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71篇“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相关文章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因子14(LIGHT)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
2025年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因子14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新成员之一,主要通过与功能性受体疱疹病毒侵入介质、淋巴毒素β受体、可溶性诱饵受体3结合介导不同生物学效应,在炎症性疾病、纤维化疾病、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因子14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在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马亚鹏马亚楠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类肝疾病信号传导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常见病因有甲亢、风湿性心脏病等。心房颤动与多种不良结局风险增加有关,包括心力衰竭、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维持患者窦性心律的主要手段。炎症是心房颤动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TNFSF)成员是常见的炎症因子之一,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SF13、TNFSF14被证实与心房颤动相关。本文对TNFSF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孙铭睿许轶洲陈恋
关键词:心房颤动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受体9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受体9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目前的4‑1BB单克隆抗体差异化显著、且具有更好临床应用前景的4‑1BB抗体,该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在免...
刘雅容李海豹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受体9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受体9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目前的4‑1BB单克隆抗体差异化显著、且具有更好临床应用前景的4‑1BB抗体,该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在免...
刘雅容李海豹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邵祎倩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对小鼠银屑病样皮炎中角质形成细胞铁死亡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umornecrosis factorsuperfamily 14,TNFSF14)/LIGHT对小鼠银屑病样皮炎中角质形成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动物实验中,将LIGHT^(+/+)小鼠(C57BL/6背景)和LIGHT^(-/-)小鼠(C57BL/6背景)分为4组(每组5只):LIGHT^(+/+)小鼠凡士林(vaseline)组;LIGHT^(+/+)小鼠咪喹莫特(imiquimod,IMQ)组;LIGHT^(-/-)小鼠凡士林组;LIGHT^(-/-)小鼠咪喹莫特组。凡士林或咪喹莫特涂抹背部皮肤,1次/d,连续5 d后收集皮损组织样本。qRT-PCr检测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xC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等铁死亡指标以及IL-23/IL-17轴等炎症因子指标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CSL4、xCT、GPX4及角蛋白(KrT6)的表达。体外细胞实验中,将人永生化角质细胞系HaCaT细胞做以下处理:培养基(Medium)对照组、重组人LIGHT因子(recombinant human LIGHT,rhLIGHT)处理组、rhLIGHT+PTL[(-)-Parthenolide,欧苷菊,NF-κB活化抑制剂]处理组。在处理2 d和2.5 d后收集细胞,分别提取总rNA和蛋白。qRT-PCr检测细胞中ACSL4、xCT、GPX4和IL-23/IL-17轴相关炎症因子以及KrT6的表达;Western blot或细胞免疫荧光检测ACSL4、xCT、GPX4、P65、P-p65和KrT6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在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中,TNFSF14/LIGHT基因敲除后细胞铁死亡水平下降、IL-23/IL-17轴等相关炎症因子释放均显著减少。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加入rhLIGHT刺激HaCaT细胞后,细胞铁死亡水平上升、IL-23/IL-17轴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均显著上调,NF-κB通路被激活;加入NF-κB活化抑制剂PTL后,可部分逆转rhLIGHT对HaCaT细胞的上述效应。结论TNFSF14/LIGHT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通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铁死亡,参与银屑病样皮炎的病理发生过程。
龙胜杰郑权友李桂清许桂莲高小玲
关键词:银屑病小鼠
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4和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水平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和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TNFSF13)水平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诊治的OEM患者90例为OEM组。根据美国生殖医学会修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分期)标准,将OEM患者分为Ⅰ~Ⅱ期(45例),Ⅲ~Ⅳ期(45例)。根据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将OEM患者的痛经程度分为轻度(1~3分,42例)、中度(4~7分,28例)和重度(8~10分,2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的44名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记录OEM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检测受试者血清CXCL14、TNFSF13水平。分析OEM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CXCL14、TNFSF13对OEM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OEM组血清CXCL14水平低于对照组、TNFSF13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01)。r-AFS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CXCL14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TNFSF13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中重度痛经患者血清CXCL14水平低于轻度痛经患者、TNFSF13水平高于轻度痛经患者(均P<0.001)。随访期间共34例患者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AFS分期、痛经程度、术后用药、血清CXCL14和TNFSF13水平与OEM术后复发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FS分期、痛经程度、CXCL14、TNFSF13水平是OEM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用药是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4、TNFSF13预测OEM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95%置信区间:0.687~0.795)、0.728(95%置信区间:0.670~0.788),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95%置信区间:0.828~0.947),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CXCL14、TNFSF13单独检测(均P<0.001)。结论OEM患者血清CXCL14水平降低,TNFSF13水平升高,二者是影响OEM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XCL14、TNFSF13联合检测对OEM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陈霄吴小颖安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甲壳质酶蛋白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20例(观察组)。另选取这一时期在该院体检健康儿童8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NFSF14、YKL-40、sIL-2R对病毒性肺炎患儿临床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SF14、YKL-40、sIL-2R分别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的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示:血清TNFSF14、YKL-40、sIL-2R联合检测预测患儿不良预后的AUC为0.921(95%CI:0.867~0.984,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5和0.8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APACHEⅡ评分(95%CI:1.001~3.268,P=0.005)及血清CRP(95%CI:1.755~6.143,P=0.001)、TNFSF14(95%CI:1.427~5.619,P=0.001)、YKL-40(95%CI:1.109~3.525,P<0.001)、sIL-2R(95%CI:1.265~4.173,P=0.002)是病毒性肺炎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变化与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也是影响患儿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对评估患儿的临床结局有较高参考价值。
梁银田恬赵红景芳丽杜池龙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miR-224-3p靶向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抑制脂质积累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究miR-224-3p靶向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分析miR-224-3p和TNFSF14在体内和体外的表达;miR-224-3p和TNFSF14的靶向关系;体外转染后,测定THP-1细胞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检测细胞内脂质的积累;分析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在体内,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尾静脉注射miR-224-3p agomir及其阴性对照agomir NC,分析miR-224-3p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病变和脂质积聚的影响。结果 miR-224-3p在AS患者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的THP-1细胞中的表达均降低,TNFSF14的表达升高(P<0.05)。miR-224-3p过表达组TNFSF14表达下调(P<0.05)。与对照组比较,ox-LDL刺激后细胞内脂滴显著增多,清道夫受体、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和脂肪生成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脂肪分解基因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TNFSF14过表达后上述效应进一步增强(P<0.05),miR-224-3p明显抑制TNFSF14过表达的增强效应(P<0.05)。体内结果显示miR-224-3p过表达后主动脉弓区域动脉粥样斑块和脂质沉积明显减少,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miR-224-3p可能通过靶向TNFSF14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或ox-LDL刺激的THP-1巨噬细胞中脂质的积累。
陈泉润蒋玉芹刘鹏谢蒂立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在肥胖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1年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低度炎症。脂肪组织是肥胖背景下炎症的主要参与者,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及各种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细胞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脂肪组织炎症及脂肪组织功能障碍,促进肥胖的发生发展。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由具有促炎和抗炎活性的19个配体和29个受体组成,其中TNF-α是研究发现与肥胖相关的第一个炎症因子,其他TNFSF成员,包括CD40L、TL1A、LICHT和RANKL在肥胖症脂肪组织炎症及脂肪组织功能障碍中也发挥重要作用。TNFSF有望为肥胖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线索,为肥胖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文章主要通过对TNFSF成员,特别是TNF-α,CD40L、TLIA、LIGHT和RANKL在肥胖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等进行综述。
任晓英(综述)闫爽
关键词:肥胖症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炎症因子

相关作者

张学光
作品数:1,065被引量:2,583H指数:1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树突状细胞 共刺激分子 CD40 T细胞
李峻柏
作品数:171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主题:二肽 自组装 分子组装 微胶囊 微管
崔巍
作品数:21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自组装 二肽 分子组装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苯丙氨酸
赵洁
作品数:21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纳米 二肽 单颗粒 脂质体 光敏药物
王耀丽
作品数:59被引量:349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肺纤维化 老年人 多脏器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