组、假手术组,每组14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给药组于术前6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泵入TNF-α螯合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3组术后48 h均应用程序刺激诱发房颤,记录各组诱发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TNF-α、Cx43、Cx40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NF-α、Cx43、Cx40的分布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给药组AF诱发率分别为7.14%、71.42%和21.40%,AF持续诱发时间分别为(79.21±4.10)s、(348.64±11.89)s和(294.50±37.28)s。通过ELISA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血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74.149 pg/mL、104.497 pg/mL和89.059 pg/m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31±0.417、3.153±0.576和2.543±0.861,Cx4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7±0.230、0.970±0.170和1.010±0.164,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9±0.158、1.306±0.462和1.324±0.295。相对于假手术组,脓毒症组AF诱发率升高(F=5.394,P=0.003)且AF持续时间延长(F=335.577,P<0.001),血清TNF-α浓度升高(F=25.733,P<0.001),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增加(F=17.130,P<0.001),Cx40和Cx43表达降低(F=6.215,P=0.045;F=3.001,P=0.03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房肌Cx40及Cx43分布紊乱;相对于脓毒症组,给药组AF诱发率降低(χ^(2)=1.292,P=0.028),且血清TNF-α浓度降低(F=18.192,P=0.004),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减少(F=28.078,P=0.017),心房肌组织Cx40和Cx43分布紊乱有所减轻。结论:脓毒
夏嘉鼎张坤徐敏李国斌郑欣滑立伟
关键词:脓毒症心房颤动肿瘤坏死因子-Α连接蛋白40连接蛋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