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2篇“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相关文章
- 影响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肾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及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对改善肾动脉狭窄(RAS)患者肾功能的相关因素,评估各指标预测术后肾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RAS患者支架术后的临床资料。以术后3月血浆肌酐清除率(CCr)升高大于15%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并以此分为疗效优良组和疗效欠佳组。采用单因素筛选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单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程度、术前病肾长径与术前CCr比值、术前尿蛋白定性、术前肾素水平及术前血压等可能影响肾功能改善的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对支架术后改善肾功能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肾功能改善的因素有糖尿病史、术前病肾长径与术前CCr比值(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史与术前病肾长径与术前CCr比值对术后肾功能改善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病肾长径与术前CCr比值ROC曲线面积为0.728(95%CI:0.586-0.871,P=0.003),其界值为1.62,敏感度0.866,特异度0.629。结论:肾动脉狭窄患者糖尿病史、术前病肾长径与术前CCr比值是肾动脉支架术后肾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术前病肾长径与术前CCr比值可预测PTRAS后肾功能的改善。
- 王峰
-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肾功能影响因素
- 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在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研究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在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接受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RAS)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及其价值评估。方法 对2017年7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北京医院接受PRAS治疗的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共计89例。为了评估治疗效果,在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了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测,根据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肾功能改善组(术后GFR升高≥20%)和对照组(术后GFR升高<20%或降低)。同时,还利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这些患者的肾动脉狭窄程度进行了诊断,并对两组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DSA验证,89名患者中95支肾动脉存在重度狭窄。术前,通过超声造影技术成功诊断出93支重度狭窄肾动脉和2支中度狭窄肾动脉,准确率达97.9%。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后6个月随访,超声造影技术评估支架置入术后肾动脉,准确率100%。肾功能改善组中,术后皮质血流灌注参数明显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AUC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为理解肾功能改善机制提供参考。结论 经过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对于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及PRAS术后的再狭窄的诊断结果非常可靠。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在评估PRAS疗效方面展现了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AUC参数的评估价值更为显著。
- 黄家铭
- 关键词:支架置人术超声造影肾皮质血流灌注
-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单纯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
- 2024年
- 目的:分析比较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单纯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RA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50例。对照组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血压、血肌酐、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均能够改善ARAS患者的血压与肾功能,而后者更能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付华鹏张意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不良心血管事件
-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均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并进行为期12个...
- 董永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支架置入术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超声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应用血管超声成像技术评估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探讨导致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11例,均经血管超声诊断、数字剪影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为肾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并行支架置入术,置入支架111枚。依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24例)和非再狭窄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支架管径、支架长度、支架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肾动脉PSV与腹主动脉PSV比值(RAR)、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以及残余狭窄等参数,探讨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时间及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即刻支架残余狭窄5例(4.5%),术后半年、一年、两年随访发生再狭窄的患者分别为7例(6.3%)、13例(11.7%)、4例(3.6%),累计狭窄率21.6%,其中术后一年再狭窄的比例最高。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再狭窄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均P<0.05);再狭窄组PSV、RAR、AT在术后即刻恢复正常后,术后半年、一年、两年又逐渐升高,术后两年增加最明显,PSV高达(295.1±56.0)cm/s、RAR增加至(3.75±1.03),AT值增加至(0.090±0.024)s;非再狭窄组PSV、RAR、AT在术后即刻恢复正常后,术后半年、一年、两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后非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合并残余狭窄、术后用药不规律、舒张压升高及术前狭窄等变量比例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一年再狭窄的比例最高。术后存在残余狭窄、术后用药不规律、舒张压升高及术前狭窄率越高的患者,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风险增加。
- 柳响红林珊刘刚钱琴如刘琨
- 关键词:血管超声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再狭窄
-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动脉重度狭窄患者84例,根据是否行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分为支架组34例和药物组50例,分别接受支架置入术和单纯降压药物治疗。采用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肾动脉CT造影检测肾动脉狭窄率。随访5年,观察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肾动脉狭窄进展情况。结果 支架组治疗后肾动脉残余狭窄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2.6)%vs(75.2±4.5)%,P<0.01]。随访5年,支架组全因病死率明显低于药物组(8.8%vs 12.0%,P<0.05),在存活患者中,支架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6.5%vs 15.9%,P=0.043);药物组用药种类、收缩压、舒张压、肾动脉狭窄率、肌酐及新发肾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高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对预后有积极意义。
- 王悦喜范小娇阿荣张迎军李鹏王海旭刘晓宇
- 关键词:肾动脉梗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 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长期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观察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行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ARAS的1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入优化药物组(n=78)和药物联合PTRAS组(n=11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的血压水平,术后的肾功能指标,以及终点事件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药物联合PTRAS组年龄、肾小球滤过率、低密度脂蛋白及既往冠心病史比例均低于优化药物组,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及既往高血压史、单侧肾动脉狭窄比例均高于优化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和术后6、12、36、60个月的收缩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和术后6、12、36、60个月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优化药物组比较,药物联合PTRAS组舒张压在术后6、12、60个月时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收缩压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12个月、36个月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与基线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最重狭窄程度增加是优化药物组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史、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双侧肾动脉狭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是药物联合PTRAS组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优化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PTRAS治疗均可有效改善ARAS患者血压;与优化药物治疗比较,联合PTRAS不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及减少终点事件发生;肾动脉狭窄程度较重为ARAS患者全因死亡的�
- 周海鹏张志强王亚松周铁楠王效增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全因死亡
- 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在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在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R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医院收治的行PRAS治疗的89例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依据狭窄肾动脉(排除术后支架内再狭窄肾动脉)对应的患肾术后6个月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测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分为肾功能改善组(患肾术后GFR升高≥20%)与对照组(患肾术后GFR升高<20%或降低),应用超声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程度并对比两组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89例患者,术中对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95支肾动脉重度狭窄,术前超声造影诊断出93支重度狭窄,2支中度狭窄,诊断重度肾动脉狭窄准确率为97.9%(93/95)。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6个月超声造影诊断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准确率100%(9/9)。与支架置入术前相比,肾功能改善组(n=27)术后皮质血流灌注参数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均明显减少,峰值强度明显增高,AUC明显增大(P均<0.05);对照组(n=59)术后上升时间、达峰时间、AUC、峰值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前皮质血流灌注参数相比,仅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诊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及PRAS术后再狭窄结果可靠,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在评估PRAS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AUC价值更高。
- 王思宇孙由静马娜纪献浦张玥伟刘志文王杨任俊红李拥军
-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超声造影肾皮质血流灌注
- 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单纯药物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预后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单中心行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1994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38例ARA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PTRAS组(n=131)与单纯药物组(n=107)。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eGFR)改善的差值。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PTRAS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eGFR差值均大于单纯药物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源性的复合终点(Po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TRAS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PTRAS可减少短期MACE的发生率,但不能有效改善收缩压、舒张压、eGFR及PoCE发生率。
- 隋洪刚裘淼涵王效增荆全民赵昕杨霖
- 关键词: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经肱动脉入路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价值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肱动脉入路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3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肾动脉CTA检查确诊严重肾动脉狭窄(狭窄≥75%)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均为单侧肾动脉狭窄,其中右侧肾动脉狭窄8例,左侧肾动脉狭窄5例,经术前影像学评估,7例采用股动脉入路置入,6例采用肱动脉入路置入,术中均行Pig导管腹主动脉造影确诊肾动脉狭窄。股动脉组采用长鞘定位技术,肱动脉组采用JR Guiding导管定位技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曝光时间、造影剂量、肾功能肌酐变化、血压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1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肾动脉支架,股动脉组手术时间(44.7±6.9)min,肱动脉组手术时间(49.0±9.2)min(P=0.36);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5.1±1.9)min,肱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4.7±1.0)min(P=0.67);股动脉组造影剂量(90.0±16.3)ml,肱动脉组造影剂量(91.7±18.3)ml(P=0.87);股动脉组血肌酐术后72 h升高(15.4±15.7)μmol/L,肱动脉组血肌酐术后72 h升高(18.8±17.2)μmol/L(P=0.72);股动脉组术前收缩压(188.3±15.8)mm Hg,肱动脉组术前收缩压(184.3±6.6)mm Hg(P=0.61);股动脉组术前舒张压(110.4±9.3)mm Hg,肱动脉组术前舒张压(106.0±3.8)mm Hg(P=0.30);股动脉组术后收缩压下降(30.0±4.6)mm Hg,肱动脉组术后收缩压下降(17.7±4.6)mm Hg(P=0.25);股动脉组术后舒张压下降(14.4±5.3)mm Hg,肱动脉组术后舒张压下降(11.7±2.0)mm Hg(P=0.26),2组皆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股动脉组3例发生迷走反射,经静脉推注阿托品针1 mg后好转,1例腹股沟区小血肿,肱动脉组1例皮下小血肿。结论肾动脉狭窄经肱动脉入路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严重髂、股动脉病变、腹主动脉扭曲经股动脉入路困难及导管操作难度高的患者,经肱动脉入路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靠的替代方法。
- 楼善杰钟吉芳
- 关键词:肾动脉支架入路股动脉肱动脉
相关作者
- 张晓英

- 作品数:110被引量:3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老年 高血压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
- 马媛

-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肾动脉梗阻 老年 老年人
- 蒋雄京

- 作品数:302被引量:1,55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大动脉炎 肾动脉狭窄 难治性高血压 颈动脉狭窄
- 程庆砾

- 作品数:201被引量:8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老年人 急性肾损伤 老年 肾小球滤过率
- 赵佳慧

- 作品数:50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 老年人 慢性肾脏病 结合肽 预后