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篇“ 肿瘤切除率“的相关文章
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肿瘤切除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肿瘤切除率及血清炎性因子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民医院脑外科接受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颅脑肿瘤位置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手术入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患者中肿瘤切除率为92.85%,其中颅前窝底肿瘤、蝶骨嵴脑膜瘤切除率高达100%;患者在术后其头痛、头晕、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及癫痫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74、144.932、111.446、127.043、49.130,P<0.05);患者在术前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7,P<0.05);手术治疗后的IL-8、MBP、ETS-1及NSE均较手术前高,但不同手术入路患者间IL-8、MBP、ETS-1及NSE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颅脑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手术入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指标水平,提升颅脑肿瘤切除率
胡志平郑钟刘庭富陈彦蓉周珍贵
关键词:手术入路脑肿瘤肿瘤切除率血清指标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肿瘤切除率、血清PG、CA125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早期胃癌(EGC)患者肿瘤切除率、血清胃蛋白酶原(PG)、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6月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EG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EMR治疗,对照组采用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肿瘤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基底病灶残余);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30 d时的血清PGⅠ、PGⅡ、PGⅠ与PGⅡ比值(PGR)及CA125水平;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6个月时的营养状况指标[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记录两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切除率为72.86%,基底病灶残余为8.57%,对照组完全切除率为84.00%,基底病灶切除率为4.0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时两组血清PGⅠ、PGR水平较术前1 d均显著升高,血清PGⅡ、CA125水平较术前1 d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血清PGⅠ、PG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血清PGⅡ、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BMI、Hb及TP水平较术前1 d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急性出血、迟发性出血、穿孔及切口感染发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恶心、呕吐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术和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EGC均可有效切除病灶,但前者在降低术中出血,调节血清PG及CA125水平、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方面优势显著。
陈敬成肖小梅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胃癌切除率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常规外科肿瘤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术中肿瘤切除率、术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研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常规外科肿瘤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术中肿瘤切除率、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64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分为观察组,58例患者采用常规外科肿瘤切除术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术中肿瘤切除情况,术前、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年复发,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为92.19%,高于对照组72.4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病灶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IL-6、IL-8、IL-1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有效提高了肿瘤切除率,降低了术后复发
王慕蕴李智卢先枝柳冉冉樊海燕
关键词:肿瘤切除早期胃癌切除率复发率
超声外科吸引器对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后ICP、KPS及肿瘤切除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外科吸引器(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对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后ICP、KPS影响以及肿瘤切除的效果,为颅内肿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过程是否运用CUSA,将其分为CUSA组(n=45)和对照组(n=41),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的切除,CUSA组患者术中运用CUSA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变化,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率以及术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同时随访3个月,分析两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US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甘露醇使用次数以及迟发性血肿例数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以内两组患者的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以后两组患者的ICP均逐渐升高,至72 h达到峰值,而CUSA组患者的IC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imposon切除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KPS功能评分明显优于CU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USA切除巨大脑膜瘤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术后ICP,降低脑水肿、迟发性血肿并发症发生,预后好。
黄海常农胜德陆明雄叶静甘伟雄林雄王彬
关键词:超声外科吸引器脑膜瘤颅内压KPS评分
术前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宫颈癌患者肿瘤切除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术前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宫颈癌患者肿瘤切除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宫颈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直接手术组和动脉介入化疗组,每组45例。观察动脉介入化疗组化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及化疗不良反应,比较2组手术情况,于手术后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宫颈癌组织VEGF、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NFAIP8)、过氧化物还原酶4(Prdx4)表达水平,比较2组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3年复发、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结果化疗后,动脉介入化疗组肿瘤最大径(2.79±1.64)cm,较化疗前(5.28±0.56)cm明显缩小(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动脉介入化疗组较直接手术组根治性切除率明显提高(P<0.05),术后淋巴结转移明显降低(P<0.05)。手术后,动脉介入化疗组较直接手术组血清VEGF-A、VEGF-C、VEGF-D含量明显降低,宫颈癌组织VEGF-A、VEGF-C、VEGFD、TNFAIP8、Prdx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动脉介入化疗组较直接手术组复发、淋巴转移及生存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2组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行术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提高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促进癌细胞凋亡,降低血清转移浸润指标,改善远期疗效,且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杨卉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切除率
奥沙利铂联合S-1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肿瘤切除率和生存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S-1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奥沙利铂联合S-1新辅助化疗治疗的4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等五个变量进行1∶1配对,选取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1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并比较2组肿瘤手术切除率、根治肿瘤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结果观察组肿瘤TNM降期为43.9%(18/41),化疗毒副反应症状轻、发生低,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观察组肿瘤手术切除率(95.1%)及根治肿瘤手术切除率(73.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半年生存分别为97.6%、85.4%,术后1年生存分别为92.7%、73.2%,术后2年生存分别为57.3%、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S-1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可以明显提肿瘤手术切除率、根治肿瘤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的生存
杨晓晔张存沈振
关键词:胃癌新辅助化疗生存率
直肠癌术前不同方法照射对肿瘤切除率的影响
2001年
魏怡张可领孙苏平金冶宁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放射疗法肿瘤切除率
直肠癌术前不同方法照射对肿瘤切除率的影响
魏怡张可领孙苏平金冶宁
关键词:肿瘤切除率术前放疗直肠癌术
文献传递
直肠癌术前不同方法照射对肿瘤切除率的影响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有部分患者因肿瘤粘连和固定使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性明显下降,其切除率一般仅为44%,而术前放疗可提高肿瘤切除率.1991—1999年我院收治病理确诊直肠癌患者1...
魏怡张可领孙苏平金冶宁
关键词:肿瘤切除率术前放疗直肠癌术
文献传递
努力提高肝门区肿瘤切除率的体会被引量:4
1995年
1985年至1992年,作者手术切除肝门区域肿瘤69例次。随访43例。其半年、1年及3年生存,分别为83.7%、62.7%、39.5%。该文作者提出肝门区域肿瘤的范围并重点讨论了术中使用B超和止血法的重要性。指出恰当选择止血手段是能否安全顺利切除病灶的关键,以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整个治疗成功的保证。作者认为对于肝门区域肿瘤,有手术探查指征者,应持积极态度。
丁义涛薛长林刘仁庆吴亚夫李坡
关键词:肝肿瘤肝门区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率

相关作者

张可领
作品数:41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脑肿瘤 食管癌 脑转移瘤 直线加速器
魏怡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直肠癌 肿瘤切除率 术前 照射
金冶宁
作品数:111被引量:51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乳腺癌 放疗 肿瘤 胃肿瘤
孙苏平
作品数:141被引量:460H指数:11
供职机构:徐州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放疗 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 沙利度胺
李弦
作品数:13被引量:79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自体肝移植 肝移植技术 肝静脉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